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习题精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习题精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0 14: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复习 第四单元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来看,下列论述中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是(  )
A.用原始伊斯兰教教义取缔了麦加城的圣城地位
B.在武力征服和伊斯兰教传播中完成半岛的统一
C.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
D.向麦加贵族妥协并接受克尔白神殿为“天房”
2.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信奉的人称为“穆斯林”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3.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伊斯兰教是在整个阿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中创立的,这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B.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
C.加强了阿拉伯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D.为动乱中的人们提供精神寄托
6.下面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7.“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8.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是阿拉伯人心中“真主”的“使者”。他是(  )
A.耶稣 B.孔子
C.乔答摩?悉达多 D.穆罕默德
9.若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建伊斯兰教
③建立穆斯林公社
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10.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作独特的阿拉伯文化。该帝国奉行了什么文化政策(  )
A.开明 B.封闭 C.开放 D.保守
11.伊斯兰教提倡独一具神,这里的“真神”指的是(  )
A.耶稣 B.安拉 C.太阳神 D.释迦牟尼
12.假设你穿越时空,到达了650年的日本,你会发现当时的日本(  )
A.到处可见武士和部民 B.正处在奴隶社会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13.将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大化改新
③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④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14.按时间顺序排列默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15.大化改新,是公元646年统治者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属于大化改新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的是(  )
A.贵族世袭制 B.民主共和制
C.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D.学习西方文化
16.646年,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场改革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圣德太子 D.德川庆喜
17.他创立伊斯兰教并以它作为纽带,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他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哈里发 D.穆罕默德
18.“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
A.大和民族 B.中华民族 C.阿拉伯民族 D.日耳曼民族
19.“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
A.大化改新 B.法兰克王国改革
C.幕府统治 D.伯里克利改革
20.7世纪中期,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措施中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国家将土地卖给公民耕种
D.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治理
21.在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共和制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议会制
22.7世纪末,一名中国人去了日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形是(  )
A.国家通过班田收授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中国的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
C.年轻的贵族子弟游手好闲等着世袭官位
D.中央派人管理国、郡、里
2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B.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政治中心
C.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顶峰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24.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二.材料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有本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请回答:
(1)书中提到的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一个国家?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请你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列举此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发面的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6.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 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 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 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 后归还政府”。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
(2)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这种一神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科里希特贵族把那些属于自己管辖权内的穆斯林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离开麦加,到某地传教,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材料三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装备起来,并为出征准备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后来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时的遭遇怎样?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这样对待穆斯林?
(2)材料二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外出传教,后来在什么地方建立了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掌握这个公社的一切大权,这个公社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是什么?穆罕默德及信徒“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28.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阿拉伯帝国”时,老师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是穆斯塔法?阿卡德导演的经典名作,《时代》周刊把它评为20世纪百大佳片之一。
故事简介: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他们造成的弊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他们的对手毫不犹豫地迫害并折磨他们的近亲。然而,和平的穆斯林明白,该为尊重自己的正义而奋战…。
(1)电影《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人物。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想一想,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并分别写出这三种宗教的创始人?(注意:指代不明不得分)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宗教中,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当今世界信徒最多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宗教?


九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复习 第四单元 习题精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来看,下列论述中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是(  )
A.用原始伊斯兰教教义取缔了麦加城的圣城地位
B.在武力征服和伊斯兰教传播中完成半岛的统一
C.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
D.向麦加贵族妥协并接受克尔白神殿为“天房”
【分析】本题以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为依托,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解答】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先是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632年,穆罕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来看,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是在武力征服和伊斯兰教传播中完成半岛的统一。
故选:B。
2.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信奉的人称为“穆斯林”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分析】本题以宗教的材料为依托,考查伊斯兰教建立。
【解答】阿拉伯人一般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被称为“穆斯林”,麦加是伊斯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符合伊斯兰教的是信奉的人称为“穆斯林”。A与佛教有关,B与基督教有关,D与道教有关。
故选:C。
3.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建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的要求。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先是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逐步征服麦加等地区,632年,穆罕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故选:D。
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分析】本题以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为依托,考查阿拉伯帝国建立时间和唐朝时间。
【解答】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穆罕默德的后继者们不断向外扩张,8世纪,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此时正是我国唐朝时期(618﹣907年)。
故选:B。
5.伊斯兰教是在整个阿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中创立的,这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B.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
C.加强了阿拉伯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D.为动乱中的人们提供精神寄托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解答】伊斯兰教是在整个阿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中创立的,这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选:A。
6.下面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以“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可知,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故选:B。
7.“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的特点。《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
【解答】“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故选:B。
8.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是阿拉伯人心中“真主”的“使者”。他是(  )
A.耶稣 B.孔子
C.乔答摩?悉达多 D.穆罕默德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解答】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是阿拉伯人心中“真主”的“使者”。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D。
9.若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建伊斯兰教
③建立穆斯林公社
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分析】本题考查了穆罕默德。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解答】若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②创建伊斯兰教③建立穆斯林公社④攻占麦加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穆斯林公社);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故选:B。
10.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作独特的阿拉伯文化。该帝国奉行了什么文化政策(  )
A.开明 B.封闭 C.开放 D.保守
【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解答】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作独特的阿拉伯文化。该帝国奉行了开明文化政策。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故选:A。
11.伊斯兰教提倡独一具神,这里的“真神”指的是(  )
A.耶稣 B.安拉 C.太阳神 D.释迦牟尼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史实。“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解答】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教提倡独一尊神,这里的“真神”指的是安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假设你穿越时空,到达了650年的日本,你会发现当时的日本(  )
A.到处可见武士和部民 B.正处在奴隶社会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天皇掌握国家实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的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由于是650年的日本当时是完成了大化改新。故选项A到处可见武士和部民正确。
故选:A。
13.将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大化改新
③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④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①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②大化改新发生在646年,③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在630年,④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建立在12世纪。
故选:B。
14.按时间顺序排列默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分析】本题考查了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解答】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选:B。
15.大化改新,是公元646年统治者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属于大化改新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的是(  )
A.贵族世袭制 B.民主共和制
C.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D.学习西方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646年开始,日本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解答】646年开始,日本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起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班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故选:C。
16.646年,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场改革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圣德太子 D.德川庆喜
【分析】本题以大化改新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解答】据材料“646年,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可知,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B。
17.他创立伊斯兰教并以它作为纽带,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他是(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哈里发 D.穆罕默德
【分析】本题考查了穆罕默德。“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解答】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D。
18.“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
A.大和民族 B.中华民族 C.阿拉伯民族 D.日耳曼民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阿拉伯民族的史实。抓住关键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民族后,其后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他们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传入西方。
故选:C。
19.“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
A.大化改新 B.法兰克王国改革
C.幕府统治 D.伯里克利改革
【分析】本题以“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为切入点,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七世纪,日本孝德天皇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本由奴隶社会逐渐变为封建社会。故“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
故选:A。
20.7世纪中期,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措施中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国家将土地卖给公民耕种
D.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治理
【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掌握其主要内容及影响。
【解答】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内容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田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入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C。
21.在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共和制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议会制
【分析】本题以“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用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故在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故选:A。
22.7世纪末,一名中国人去了日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形是(  )
A.国家通过班田收授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中国的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
C.年轻的贵族子弟游手好闲等着世袭官位
D.中央派人管理国、郡、里
【分析】本题以7世纪末,一名中国人去了日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形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内容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田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入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故年轻的贵族子弟游手好闲等着世袭官位错误。
故选:C。
2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B.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政治中心
C.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顶峰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出现严重危机,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但大化改新不是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
故选:C。
24.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分析】本题以“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
【解答】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通过政变上台,孝德天皇实行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史称大化改新。故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的是中国隋唐制度。
故选:A。
二.材料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有本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请回答:
(1)书中提到的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一个国家?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请你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列举此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发面的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1)书中提到的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中国唐朝。中世纪时,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名字是大化改新,其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据所学知,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1)中国唐朝;大化改新。
(2)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经济:土地、部民收归国有;部民制;统一赋税(有两点即可)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6.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 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 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 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 后归还政府”。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
(2)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分析】本题以“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的共同点。
【解答】(1)根据“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可知,唐朝和日本都是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的土地制度是仿效唐朝的均田制。
(2)依据材料一、二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唐朝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土地制度是仿效唐朝的均田制。
故答案为:
(1)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日本的大化改新的土地制度是仿效唐朝均田制。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这种一神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科里希特贵族把那些属于自己管辖权内的穆斯林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离开麦加,到某地传教,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材料三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装备起来,并为出征准备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后来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时的遭遇怎样?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这样对待穆斯林?
(2)材料二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外出传教,后来在什么地方建立了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掌握这个公社的一切大权,这个公社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是什么?穆罕默德及信徒“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解答】(1)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这种一神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科里希特贵族把那些属于自己管辖权内的穆斯林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时的遭遇是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或遭到监禁)。科里希特贵族这样对待穆斯林的原因是伊斯兰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
(2)材料二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外出传教,后来在麦地那地方建立了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掌握这个公社的一切大权,这个公社产生的影响是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3)材料三“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装备起来,并为出征准备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后来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反映了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是630年占领麦加。穆罕默德及信徒“想要的结果”是麦加贵族承认了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统一国家建立起来。
故答案为:
(1)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或遭到监禁)。原因:伊斯兰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
(2)麦地那。影响: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3)关键事件:630年占领麦加。“想要的结果”:麦加贵族承认了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统一国家建立起来。
28.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阿拉伯帝国”时,老师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是穆斯塔法?阿卡德导演的经典名作,《时代》周刊把它评为20世纪百大佳片之一。
故事简介: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他们造成的弊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他们的对手毫不犹豫地迫害并折磨他们的近亲。然而,和平的穆斯林明白,该为尊重自己的正义而奋战…。
(1)电影《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人物。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想一想,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与人物、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的关系。
【解答】(1)电影《上帝的使者》(TheMessage)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是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伊斯兰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故答案为:
(1)7世纪初。穆罕默德。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
(2)伊斯兰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并分别写出这三种宗教的创始人?(注意:指代不明不得分)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宗教中,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当今世界信徒最多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宗教?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1宣扬“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的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据材料2中的救世主和上帝可知,这种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据材料3中的真主安拉可知,这种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2)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大概有20多亿信徒。佛教在西汉时期就传入中国,对我国社会与文化艺术等影响最大。
故答案为: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乔达摩?悉达多、耶稣、默罕默德。
(2)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