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复习(课件30张ppt+练习)化学部分:1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复习(课件30张ppt+练习)化学部分:1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21 13:34:50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PART ONE化学丨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第 1 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
1.物质的构成(1)说出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和  。?
大多数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金属和少数固态非金属(碳、硅等);还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氯化钠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2.原子的组成质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或质子)氢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先后出现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     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
(2)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核式结构4.物质由元素组成核电荷数氮磷钾5.元素符号氢元素1个氢原子氦元素1个氦原子氦气2个氢原子6.同位素:了解同位素概念原子核内    相同、    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质子数中子数7.元素周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不要求记忆周期数和族数) 元素周期表合理有序地对所有已知元素进行了排列。表中横行表示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   ,电子层数    ;竖列表示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子层数逐渐   ,化学性质相似。?增大不变增多【对点练习】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
A.金和金刚石 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 D.干冰和硫酸铜
2. [2018·齐齐哈尔]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BCDDCAABDD金属55AC重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A【变式1】 [2015·杭州]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5 mL酒精和5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 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C重点二 原子的组成AC重点三 元素、同位素氦(或He)①②【变式3】 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B2. [2018·烟台] 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 [2016·杭州]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CCACAA氖9氟气课时训练(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元素
(限时:30分钟)
|基础过关|
1.[2018·滨州]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2017·永州]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可分为原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无带电粒子
D.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2017·威海]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5.[2017·来宾]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6.[2017·自贡]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7.[2017·临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8.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
A.2H B.2H+ C.3H2 D.H
10.[2018·安徽]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HK1-1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HK1-1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11.[2018·重庆]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2. [2017·连云港]如图HK1-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图HK1-2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序号)。?
/
图HK1-3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14.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请你依据下表用元素符号填空。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
N
Na
Fe
(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    。?
(2)某单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组成该单质的元素是    。?
(3)某可燃物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15.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目前在我国各地监测出的人工放射物质碘-131(碘元素符号:I)的数值水平极其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碘—131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酸。
/
图HK1-4
写出全部反应物的化学式:  ,?
写出全部生成物的化学式:  。?
|走进重高|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3.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
O
2
-
)。一个
O
2
-
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4.已知,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在K2SO4、KCl、KNO3的混合溶液中,K+、S
O
4
2-
、Cl-的个数比为9∶2∶3,则溶液中K2SO4、KCl、KNO3的“分子”个数比为 (  )
A.4∶3∶2 B.4∶2∶1
C.2∶4∶3 D.2∶3∶2
5.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
A.NH3和CH4 B.CO和N2
C.NO2和CO2 D.OH-和H2
6.有两种微粒,已知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7.相同条件下,由1H(含1个质子和1个电子)和2H(含1个质子、1个中子和1个电子)分别构成的两种气体单质,如果质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之比为2∶1
B.体积之比为1∶2
C.密度之比为2∶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2
8.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HK1-5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
图HK1-5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    (填序号)。?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
9.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    。?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B 2.B 3.C 4.C 5.A 6.B 7.D 8.D
9.D 10.C 11.A 12.D
13.(1)乙 (2)ABD
14.(1)Fe (2)C (3)C、H
15.I2、H2O HI、HIO
走进重高
1.B 2.A 3.B 4.D 5.B 6.C 7.A
8.(1)BC
(2)分子种类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9.中子数不同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