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9 10: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五章 光现象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复习提问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是什么?提出问题: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对应关系呢?大小?位置?左右?上下?变化? 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报告
组别: 姓名: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A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虚像
B 像可能是正立的
C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相等
D 物体到对应像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E 物和像左右相反 F物和像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张白纸、一块玻璃板、 一个光屏、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一支铅笔。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3 制订计划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叫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到像和“替身物体”?
将平面镜换成平板玻璃。
实验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用点燃的蜡烛。
探究我们猜想到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像不见了?4.设计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5.收集证据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第一次 第二次 6.分析与结论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关于镜面对称)
(4)像与物左右相反。
问: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能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______。说明蜡烛的像________(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_______。7.反思与拓展 1、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 。因为玻璃板透光,从而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2、我们选择两支一样大小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距离关系 4、我们放置平面镜时应该让它与水平桌面垂直,为了蜡烛移动过程中,蜡烛与像重合.否则…….
5、实验作2次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避免偶然性6玻璃板要选薄的:会出现2个像,因为通过厚玻璃板的前后俩个表面各形成一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
如何确定蜡烛虚像的位置?
为了让不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蜡烛的虚像重合,视线盯在燃烧的蜡烛一侧还是另一侧?
如果物体不能发光,你有什么办法让像更清晰?
如何解决读平面镜中读钟表问题?
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关,与无提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吗 ?
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吗?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只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与平面镜的厚度有关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1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2.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4.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5.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图形对称。   只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    只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SO补充内容:二 平面镜成像原理1 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注意:所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经过像点S^区别1 形成原因不同:
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2 特点不同: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眼看到
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作图。A’B’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三 平面镜成像的2种作图A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从发光点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2 做两条光线的法线
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作出反射光线
4作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即为像点
B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1过某点作平面镜的垂线2取另一点,让他到镜面的距离和某点的距离相等3画出像点四 应用1 利用平面镜成像 牙医 倒影如画
2 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球面镜球面镜的共同点
被凸面镜,凹面镜反射的所有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光路可逆小 结小 结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练 习
1.如图1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个发光点,能否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A图1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像离镜0.5 m,镜中的像离他_____m.A'1..3.一个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是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为什么半圆的桥拱跟水中的像组成一个圆?为什么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像看上去却是倒立的?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 物像到镜距离等,它们连线垂镜面。 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作 业
2.物理小论文:如何善用生活经验这面镜子?1. 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阅读教科书阅读材料“球面镜”。 六、拓展训练 1、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2、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图2—14所示,在这个实验中 图2—14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3、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4、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为12:01,这时的时刻应是(  ) A、 21:10 B、10:21 C、10:51 D、12:01 6、(多选)关于光学知识,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法线是垂直于界面的一条光线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老师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D、小明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7、在两个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之间有一发光点,则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2个 B.3个 C.4个 D.无穷多个 8、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1m B.2m C.3m D.4m
9、平面镜所成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的大小 ,所成的是 像。 10、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______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_____cm. 11、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 12、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13、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14、把一铅笔垂直立在玻璃板上,估测出笔尖的像到笔尖的距离约为1cm,则此玻璃板的厚度约为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