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PART ONE化学丨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第 4 课时 水和溶液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气泡下降O2H21∶210001变小4.2×103SO2、SO3K2O、Na2O酒精丙酮2.水资源和水污染2.53水生生物水体富营养化沉淀吸附过滤蒸馏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3.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均一稳定混合物组成性质④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如 ;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如浓硫酸或 ;有的物质溶解时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如 。?
(2)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列举一些常见的悬浊液和乳浊液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温度溶剂继续加入少量相同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2)知道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联系和区别
①浓溶液和稀溶液: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多少;
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 。?
(3)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①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用来 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一般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根据20 ℃时物质的溶解度可判断其溶解性。?大定性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和 的性质,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主要受 影响;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受 和 影响。?
(4)理解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①定义:在一定 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它是对物质溶解性的 表示。?
②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温——饱——剂——量)
a.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b.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c.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
d.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质溶剂温度温度压强温度溶剂饱和状态质量定量③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a.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b.外因: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KNO3等;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熟石灰。?
(5)会查看溶解度表
①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a.语言叙述法(如氯化钾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3.8克);
b.列表法(如熟石灰的溶解度表);
c.溶解度曲线等。增大减小0.1655.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定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对点练习】DABDBCCACAAA③②①④③⑤搅拌,加速溶解装瓶贴标签重点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KNO3不饱和167.6大于③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重点二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45A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BC1.063重点三 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1∶2390 24100重点四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CBCBCBKNO3A饱和33.3%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量筒 溶质B课时训练(四) 水和溶液
(限时:45分钟)
|基础过关|
1.[2017·邵阳]如图HK4-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图HK4-1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水在通电时能分解
C.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
D.液态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4.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HK4-2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
图HK4-2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
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碘酒的溶剂是乙醇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2018·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7.[2018·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HK4-3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
/
图HK4-3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8.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
图HK4-4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9.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 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 g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10.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图HK4-5
11.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5 mL蒸馏水
12.溶解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 的溶解度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 ℃时,将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13.如图HK4-6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结合图回答问题。
/
图HK4-6
(1)请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
改正: ;?
错误②: ,?
改正: 。?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 ; 。?
14.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HK4-7所示。
/
图HK4-7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瓶使用,瓶内溶质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保留到0.1,下同)。?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 g,则需用该浓硫酸的质量为 g。?
|走进重高|
1.近年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普通水”里含有氧分子
B.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氧元素了
C.“普通水”里含有氮分子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HK4-8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
/
图HK4-8
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
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③溶液颜色最深
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8·宁波]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20℃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4.[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 mL某溶液,密度为1.2 g/cm3,其中含溶质24 g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6.[2017·攀枝花]某温度下,向100 g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淀的质量为5.6 g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液中Ca2+的总数不变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等于98.2 g
7.[2018·河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太湖水经苏州胥江水厂处理的大致流程如下:
/
图HK4-9
(1)从沉淀池中出来的水经过沙滤池的操作称为 ,经沙滤池后的水在灭菌池中被通入的臭氧(O3)进行杀菌处理,再经一系列后续处理成为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在深度处理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
(2)有人做了如图HK4-10的甲、乙两个实验。因在乙实验中得到一批有色沉淀,于是就说“自来水没有纯水好”。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上述说法的真伪,又增做丙和丁两个对比实验 (均在室温下)。
/
图HK4-10
项目
甲
乙
丙
丁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
现象不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渐有有色沉淀生成,沉淀颜色逐渐加深
有刺激性气味的较多气泡产生,且有较多有色沉淀生成
有小气泡产生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
现象不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小气泡产生,渐有少量沉淀生成
①上述实验中能量转换的形式为? 。?
②由上述4个对比实验可知: (填序号)装置中水样的导电能力最强。在上述对比实验中生成有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 。?
(3)水厂的检测人员用浑浊度仪测出该厂自来水中颗粒物的量为0.55;用pH仪测出水质的 度为7.66,此时水质呈弱 性。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了多种天然水溶解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缘故,且在合格标准内。?
9.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如图HK4-11所示,20 ℃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C、D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26.5);B(14.0,15.0);C(18.8,11.7);D(38.0,2.0)。
/
图HK4-11
试计算和填空:
(1)20 ℃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g,D点处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20 ℃时曲线C点处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现有20 ℃时,满足曲线上B点指标的溶液,可用 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氯化钠的含量,达到提纯氢氧化钠的目的。?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2.A 3.A 4.C 5.B 6.B
7.C 8.D 9.D 10.B 11.C
12.(1)KNO3
63.9 g
63.9 g+100 g
×100%
(2)降低温度(或加入KNO3等合理即可)
(3)68
(4)蒸发结晶
13.(1)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氯化钠粉末放在托盘上称量 称量NaCl时,药品要放在纸上
(2)小于
(3)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比计算质量大 加入水的实际量比计算量小
14.(1)901.6 (2)40.0
走进重高
1.B 2.C 3.A 4.C 5.B 6.B 7.A
8.(1)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2)①电能→化学能 ②丙 在通电情况下,铜电极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了反应
(3)酸碱 碱
9.(1)36.1 2.0 (2)15.4% (3)蒸发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