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于C(Na+),对该混合物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H+)>C(OH-)
B.C(CH3COO-)+C(CH3COOH)=0.2mol/L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mol/L
1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16.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OH(l) + 3/2O2(g) == CO2(g) + 2H2O(l);△H=+725.8kJ/mol
B.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H=-1452kJ/mol
C.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H=-725.8kJ/mol
D.2CH3OH(l) + 3O2(g) ==2 CO2(g) + 4H2O(l);△H=+1452kJ/mol
二、非选择题
17.在一定温度下,有1mol N2气体和3mol H2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g) 2NH3(g) △H<0。
(1)若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在1L定压密闭容器A中和1L定容密闭容器B中反应:
哪个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 答: 。
哪个容器中的N2的转化率高? 答: 。
(2)若在上述定压密闭容器A中,反应已达到平衡时,再加入0.5摩氩气,则N2的
转化率会起什么变化?答: 。
正反应速度与原平衡相比,有无变化,简答理由。
。
(3)若在1L定容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物中N2、H2、NH3的物质
的量分别为A、B、C摩。仍维持原温度,用x、y、z分别表示开始时N2、H2、NH3
的加入的物质的量(mol),使达到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也为A、B、C摩。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若x=0,y=0,则z= 。
②若x=0.75,则y应为 mol、z应为 mol。
③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18.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2C
(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1。
(1)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0.4mol·L-1的是 。
A、4molA+2molB B、2molC+1molD
C、2molA+1molB+2molC+1molD D、1molA+0.5molB+1molC+0.2molD
(3)若维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仍是0.4mol·L-1。
①反应从逆反应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②若加入0.2molA和0.1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 、 。
19.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
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开始时,
A、 B的体积相同。已知:
2NO2(g)N2O4(g) △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 V(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下同)。
(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 ;
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 ,B中NO2的转化率将 。
(3)室温时,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 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 。
20.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中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
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
列反应:2X(g)+2Y(g)3Z(g)+2W(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Ⅰ)
时,V(B)=1.2aL。请回答:
(1)B中X的转化率α(X)B为 ;
(2)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Ⅱ)时,
B的体积为 (用的代数式表示,连接
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21.某二元酸H2A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A2-+H+。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NaH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0.11mol·L-1(填“<”、“>”或“=”=,理由是: ;
(4)0.1mol·L-1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 。
22.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
⑵ pH变化:A池________,B池_______,C池________。
⑶ 通过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
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
后溶液的pH = ______。
23.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
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
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
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
酞作指示剂),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沉淀溶解而能测
定NaOH的含量? 。
(2)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达到滴定终点,则能否由此准确
地计算出结果? 。
(3)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 。
24.常温下,FeS的Ksp=6.25×10-18(设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g/mL)。若已知H2S饱和溶液在常温下,c(H+)与c(S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c2(H+)·c(S2-)=1.0×10-22,在该温度下,将适量FeS投入H2S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c(Fe 2+)达到1mol/L,应调节溶液的pH为多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D
B
A
B
B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A
BD
AB
D
BD
B
17.(1)A A (2)减小 减小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压强减小反应速率(3)①2 ②2.25 0.5 ③2x+z=2 2y+3z=6
18.(1)正向 (2)BD (3)①n(D)>0.6mol ②n(C)=1.8mol n(D)>0.5mol
19.(1)< 变小(2)增大 不变 变小(3)A (4)0.02mol
20.80% 0.8aL
21.(1)碱性 A2-+H2OHA-+OH- (2)酸性 HA-H++A2-
(3)< 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HA-的电离起了抑制作用
(4)c(Na+)>c(HA-)>c(H+)>c(A2-)>c(OH-)
22.⑴ 负极 ⑵ 增大,减小,不变 ⑶ 0.025mol/L ⑷ 13
23.(1)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pH>7,碳酸钡不能溶解
(2)不能,不能准确读出所用标准盐酸的体积(活塞处无刻度) (3)不能,偏高
24.2.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江苏版]
专题3 复习与测试卷(一)
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2.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 9.0 B. 9.5 C. 10.5 D. 11.5
3.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分别用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设消耗CH3COOH溶液的体积依次为,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1×10-7mol/L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6.25℃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 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 OH-+CO2 = HCO3-
B. 亚硫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SO3-+ OH-= SO32-+ H2O
C. 氯气通入冷水中 Cl2 +H2O = Cl- +ClO- +2H+
D. 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 CO32-+2CH3COOH = 2CH3COO-+CO2↑+H2O
8.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3
B. HCN易溶于水
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9.已知当NH4C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时,其pH>5.1。现用0.1mol/L的盐酸滴定10mL0.05mol/L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10.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但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溶剂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水的电离平衡
D.溶液中Ca2+的数目
11.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两种盐可发生下列变化,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图中其它生成物未列出)
(1)无色溶液F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白色胶状沉淀C转化为无色溶液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__ (填序号)。
A.9 B.13 C.11~13之间 D.9~11之间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
c(Na+)_______c(CH3COO-)(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如果将HCl和CH3COONa 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4) 常温下,若NaOH溶液中的c(OH―)与NH4Cl 溶液中的c(H+)相同,现将NaOH和NH4Cl的溶液分别稀释10倍,稀释后NaOH 和 NH4Cl溶液的pH分别用pH1和pH2表示。则pH1+pH2为 (可以用“>”、“=”或“<”表示)。
1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Mg和酸反应的对应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Mg的质量
酸量
开始的反应速率
产生 H2总量
Ⅰ
0.24g
HC1 0.2mol/L100mL
v1
n1
Ⅱ
0.24g
CH3COOH 0.2mol/L100mL
v2
n2
(1)试比较有关量的大小:v1______ v2、nl _______n2(填“>”“=”“<”)
(2)现欲改变条件,使实验Ⅰ中v1降低,但不改变nl的值,试写出两种可行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常温下,将0.05mol/L盐酸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3ml,试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此条件下该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B
AD
A
AD
C
B
11、(1)Na2CO3 (2)Al(OH)3+NaOH=NaAlO2+2H2O
(3)Al3++3HCO3-=Al(OH)3↓+3CO2↑
(4)有白色胶状沉淀 AlO2-+HCO3-+H2O=Al(OH)3↓+CO32-
12、 (1)D (2) <
(3) c(Cl-)= c(Na+) > c(H+)>c(CH3COO-)>c(OH-)
(4) pH1+pH2<14
13、⑴ > = ⑵①加水稀释 ②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14、⑴ C(NaOH)=0.04mol/L ⑵C(弱酸)=0.026mol/L (3)K=4×10-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江苏版]
专题3 复习与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促进水电离的是
A.H2SO4 B.NaOH C.Na2CO3 D.KNO3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
A.Na+、OH-、H2PO4-、NO3- B.AlO2-、K+、CO32-、Na+
C.Al3+、Cl-、CO32-、Na+ D.Fe2+、K+、H+、NO3-
3.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将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AgCl溶解度小于AgI
4.25℃时,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x=y,则x值为
A.2 B.3 C.4 D.5
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 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K
(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C.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温度有关
D.在35℃时,c(H+) > c(OH─)
6.已知某温度下,在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OH-),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2 B.c(Na+)=0.01 mol/L≥c(B2-)
C.c(H+)·c(OH-)=10-14 D.c(Na+)+c(H+)=c(HB-)+c(B2-)+c(OH-)
7.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1
C.NaHSO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8.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 =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9.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醋酸能与NaOH反应 B.醋酸能使石蕊变红
C.醋酸钠溶液pH值大于7 D.常温下,0.1mol·L-1醋酸的电离度为1.32%
10.常温下pH均为2的两种酸溶液X和Y各10mL分别加水稀
释到10000mL,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结论中正确的是
A.X酸比Y酸的电离度大;
B.X酸为强酸而Y酸为弱酸;
C.X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Y酸的大
D.Y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1.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所至;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12.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
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
pH变化 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
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设盐
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
质量为m2。则m1 m2(选填“<”、“=”、“>”=
1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4.1g烧碱样品,所用主要仪器是 。
(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 。
(3)取10.00mL待测液,用 量取。
(4)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 手旋转 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 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14.右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a和b,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1) 曲线a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曲线b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2) P点的坐标为( );
(3)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B 7、D 8、A 9、CD 10 、C
11、碱; 向红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如果溶液还显红色说明甲正确,红色褪去说明乙正确。(其他试剂合理也给分)
12、B;<
13、(1)天平、小烧杯、药匙等
(2)小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碱式滴定管
(4)左,右,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的变化
(5)0.4020mol/L
14、(1) NaOH、盐酸;盐酸,NaOH;(2) (15,7);(3) 0.1 mol/L;15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