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10.15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0.16?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比的意义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10.24
项 目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1、理解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3、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的求比值。
过 程
方 法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经历从差比到倍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渗透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如老师手里拿的是长3分米、宽2分米的一面小红旗,看谁最聪明,比较这面红旗长和宽的关系,可以怎样提出问题,并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比较?
解答后教师板书。?比差关系:用减法3-2=1(分米)比倍关系:用除法3÷2=3/22÷?3=2/3师:从同学们对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可知,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比差关系)用减法,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倍关系)用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比)
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教学比的意义。师问:3÷2是红旗的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长和宽比较)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求长是宽的几倍,又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那么仿上例2÷3又可以怎么说呢?师启发: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
又可以用什么方法?
那么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又可以怎样说呢?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 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1)教师范写范读一例,学生练习:2比3记作( )6:5读作( )
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2比3可以写成2/3)(2)比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教师板书:3?:?2 =3÷2= 3/2?↓ ↓ ↓ ↓前 比 后 比项 号 项 值3、教学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出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2)比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用下表来表示)
?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引导学生根据比值的定义,弄清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接着引导学生跟据比除法的关系,想一想: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足球比赛中的0:0和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第44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1题
第2题
第3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那些知识?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比差关系:用减法3-2=1(分米)比倍关系:用除法3÷2=3/22÷?3=2/3
指名口述
用除法
比的方法
指名让学生说说比各部分的名称,并说说什么是比值,同桌商讨该怎样求比值。试做两题。
小组合作探究: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各小组汇报交流后得出:
学生口述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讲评分组练习
口答完成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板
书
设
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2 =3÷2= 3/2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经历从差比到倍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