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课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等基础知识;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客观地总结其成就和失误;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苏联的成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苏联,是世界第一个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其制造的AK47自动步枪至今依然在国际上畅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却连一卷卫生纸都要依赖进口,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设置冲突,制造悬念。
讲授新课 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展示图示,归纳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展示漫画,回答两个问题。 展示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展示材料,回答后面两个问题。评价新经济政策,提问: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归纳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不同。展示图片和地图,介绍苏联的成立。展示图片,讲述列宁的去世,和斯大林的继位。展示材料,介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讲述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展示材料和图表,介绍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展示图表,说明苏联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展示图片,介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归纳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 播放视频《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提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展示材料,提问:农民还有积极性吗?讲述民间笑话,提问:这笑话说明什么? 讲述农业集体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了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 介绍苏联模式的形成。 归纳苏联模式的特点。 评价苏联模式,介绍苏联模式积极和消极作用。 展示图示,归纳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 展示材料,回答后面3个问题。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挫伤民众积极性,引起不满。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 对比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对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对比人民公社化运动。 对比中国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苏联的教训,经济的比例应该协调。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知导入
苏联,是世界第一个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其制造的AK47自动步枪至今依然在国际上畅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却连一卷卫生纸都要依赖进口,这是为什么呢?
1、背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困难。
2、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3、时间:1918年——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优点: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革命斗争的胜利;
缺点:损害了人民利益,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
新知讲解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参考图示)
新经济政策
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1.背景:
2.首要任务:
3.开始时间:
1921年3月
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恢复经济
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其实质即国家资本主义。
内容
政策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固定粮食税
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可私营
实行自由贸易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经济发展
特点: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所有制形式:
单一公有制
经营方式:计划手段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
经营方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
特点: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计划经济)
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年)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列宁到底在想什么呢!
这样一来,新经济政策岂不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的复辟?
后退一步
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前进两步
实践上:恢复社会经济,巩固政权。
理论上:找到一条由落后的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材料中列宁的言论,反映了什么?
120
100
80
60
40
20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价:它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新经济政策
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工业企业国有化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按劳取酬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商业
工业企业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不同:
⑴.时间:
1922年
⑵.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
苏联的成立(1922年)
1.亚美尼亚 2.阿塞拜疆 3.白俄罗斯 4.爱沙尼亚 5.格鲁吉亚 6.哈萨克 7.吉尔吉斯 8.拉脱维亚 9.立陶宛 10.摩尔达维亚 11.俄罗斯 12.塔吉克 13.土库曼 14.乌克兰 15.乌兹别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
列宁逝世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的选择
斯大林的愿望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目的:
2、时间:
3、措施:
实现国家工业化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6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一五计划——“技术决定一切”
二五计划——“干部决定一切”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
PPSH -41冲锋枪,共生产六百万枝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评价:
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背景: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消灭富农。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播放视频《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农民还有积极性吗?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苏联民间笑话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这笑话说明什么?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形成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宪法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积极作用: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评价苏联模式
消极作用: 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工轻比例严重失调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指令计划压制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优先发展重工业
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追随“理想”
面对现实
回归“理想”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请回答:(1)新经济政策是哪一年实施的?为什么说它比较好?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1921年,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从国情出发;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课堂练习
C
D
1.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 ( )
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B.1922年苏联成立
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D.1937年农业集体化
2.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拓展提高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课堂总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苏联的教训,经济的比例应该协调。
板书设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1922年,成立了苏联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完成一五二五计划)
3.苏联模
式形成
2.农业集体化
1936年,公布了新宪法
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①积极②弊端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