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复习(课件32张ppt+练习)生物部分:6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系统――呼吸和消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复习(课件32张ppt+练习)生物部分:6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系统――呼吸和消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21 13:27:0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PART ONE
生物丨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
第 6 课时 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系统
——呼吸和消化
考点知识结构
喉、气管、支气管

肺泡内
组织内
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唾液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肠液
胰液
胆汁
氨基酸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高效性
专一性
1.呼吸全过程图解
考点知识聚焦
高浓度
低浓度
2.多样的呼吸器官
考点知识聚焦
动物 对虾 蝗虫 鱼类 青蛙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呼吸器官 鳃 气管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

3.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考点知识聚焦
类型 营养素 作用
 提供能量的、需消化后才能吸收  主要的供能物质
 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
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不提供能量的、能被直接吸收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良好的溶剂
 维持正确生理活动
 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
不消化、不吸收 促进肠道蠕动等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膳食纤维
4.区别消化终产物和代谢终产物
考点知识聚焦
消化:不能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可以被吸收的     ,主要的消化场所是    。
代谢:代谢终产物是    被彻底氧化分解形成的,主要在     内进行。
小分子物质
小肠
有机物
组织细胞
大分子有机物 消化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水
甘油和脂肪酸
二氧化碳和水
氨基酸
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5.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考点知识聚焦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6.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考点知识聚焦
不变蓝色
蓝色
考点知识聚焦
【对点练习】
c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知识聚焦
3. [2016·杭州]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 ℃水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知识聚焦
消化
考点知识聚焦
胰岛素

建议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
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内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重难考点精讲
重点一 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探究
例1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置于37 ℃的温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探究唾液淀粉酶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操作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1%的淀粉溶液 4毫升 4毫升
2 设置对照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馏水
3 温度处理 37 ℃温水中恒温10分钟 4 加碘液 1滴 1滴
5 观察结果 不变蓝 变蓝色
重难考点精讲
例1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置于37 ℃的温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3)有同学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虑pH大小。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说出理由:              。
不正确
因为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实验失败
重难考点精讲
D
重难考点精讲
重点二 用图像表示消化、吸收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Z
氨基酸

D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重难考点精讲
重难考点精讲
重难考点精讲
重难考点精讲
重点三 用图像表示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结合
肺泡毛细血管
重难考点精讲
c
当堂限时突破
1. [2018·宜宾] “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贮藏在人体内的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会受影响
D.缺乏无机盐对身体健康无影响
D
当堂限时突破
当堂限时突破
当堂限时突破
当堂限时突破
当堂限时突破
A
当堂限时突破
D
当堂限时突破
加入的物质 1号试管 2号试管
稀淀粉糊/毫升 2 2
新鲜唾液/毫升 0 2
蒸馏水/毫升 2 0
恒温处理/15分钟 37 ℃ 0 ℃
碘液/滴 2 2
A课时训练(六) 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系统——呼吸和消化
(限时: 45分钟)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2018·南充]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2018·邵阳]图K6-1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中a、 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图K6-1
A. bC. a3.[2017·连云港]如图K6-2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6-2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间外肌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4.[2018·江西]图K6-3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 “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  )
图K6-3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5.[2018·淮安] 如图K6-4是人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K6-4
A.①是肝脏,能分泌胆汁
B.②是胃,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③是胰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D.④是小肠,吸收全部维生素
6.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K6-5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K6-5
A.a是葡萄糖
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晚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7.[2018·南充]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B.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夜盲症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8.[2018·内江]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设计如图K6-6,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6-6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一定会变为蓝色
B.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C.②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本探究实验设计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二、填空题
9.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K6-7中(一)(A、B、C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K6-7
(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和    。
(2)若B表示肺泡,则②表示肺与    的气体交换。如图(二)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肺完成    过程。
(3)若甲和乙代表含有尿素的代谢废物,则乙为    ,它的形成主要经历  和          两个生理过程。
10.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
(2)据表中数据推测,当pH约为    时,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佳。
(3)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所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                        。
(4)请提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                  。
11.[2018·德州]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甲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6-8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乙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走进重高|
1.如图K6-9是H2O2在不同的条件下被分解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
图K6-9
A.该图曲线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该图曲线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比较a、c曲线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比较a、b曲线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图K6-10所示的曲线不能正确表示 (  )
图K6-10
A.随反应体系中pH从0→14不断增大,酶催化活性的变化曲线
B.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
C.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随含N、P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曲线
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的一段时期内,鹿的数量变化曲线
3.图K6-11中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B表示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各曲线表示不正确的是(  )
图K6-11
4.如图K6-12甲、乙是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丙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K6-12
(1)图甲表示膈肌    (填“舒张”或“收缩”),膈顶    (填“上升”或“下降”),    (填“呼出”或“吸收”)气体。
(2)呼气时,膈肌从图丙中的    位置到    位置,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    状态。(填“Ⅰ”或“Ⅱ”)
(3)当膈肌从Ⅰ位置到Ⅱ位置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
A.外界→咽→食管→肺
B.肺→气管→鼻腔→外界
C.外界→鼻腔→气管→肺
D.肺→气管→咽→外界
(4)人体气体进出肺泡的动力是   。
(5)如图K6-13甲表示每次呼吸时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
图K6-13
5.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
b.在图K6-14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图K6-14
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
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
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
(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   。
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
(2)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     。
(3)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    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  。
(以糖类为代表,用文字式或反应式表示)
6.如图K6-15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五种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请据此回答问题:
图K6-15
(1)在①~⑤消化液中,    是唾液,在它的催化作用下,能将淀粉全部分解为葡萄糖吗 为什么        。
(2)五种消化液中,    (填相关序号)都只含一种酶。
(3)c表示的物质是        。
(4)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无机盐 ③淀粉 ④脂肪 ⑤维生素
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5)只在小肠中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
(6)某器官炎症导致细胞内淀粉酶过多地进入血液,该器官是    。
A.肝脏 B.胃
C.胰腺 D.大肠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2.A 3.B 4.C
5.D [解析]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含多种消化酶,C正确。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和大肠都能吸收维生素,D错误。
6.D
7.A [解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A正确;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B错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口腔中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C错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多肽,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D错误。
8.B [解析]①中,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故A错误;①②两支试管的变量是是否有唾液,因此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故B正确,D错误;②③两支试管有两个变量,即馒头是否被咀嚼、搅拌和是否含有唾液,因此无法得出结论,故C错误。
9.(1)小肠绒毛 (2)外界 舒张 呼气
(3)尿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0.(1)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胃蛋白酶的活性越强
(2)2 
(3)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不能确认蛋白块消失是由胃蛋白酶的作用所引起的 
(4)方法1:将温度由25 ℃提高到37 ℃;方法2:将原题中正方体蛋白块处理得更小;方法3:适当增大5支试管中蛋白酶溶液的浓度(合理即可)
11.(1)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2)肠腺 胆汁 (3)Ⅱ D (4)吸收 合理膳食
[解析]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题图乙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管,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
走进重高
1.C 2.C
3.C [解析] CO2浓度在一天内的最高点为6点,最低点为18点,故C错误。
4.(1)舒张 上升 呼出 (2)Ⅱ Ⅰ Ⅱ (3)C
(4)呼吸运动形成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5)B
5.(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的末温(或测量并记录水的最高温度) 同意 (2)煤油 (3)氧化
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或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6.(1)① 不能,因为酶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不能催化麦芽糖的分解 (2)①和② (3)甘油和脂肪酸 (4)B 
(5)脂肪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