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授课课件(ppt)(江苏省盐城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的构成》授课课件(ppt)(江苏省盐城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11-05 12:54:00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 、什么是原子?
2、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本质区别?
复习
提出问题
去掉“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可不可再分?
作出猜想
—————————
原子可分
探究过程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探究过程
1903年电子发现者汤姆生提出一个檐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认为电子嵌在原子中,如同葡萄干嵌在面包中一样
探究过程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电子绕核如同行星绕日运行,因此这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式模型”。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质子质量的1/1836
一个单位负电荷
电子
1.6749×10-27
不带电
中子
1.6726×10-27
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质量(千克)
电性
粒子的种类
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是否带电?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构成
这些粒子有什么不同?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中子(不带电)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几种原子的构成
讨论:你从下表能获得哪些信息?
结 论
1、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氢原子中无中子)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 即: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
原子的体积很小
乒乓球
原子核
原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你知道吗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Kg
1.67×10-27Kg
1.993×10-26Kg
你认为如果用这样的数字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方便吗
有没有好的方法来表示呢
原子实际质量很小
书写、使用不方便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
=
某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实际质量
碳-12原子质量x1/12
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动动手计算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
2.657x10-26kg
1.66x10-27kg
=16
1
12
解:氧相对原子质量=
2.657x10-26kg
1.993x10-26kgx
解:氢相对原子质量
=
1.67×10-27Kg
1.66x10-27kg
=1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为1。
张青莲教授:我国
著名化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为相
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3年当选为国际
原子量委员会委员。
主持测定了铟、铱、
锑、铕、铈、铒、
锗、锌、镝几种元
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新值。
课堂练习
2、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56克 B 56
C 9.288×10-26 Kg D 1/56
1 、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A 质子 B 质子 电子
C 质子 中子 电子 D 质子 中子
B
B
3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13
14
13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课堂练习
思考:19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③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应该相同。
上述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上述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
碳-12原子质量(Kg)x
1
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中子(不带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