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 (课件+音频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 (课件+音频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2 14:45:06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千年梦圆在今朝六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1999年11月20日 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0月15日神舟六号发射升空2005年10月12日返回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返回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亮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返回1. 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返回瑰丽 尝试 火箭 捆绑 探索 惨重 穿越 振奋 规模 协作 精细 宛若
概括 评价 魄力 嫦娥奔月
炎黄子孙 积劳成疾 风华正茂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九天揽月: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返回绚烂:光彩炫目。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震耳欲聋:突然;出乎意料。先驱:猝然: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自读课文,理清脉络。1. 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研读重点,学习表达方法。1.研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思考: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 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2.研读第七自然段,思考: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先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四个词语,再体会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加强朗读,感悟“千年梦圆在今朝”。1.自愿起立读课文,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感兴趣的几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民族自豪感。2.感悟课题:
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舟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神舟五号发射视频1.齐读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
2.片段练习。
给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理想。拓展延伸,激发科技创新意识。返回 同学们,炎黄子孙还有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返回 漫步太空
浩瀚太空,第三次迎来中国的访客。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点火起飞。21时32分,进入预定轨道。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飞驰太空,再一次驶上全新的探索之路。
如果说2003年“神五”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2005年“神六”巡天上演的是神奇,那么“神七”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大的惊喜。与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不同的是,“神七”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人。 探索太空的奥秘,一直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当翟志刚漫步太空时,电视转播的画面中,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更有一行行的热泪在流淌。这一阵阵的掌声、一行行的热泪里蕴含了太多的深意,所折射的不只是民族的自豪和国家的荣耀,不只是科技跨越和产业进步带来的喜悦和感叹,更有中华民族那永不放弃的求索和无所畏惧的凝聚力。
我们翘首以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宇航员们乘坐着中国自己制造的飞船飞向空间站,飞向月球,飞向茫茫的宇宙… …1.形近字组词。
载( )凝( )翘( )
裁( )疑( )翅( )凝固怀疑记载裁衣2. 填空。
_____年,“神五”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______年,“神六”巡天上演的是神奇。______年,“神七”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大的惊喜。翘首翅膀2003200520083.“神七”带给我们的惊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的句子中的“深意”指的是 ( )
A.中国把宇航员成功送上太空。
B.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成为现实。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人。B返回千年梦圆在今朝事件过程成功飞天—梦圆写法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卫星上天神舟飞船返回振奋不已—执着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前后照应
详略得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同意”。
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召集了当年曾参加设计、研制、生产和管理的航天科技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为纪念碑揭幕,制造厂为配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周年纪念,亦制作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1:1模型,在北京天文馆展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