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 课件+微课+课堂实录(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 课件+微课+课堂实录(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1 15:23:28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 课件:24张PPT
《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实录
赵天磊
视频回顾,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师一起初步了解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44年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感受毛主席慷慨激昂的演讲。
播放追悼会影视片段
【点评:因文章的内容离学生太远,所以学生对于演讲时的背景、现场气氛、感染力的理解都比较浅。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演讲时的语气,从而使演讲的内容更具感染力】
初步感受逻辑之美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大屏出示第二段内容。师提问:你能否针对第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
生:人总是要死的,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呢?
师:同桌的同学,你能帮他解答吗?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请问,你能针对你回答的这句话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什么样的死才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是轻于鸿毛?
师:后面的同学,你能解答下他的问题吗?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那你能说说哪些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哪些是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生: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还有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你又什么发现吗?
生:我感觉前一句话都是后一句话的前提。
师小结:通过我们提问解疑的过程,我们发现这段文字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这就是演讲稿属于论说文的逻辑性。
【点评:文章的第二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质疑、释义,发现论说文的逻辑之美,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关注表达,揣摩论证方法
师:毛主席运用哪些方法来论证分论点?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请看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批注论证方法,说说方法好在哪里。
提示: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运用抓关键词、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等方法。
(2)小组内交换自己的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互动交流,顺学而导。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运用了引用论证。
师:方法好在哪里?
师点拨:古代就有名家认同此生死观,引用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毛主席证明观点的第一招就是引用。
师: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毛主席为什么选择了司马迁的这句呢?
================================================
压缩包内容:
12 为人民服务 微课.mp4
jj.mp3
Secret Garden - 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 纯音乐版.mp3
一个十一岁孩子演讲,震惊全场[流畅版]_clip.flv
为人民服务 课堂实录.MP4
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 课件.ppt
新为人民服务.doc
无标题1_clip.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