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PART ONE化学丨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第 12 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对点练习】CCBCBB盐+2CCO2CO重点一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AC重点二 物质的制取金属+盐酸+盐B重点三 物质的鉴定和鉴别取1~2 mL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BaSO4),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为A gCl),可证明稀硫酸中含有盐酸杂质。DC重点四 物质的推断DNa2CO3NaOHNaCl复分解反应重点五 物质的除杂过滤CuCDBAACCaCO3大于课时训练(十二)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限时:45分钟)
|基础过关|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
A.燃料燃烧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17·镇江]如图HK12-1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HK12-1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3.下列方法:①金属溶于酸;②碳酸盐溶于酸;③氧化物溶于碱;④氢氧化物溶于水;⑤氧化物溶于水,肯定得不到盐的是( )
A.①② B.④⑤ C.③④⑤ D.④
4.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
A.La(OH)3和HCl B.La2O3和HCl
C.La和HCl D.NaCl和La(OH)3
5.[2017·达州]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Na2CO3、HCl、BaCl2、NaCl
B.NaOH、FeCl3、HCl、HNO3
C.Na2CO3、NaCl、Na2SO4、Ba(OH)2
D.NaOH、Ba(NO3)2、NaCl、MgSO4
6.现有①NaOH;②Al2(SO4)3;③Ba(NO3)2;④FeCl3;⑤NaCl五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①④⑤ D.④⑤②③①
7.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 )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8.[2018·宜昌]如图HK12-2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HK12-2
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
D.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9.[2018·台州]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
C.Cl-、CO32-、SO42-
D.Na+、Ba2+、Cl-
10.[2017·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HK12-3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图HK12-3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11.[2017·黄冈]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沙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已知硅与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SiHCl3(三氯氢硅)能与水反应,其工艺流程和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图HK12-4
①2C+SiO2Si(不纯)+2CO↑
②3HCl+Si(不纯)SiHCl3+H2
③SiHCl3+H23HCl+Si(高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为单质硅
B.物质A可循环利用
C.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
D.反应③中SiHCl3是还原剂
12.[2017·兰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氮气
氧气
木条,点燃
B
稀硫酸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氯酸钾
氯化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13.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 。?
14.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硫酸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②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③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 。?
15.如图HK12-5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盐酸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图HK12-5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 (填字母)两溶液之间。?
(2)E是 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 溶液。?
|走进重高|
1.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2.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3.[2018·武汉]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HK12-6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
图HK12-6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4.阅读材料: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图HK12-7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图HK12-7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 。 ?
5.[2018·广州]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步骤Ⅱ: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
(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 (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混合物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 ,可能含有的是 。?
(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 。?
6.有一工业过程:电石(CaC2)灰浆残渣;其中电石与水的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
(1)残渣中主要成分是Ca(OH)2和 。?工业上利用乙炔(C2H2)产生的灰浆和残渣制备化工原料KClO3和超细CaCO3。
Ⅰ.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图HK12-8
(2)向灰浆浊液中通入Cl2,得到Ca(ClO3)2、CaCl2溶液。反应中Ca(ClO3)2与Ca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5。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Ca(ClO3)2
CaCl2
KClO3
KCl
溶解度/g
209.0
74.5
7.3
34.2
上述流程中加入KCl粉末,KCl与 (填化学式)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得到KClO3晶体。你认为能得到KClO3晶体的原因是 。?
(4)洗涤时,可选用下列 (填字母)洗涤剂。?
A.KCl饱和溶液
B.冰水
C.饱和KClO3溶液
Ⅱ.制备超细CaCO3的流程如下(注:加入NH4Cl的目的是溶解残渣中的难溶盐):
图HK12-9
(5)向CaCl2溶液中通入两种气体,生成超细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流程中溶液A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D 2.C 3.B 4.D 5.A 6.B 7.C 8.C
9.A 10.C 11.D 12.C
13.(1)反应条件不同 6CO2+6H2OC6H12O6+6O2
(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
CO2+Ca(OH)2CaCO3↓+H2O
(3)2∶1
14.(1)NaCl+AgNO3NaNO3+AgCl↓
(2)氢氧化铜[或Cu(OH)2] (3)NaCl、Na2SO4
15.(1)BD (2)NaCl (3)BaCl2
走进重高
1.B 2.B 3.D
4.(1)AD
(2)①C6H12O6+6O26CO2+6H2O
②CO2+H2OH2CO3
5.(1)CO2
(2)碳酸钠 氢氧化钾
(3)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
6.(1)CaCO3
(2)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3)Ca(ClO3)2 KClO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
(4)BC
(5)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
(6)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