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2.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教学准备:
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收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准备讲给同学听。
二、合作交流
(一)播放《天路》,导入新课。
1.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情况。
1. 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三、品读体验
(一)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1)了解困难1: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2)体验困难:
a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板书: 冻土区
b 找出句子一“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
c 结合课文,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出示句子:“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冻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来了一个下马威!”
(3)克服困难:
出示句子:“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4)体验情感:
从“昼夜”“反复”“制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5)以读激情。
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
(二)研读“困难2”:
1.了解困难:
出示句子品读:“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板书: 恶劣气候 极度缺氧
2.体验困难:
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出示句子:读句子体会:“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3.克服困难:
(1)哪些词语和句子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读句子体会:“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2)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
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四、巩固延伸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 一克服
冻土 极度缺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