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PART ONE化学丨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第 6 课时 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无无不易略大氧化(续表)不需要底部平铺棉花团露出向下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外连续(续表)集气瓶口集气瓶口伸入无无大能干冰微溶挥发性快液面下逸出集气瓶口浑浊【对点练习】1. [2018·邵阳]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2. [2017·云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DACD酒精灯b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稀盐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浓硫酸重点一 实验室制备、收集和检验氧气的原理、装置及步骤AE52.6该结论不严谨;实验过程可省去第二组中编号号A、D、E的实验,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为34 mL的实验B→C→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重点二 实验室制备、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步骤长颈漏斗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有白色沉淀产生重点三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下灭火做对比实验引燃铁丝化合反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1. [2018·德州] 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2.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BD3. [2017·鄂州]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AB5.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分子
B.CO2可用于灭火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B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或瓶中水排尽时)排水ACD课时训练(六) 氧气和二氧化碳
(限时:30分钟)
|基础过关|
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2.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3.[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
图HK6-1
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6.如图HK6-2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是(画圈部分) ( )
/
图HK6-2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
/
/
/
7.[2018·舟山]15%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双氧水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
/
图HK6-3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HK6-4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
图HK6-4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9.[2018·广安]如图HK6-5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
图HK6-5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10.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 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 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二氧化锰的质量。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
|走进重高|
1.如图HK6-6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
氧气
化学性质
能支持燃烧
(Ⅰ)
S、P、Fe等
CO、C
H
4
、
C
2
H
5
OH等
使其他物质缓慢氧化
(Ⅱ)
Fe等
C
6
H
12
O
6
等
图HK6-6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2.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过氧化氢、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2H2O+O2↑;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1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氯酸钾
3.[2018·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4.[2018·滨州]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HK6-7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图HK6-7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5.[2017·通辽]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
图HK6-8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6.[2018·温州]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HK6-9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
/
图HK6-9
①取1.5 mg过氧化氢酶和8 mL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 mL气体,用注射器B将2 mL 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 mg、5.6 mg过氧化氢酶及1.5 mg、5.6 mg、10.7 mg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 mL 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 mL气体,其目的是 。?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 。?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2.D 3.D 4.D 5.C 6.C 7.D
8.(1)点燃 放热 化合
(2)P2O5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9.(1)试管
(2)AC 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2H2O+O2↑
(3)b
10.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6 g-16.4 g=9.6 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x y 9.6 g
245
96
=
??
9.6 g
x=24.5 g
149
96
=
??
9.6 g
y=14.9 g
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6.4 g-14.9 g=1.5 g。
(3)根据题意可知氯酸钾已全部分解,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14.9 g,所以氯化钾溶液质量为
14.9 g
10%
=149 g,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49 g-14.9 g=134.1 g。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 g;(2)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 g;(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34.1 g。
走进重高
1.C 2.B 3.D 4.B
5.(1)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BC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
(3)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
3
塑料瓶变瘪
6.(1)使加入反应物后瓶内的初始气压与原有气压相同
(2)相等质量的催化剂使相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分解达到相同气压,过氧化氢酶所需的时间更短(或相等时间内,与二氧化锰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酶使瓶内气压达到更大值)
(3)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反应过快,温度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