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几位同学根据下边的漫画,展开了讨论,其中对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的是美国战后实行“马歇尔计划”
B. 目的是拯救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C.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D.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 图示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关于下面这幅图示,解读难确的是 ( )
A. 暂时的和平:雅尔塔体系 B. 两强的对峙:同盟国与协约国
C. 暂时的局面:一超多强 D. 剧变:日本偷袭珍珠港
3.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4. 二战后,为遏制苏联,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为此美国在欧洲( )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推行杜鲁门主义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推动世贸组织建立
5. 下面关于“冷战”相关知识点的整理中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 美对苏冷战的背景——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B. 冷战开始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组建
C. 马歇尔计划——试图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D. 冷战的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6.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 )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7. 斯大林曾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是战后,各种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下列哪项史实能够证明斯大林的观点( )
A. 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挑起冷战
B.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
C. 苏联攻入德国首都柏林
D. 美国主动进攻苏联,引发美国和苏联的战争
8. 下列不属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 )
A. 援助联邦德国和日本 B. 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C. 成立北约 D. 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9. 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 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C. 英国、德国、日本、美国
D. 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10. 007是风靡全球的一系列谍战电影。1963年拍摄的《带着爱从俄国来》中,邦德的“头号敌人”是凶恶的苏联人。在苏联时期,“007”影片从未在苏联公映过,反映了这个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 )
A. 多极合作 B. 战争敌对 C. 冷战对峙 D. 霸权主义
二、材料解析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苏冷战的相关内容。图片信息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ABC三项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均正确。D项标志着冷战的开始,认识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题干图示中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的和平”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个战争指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强的对峙”指的是“美苏冷战”,“巨变”指的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暂时的局面”指的是“一超多强”局面,C正确,ABD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开始。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为遏制苏联,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美国实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同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它在政治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准确识记,属于逆向选择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被成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渗入,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ACD项表述正确。故选B。??
6.D
【解析】据所学知,1949年,美英法等国成立了北约组织,这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为了应对来自北约的威胁,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了华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故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二战期间,美苏是反法西斯的盟友,共同打败了法西斯。战后,随着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和遏制手段,即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故选A。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冷战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属于“热战”,故选B。
9.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国家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中的“先声夺人称大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手伸五大洲”、是指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最终建立了一个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亚洲诸国的梦魇”是指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逐渐强大,开始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扩张,进而成为亚洲各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是指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二战后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苏冷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007”影片产生于冷战年代,难免带上时代的印迹。如在1963年拍摄的《带着爱从俄国来》中,邦德的“头号敌人”是凶恶的俄国人。后来,邦德的直接对手逐渐变成了某个超国家犯罪组织。它企图挑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发生冲突,从而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而邦德总是能赶在两个超级大国的“鹰派”按下核按钮前,阻止一触即发的灾难。在苏联时期,“007”影片从未在苏联公映过。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
11.【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美国、苏联;苏联解体;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经济实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历史九年级第10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重点 “冷战”政策,两极格局的内容、影响。
难点 理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内容、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1945年5月8日,当人们正在为战争的胜利欢呼,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思考: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 开始:“冷战” 认真分析,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杜鲁门主义多媒体播放视频:杜鲁门主义(一)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英、法等国的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2、德、意、日的战败投降,使二战时建立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3、社会主义的苏联努力恢复战争创伤,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开始顺利执行。苏联在东欧的影响扩大。 4、二战后初期,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与冲突加剧。 教师归纳: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之间冲突;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矛盾。 标志: 1、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讲中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维护“自由”,“遏制共产主义”的责任。这项政策声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意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多媒体播放视频:冷战 关于冷战,目前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一种认为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冲突和对抗状态;另外一种认为冷战是二战后初期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两种对立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首先是美国和苏联之间,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的以及包括局部军事冲突在内的对抗。 表现: 1、《援助希、土法案》。 (1)出台:1947年5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4亿美元的拨款计划。杜鲁门随后签署了《援助希、土法案》。 (2)内容:根据该法案,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 (3)作用:在美国帮助下,希腊政府扑灭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2、马歇尔计划 (1)出台:1948年2月,美国启动了援助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 (2)内容:到1951年底援助结束时,美国共投入130多亿美元。 (3)作用: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和发展,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好处。 合作探究: 材料一:从1948年到1952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教师提示:扶植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多媒体播放视频: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盟国举行的几次会议上,就战后对德国的处置最终达成协议,战胜国将德国分为美、英、苏、法四个占领区。 过程: 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柏林市虽处于苏占区,但也根据分区占领的原则处置,由美、英、法占领西柏林,苏联占领东柏林。 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1948年春,美英法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苏联占领区被称为“苏占区”。 分裂: 联邦德国:1949年9月20日,西占区成立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建立,定都波恩。 民主德国:1949年10月7日,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都东柏林。 “北约”与“华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时间:1949年 2、参与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3、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4、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 5、作用:①美国不仅加强了对各成员国的政治和军事控制;②组建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 6、总部:布鲁塞尔 7、扩展: (1)最初加入北约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法国和加拿大。 (2不久,土耳其、希腊、联邦德国、西班牙加入。 (3)1999年,北约第一次东扩,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 (4)2004年,北约第二次东扩,又有7个中东欧国家加入。 (5)2009年,随着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加入,北约成员国增加至28个。 华沙条约组织6、概况:华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外来的进攻,其他缔约国将提供包括军援在内的一切援助。 7、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四、美苏争霸 教师多媒体出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过程:1、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在50—60年代的冷战中,美国拥有战略优势。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侵越战争又受到严重挫折。相反,苏联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长。 3、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1985年后,苏联进行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同时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 影响: 1、消极: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 2、积极: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合作探究: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经济实力决定一切 。提升综合国力,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倡导世界和;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对话,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携手共建和谐世界。 【练习】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推行金元外交 4.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A.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B.镇压各缔约国人民革命 C.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指挥西方国家的武装力量 课堂练习解析:1.C 2.C 3.C 4. C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9内容,结合视频内容思考杜鲁门主义产生的背景。 认真观看视频。 结合教材P50的内容,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内容与目标,根据课本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思考:二战后初期,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并斥巨资援助西欧经济的复兴。美国如此“慷慨”,它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教材P51-P52的内容,整理德国分裂过程与结果。 结合教材P53的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回顾北约与华约概况。 思考:美苏两极格局的对世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分组讨论 锻炼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思考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了解冷战概念。 引导学生练习分析材料内容,归纳信息。 请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杜鲁门主义对共产主义的遏制。 锻炼学生分析材料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赫鲁晓夫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使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 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学会从整体分析事物影响。 当堂练习,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板书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一、杜鲁门主义 二、德国分裂 三、“北约”与“华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下
21世纪教育网
课前导入
1945年5月8日,当人们正在为战争的胜利欢呼,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美国
苏联
1945年5月8日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21世纪教育网
02
01
03
重点
了解冷战的过程、冷战的影响;
难点
掌握“冷战”政策,两极格局的内容、影响;
重点
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历史的兴趣
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1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思考分析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背景?
2
想一想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49-54,用笔划出关键词
杜鲁门主义
德国分裂
原因:
过程:
1948年春,美英法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苏联占领区被称为“苏占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将德国分为美、英、苏、法四个占领区。
分裂:
背景:
标志:
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开始。
表现:
政治:“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经济:马歇尔计划
①国际力量对比变化②美苏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1949年9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华约“:
“北约“:
“北约”与“华约”
1949年8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
1955年5月,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视频:杜鲁门主义
21世纪教育网
背景
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垮台
英、法等国的实力大大削弱
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增强
21世纪教育网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二战中美苏关系如何?
合作探究
战时是共同打击法西斯的盟友。
二战后他们的关系又将会怎样呢?
德、意、日的战败投降,使二战时建立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美苏从盟友发展到对手。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背景
杜鲁门主义
苏联红军
社会主义的苏联努力恢复战争创伤,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开始顺利执行。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在东欧的影响扩大。
21世纪教育网
背景
杜鲁门主义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1945年)
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背景
杜鲁门主义
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之间冲突;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矛盾
21世纪教育网
标志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讲中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维护“自由”,“遏制共产主义”的责任。这项政策声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标志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21世纪教育网
视频:冷战
相关史实:
关于冷战,目前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一种认为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冲突和对抗状态;另外一种认为冷战是二战后初期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两种对立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首先是美国和苏联之间,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的以及包括局部军事冲突在内的对抗。
知识拓展
冷战
苏联冷战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
21世纪教育网
表现
杜鲁门主义
出台:1947年5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4亿美元的拨
款计划。杜鲁门随后签署了《援助希、土法案》。
内容:根据该法案,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
腊政府军队。
作用:在美国帮助下,希腊政府扑灭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革命。
表现
杜鲁门主义
开始:1948年2月,美国启动了援助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签署马歇尔计划
内容:到1951年底援助结束时,美国共投入130多亿美元。
影响: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和发展,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好处。
思考:二战后初期,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并斥巨资援助西欧经济的复兴。美国如此“慷慨”,它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扶植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材料一:从1948年到1952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21世纪教育网
视频:第一次柏林危机
原因
德国分裂
德国被分区占领
根据在盟国举行的几次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21世纪教育网
过程
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
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
柏林市虽处于苏占区,但也根据分区占领的原则处置,由美、英、法占领西柏林,苏联占领东柏林。
德国分裂
德国被分区占领
相关史实:
决定德国境内最高权力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别在其占领区执行;解除德国全部武装,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摧毁纳粹党的所有组织和机构;并确保其不得以任何形式复活;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民主生活;废除一切纳粹法律,消除种族、信仰和政见歧视;逮捕和审讯纳粹战犯……
知识拓展
波茨坦会议相关内容
波茨坦会议
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次柏林危机
分裂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
分裂
德国分裂
1949年9月20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首都:波恩
1949年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首都:柏林(东柏林)
21世纪教育网
NATO签约现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时间:1949年
参与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北约”与“华约”
21世纪教育网
NATO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
作用:①美国不仅加强了对各成员国的政治和军事控制;
②组建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
“北约”与“华约”
NATO 成员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①最初12国: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法国和加拿大。
②20世纪50-80年代,土耳其、希腊、联邦德国、西班牙加入。
“北约”与“华约”
NATO 成员国
NATO 总部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1999年,北约第一次东扩,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
④2004年,北约第二次东扩,又有7个中东欧国家加入。
⑤2009年,随着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加入,北约成员国增加至28个。
“北约”与“华约”
21世纪教育网
华约组织标记
华沙条约组织
时间:1955年5月
参与国家:以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性质:是针对北约的一个军事集团。
“北约”与“华约”
波兰首都华沙
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时间:1955年5月
参与国家:以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
组织总部:莫斯科
缔结条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性质:是针对北约的一个军事集团。
“北约”与“华约”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华沙条约组织
概况:华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外来的进攻,其他缔约国将提供包括军援在内的一切援助。
“北约”与“华约”
21世纪教育网
“北约”与“华约”
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
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这样共产党世界和西方世界就被区分开来了 … …一方采取行动,另一方就会采取反行动… …欧洲也像德国一样被冷战切成了两半。
--《全球通史》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赫鲁晓夫
美苏争霸
“北约”与“华约”
越南战争
1961年柏林墙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
“北约”与“华约”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
在50—60年代的冷战中,美国拥有战略优势。
21世纪教育网
美国退出越南战争
苏军入侵阿富汗
70年代美苏争霸
尼克松访华
美国:战略收缩
苏联:积极进攻
高潮
美苏争霸
“北约”与“华约”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侵越战争又受到严重挫折。相反,苏联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长。
苏军撤出阿富汗
80年代美苏争霸
苏联:全球缓和
美国:强硬态度 有限缓和
美苏争霸
“北约”与“华约”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
1985年后,苏联进行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同时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
美苏两极格局的对世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两强相争,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
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1世纪教育网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课外延伸
1.经济实力决定一切 。提升综合国力,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倡导世界和平。
3.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对话,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携手共建和谐世界。
课堂小结: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北约(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阵营)
华约(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对峙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冷战”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国际格局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