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件+音频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件+音频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0 16:42:51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各具特色的民居六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返回 客家人是指原籍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汉人,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寺塔和竹楼、竹桥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傣”为本民族自称。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返回1. 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返回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闽西南 粤东北
树满寨 花满园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至 家道兴旺 傍水而居pāsāohāngmièyuè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军营和四周的围墙。奇:罕见的、特殊的;葩:花。贮:储存,积存;仓:仓库。点缀:营垒:奇葩:贮仓: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安然无恙:夯筑: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返回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客家民居:圆形围屋或土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呈正方形,防热、防潮,简单、别致,是绿色的世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客家民居特点:(1)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
(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2.傣家竹楼特点:(1)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
(2)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3)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
(4)傣家竹楼结构简单。
(5)傣家竹楼也有别致美观的特点。
(6) 它还有“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
(7)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对比阅读,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列数字:“… …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2)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3)举例子:“比如,承启楼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3. 把课文里的两篇短文对照起来读一读,思考: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共同点: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不同点:“客家民居”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傣家竹楼”先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再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接着写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然后写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最后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返回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返回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作业1 小练笔: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有特色的建筑作业2 快乐阅读。 陕北窑洞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流域,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以窑洞为民屋的人口4千万。 窑洞结构有石砌、砖砌和直接在黄土、山崖边挖掘而成的土窑三种形式。全都建在山脚下、山崖边。每孔窑洞,一般长5至7米,宽3至4米,高3米多,坐北朝南,南面开门窗。
窑内靠窗处有空心火炕,与锅灶相连。做饭的烟火,通过炕底的火道,从墙壁直达窑顶烟窗,既省柴保暖,又能保持窑洞内空气清新。火炕是一家人生活起居和睡觉的地方,又是接待客人的“客厅”。请客上炕,摆好炕桌,献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是陕北人传统的待客之礼。 建窑洞可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容易保养,不易毁坏,且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的确是高寒的黄土高原最理想的民居。现在新建的窑洞外壳还包上了砖、石头,就更结实美观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简便-( )毁坏-( )结实-( )坚固简单损坏2. 陕北窑洞分布在______________,它的三种结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现在新建的窑洞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_____,就更结实美观了。黄河中上游流域石砌砖砌直接在黄土、山崖边挖掘 外壳还包上了砖、石头3. 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孔窑洞,一般长5至7米,宽3至4米,高3米多。4.陕北居民修建这种窑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窑洞可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容易保养,不易毁坏,且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的确是高寒的黄土高原最理想的民居。返回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居名称客家民居竹林中傣家竹楼建筑成因防范盗匪骚扰防热、防湿圆形围屋或土楼返回形状结构崇山峻岭中建造环境呈正方形建筑材料土、石灰竹篾、茅草、木板、竹片、木条文化内涵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吉祥、平安、家道兴旺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简练准确 平实质朴 生动形象1.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五大特色民居建筑。2. 巴渝文化遗产--重庆的吊脚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