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Ag:108 Fe:56 Cu:64
Ⅰ、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分/题,共42分)
1、下列各气体中,可用浓H2SO4进行干燥的是
A.、H2 CO2 O2 B.、HI 、CH4 、 HCl
C.、NH3 Cl2 CO D.、SO2 O2 H2S
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 CaO、SiO2、CaCO3 B、 浓 HCl、浓H2SO4、浓HNO3
C、 NaCl、NH4Cl、MgCl2 D、 MgCl2、MgSO4、Na2SO4
3、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 NH4+、Al3+、SO42-、NO3- B、K+、Na+、NO3—、SO32-
C、K+、MnO4-、NH4+、NO3- D、Na+、K+、HCO3-、NO3-
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情况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温度相同,浓度相同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溶液pH大
C.可用相同的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和NaHCO3分别与Ca(OH)2溶液的反应
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HCl反应,后者放出的CO2多
5、对于反应H— +NH3==H2↑+N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被氧化的仅是H+
C、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lmolH2必转移电子2mol
6、铜跟1mol/L的硝酸反应,若c(NO3—)的浓度下降0.2mol/L,则c(H+)浓度下降
A、0.2 mol/L B、0.4mol/L C、0.6mol/L D、0.8mol/L
7、在某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再加入下列物质仍无沉淀生成,所加入的物质是
A、氯水 B、过量的氨水 C、氢硫酸 D、二氧化碳气体
8、已知常温下某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4 mol/L,溶液中可能含有:①Fe2+②Cl—③HCO3—④Na+⑤NO3—⑥Al3+.其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为
A、②③ B、①⑤ C、②④⑤ D、③⑥
9、不用其它仪器和试剂,仅用试管和胶头无法鉴别的两种溶液是
A、Al2(SO4)3、KOH B、 Na2CO3、HCl
C、NH3.H2O、AgNO3 D、 NaCl、 AgNO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2H++Ca(OH)2=2H2O+Ca2+
C、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 BaCO3+2H+ =Ba2+ +CO2↑+H2O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1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12、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应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石灰水 B、通过品红溶液
C、先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先通过溴水,再通过石灰水
13、水溶液中RO3n—与S2—在酸化后发生反应:RO3n—+3S2—+6H+==R—+3S↓+3H2O,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A、RO3n—中R呈+5价 B、RO3n—中R呈+7价
C、R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 D、R为第VA主族元素
14、在含有0.1molKAl(SO4)2的溶液里逐滴加入含0.2molBa(OH)2的溶液.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 B、当Al3+与SO42-全部沉淀时得到沉淀量最大
C、最后只有白色沉淀BaSO4 D、最后有0.1molAl(OH)3和0.2molBaSO4
15、根据反应CuSO4+ FeS2+ H2O—Cu2S+ FeSO4+ H2SO4(未配平),判断1mol硫酸铜能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
A、3/14 B、 1/7 C、5/7 D、4/7
16、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 NH4Cl ② AlCl3 ③ NaCl ④AgNO3 ⑤K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原固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是否有② B、至少存在②和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①④⑤
17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已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那么,这种物质单位质量中所含的分子数和单位体积内所含的分子数分别为
A. B C D.
19、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使之溶解,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的金属钠质量是( )
A. 3.45g B.2.3g C.1.15g D.0.575g
20、在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全部溶解,放出一氧化氮气体,溶液质量增重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 1 B.2: 1 C.3:2 D.4:1
21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氯气,下列关于混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Cl2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C、该混盐具有强氧化性 D、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Ⅱ非选择题共(58分)
22. ⑴(2分)1g硫铁矿(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5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kJ/mol
23. (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碳酸氢钙溶液
(2)往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⑶实验室制氯气
⑷铂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⑸实验室制氢氧化铁胶体
24.(12分)现有A、B、C、D、E五种盐溶液,分别由K+、NH、Ag+、Ba2+、Al3+、Cl-、Br-、CO、SO、NO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五种盐所含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
①A+B 白↓②A+C 白↓③A+D 白↓
④B+C 白↓和一种气体⑤A的溶液呈中性⑥B的溶液中c(OH-)>c(H+)
(1)C、D、E三种溶液的pH<7,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出(用化学式表示)A ,B ,C ,D ,E 。
⑵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5、(7分)三氯化铁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试剂。某同学利用废铁屑(含少量铜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来制备FeCl3·6H2O,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A中放有废铁屑,烧杯中盛有过量的稀硝酸,实验时打开a,关闭b,从分液漏斗内向A中滴加过量盐酸,此时溶液呈浅绿色,再打开b进行过滤,过滤结束后,取烧杯内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并使多余HNO3分解,再降温结晶得FeCl3·6H2O晶体。填写下列空白:
(1)从B导管收集产生的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2)滴加盐酸时,发现反应速率较之盐酸与纯铁粉反应要快,其原因是 。
(3)烧杯内放过量稀HNO3的原因是 ,离子方程式是 。
(4)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夹a都必须打开,除了为排出产生的气体外,另一个目的是 。
(5)用降温结晶法制得FeCl3·6H2O,而不用直接蒸干的方法来制得晶体的理由是
26、(12分)根据如图2所示A D的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试剂:①硫酸 ②溴水③亚硫酸钠 ④FeS ⑤CuSO4 ⑥品红溶液
图2
(1)装置A主要是由仪器 组装起来的。
(2)要制取SO2气体,证明它既有氧化性又具还原性,并组装一套装置:
(Ⅰ)按实验连接的顺序,把a f各导管口连接起来a→ (填接口序号)。
(Ⅱ)上述A C装置中,放入的试剂是A ,B ,C (填序号)。
(Ⅲ)表现SO2还原性的实验是在 装置中,现象是 。
(Ⅳ)表现SO2氧化性的实验是在 装置中,现象是 。
(Ⅴ)D装置连接的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7、(6分)27、(6分)将10.000 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22 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0.800 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氯化钠 g溴化钾 g氯化钙 g
28、(4分)在500mL含有Fe3+、Cu2+的溶液中放入10g铁粉,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干燥后质量为11g。滤液中的金属离子用0.3 molOH-恰好使它们完全沉淀。试求原溶液中Fe3+、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PAGE
高三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