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2 11: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21课 新 文 化 运 动前期:1915年—1919年
后期:1919年—1921年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救国救民探索的?地主阶级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君主立宪) 革命派(民主共和)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结果失败转向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进入山东的日军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张裕葡萄酒获得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15年的新式纺织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⑴政治⑵经济⑶思想国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国内: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国内: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一、新文化运动兴起(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用什么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民主和科学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鲁迅、刘半农《新青年》北京大学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的两幅图片1915年袁世凯在天坛祭天1913年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思想 二、新文化运动内容(前期:1915年—1919年)愚昧 迷信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策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拿什么来拯救?核心内容 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父亲劝女儿绝粒饿死。父亲循循善诱地说:“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 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你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
--《一个贞烈女孩子》镜头三:一个女孩的命运旧道德救救孩子贞烈可风对策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拿什么来拯救?资产阶级自由、指男女平等、人格平等、个性解放等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封建纲常伦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思考:
1、“打倒孔家店”是要打倒孔子吗?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了打倒孔子
2、“打倒孔家店”的实际上是反对什么?
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
3、你认为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
旧道德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新道德是: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4、你觉得这个口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积极:解放思想、推动反封建斗争
消极:易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思考:新文化运动人士对儒家思想采取什么态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彻底批判,全盘否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轻松一笑: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镜头四:秀才娶亲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对策三: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拿什么来拯救?文学革命的结果: 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一、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出现最早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文化平民化补充:后期:1919年—1921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李大钊与《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现象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现象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现象五: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1)对东西方文化看法片面化、绝对化。局限性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鲁迅说过:“中文不灭,国无希望”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新文化运动“新”在哪儿?新领导: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思想:民主、科学、进化论
新内容: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新形式:文学革命
新成果: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孔子?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今天还适用不适用?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是,这个号召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 馈 练 习 2、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继续。“继续”的主要含义是 ( )
A、继续反封建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继续反对尊孔复古 D、继续主张民主共和B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D3.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