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2 16: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坐汽车上学、回家给父母打电话生活中的历史你发现了吗?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时间:
发源地和中心:
(自主学习)
一. ★背景(条件):
★ 19C 60、70年代—20C初1、政治前提:
2、市场:
3、资金:
4、技术: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 美国和德国以下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因素是?直接原因: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二、经过(成果):★ P102 1、电力: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发电厂;电灯、电车、电影
2、交通:1885,汽车——内燃机的发明
1903,飞机
3、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电力;钢铁
4、电信:电话、电报
5、农机。 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角度:国家范围、部门、发明者、时间范围、生产组织) ①多国同时发生
②重工业为主导
③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④俄日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⑤产生垄断组织。
(合作探究):根据以下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影响1: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材料一: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而美德英法四国就占了72%。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23.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1890年,电气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 。
——《世界史》 2、工业结构变化: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兴起。 材料三:
1863年,约翰·洛克菲勒同别人合资,在克利夫兰开办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他独占了这家工厂,又吞并了许多中小炼油厂。到1869年,这家工厂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厂。1870年,洛克菲勒组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他勾结铁路部门控制运价,打击竞争对手。美孚公司发展很快,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的95%。垄断了美国石油工业。现今,美孚通过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什么现象?3、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组织材料四: 美德英法比较表此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4、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5、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 ★ 钢铁工业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为主导,新兴产业兴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A、对资本主义国家: (P101)
1.生产力:
2.工业结构:
3.生产关系:
B、对世界: (P102—104)
1、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矛盾加剧。
2、世界市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19C末20C初)

1、原因:
★ ★
2、方式:
3、实质:

★ ★ ★
4、影响:
★ ★ 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积极: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动大工业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兼并或联合。LCJ漫画:垄断组织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消极:垄断资本开始控制国家政治和经济命脉。推动帝国主义对外
殖民扩张,瓜分世界。4、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1、形成概况: ( 19C末20C初)
框架:
手段:

2、原因(条件):
①根本原因:
②组织条件:
③技术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空前发展。垄断公司致力于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市场(核心)国际贸易、殖民主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3、影响: 积极:

①各地区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物种广泛交流,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粮食、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
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受益者)
③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 世界一体化扩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矛盾加剧。 消极:①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民族民主运动
②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军事对抗和战争(一战)世界一体化进程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学史感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三气” 呵成 麦哲伦
(勇气) 瓦特
(蒸汽) 爱迪生
(电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拓展延伸】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暴力手段)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炮舰开路,
从商品输出到
资本输出为主
(经济手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大量创新
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A. 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DA3、 (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4、(2017山东质检)19世纪末,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一次演讲中痛叹垄断组织的扩张:“公民正在遥远的后方挣扎,或者在钢轮下承受践踏直至死亡,公司团体本来应该是受到法律仔细约束的造物和民众的奴仆,现在却变成了民众的主人。”这说明垄断组织( ?)。
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 B.破坏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C.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D.造成侵犯人权和社会动荡
5、(2017江西联考)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DA6.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2.发展工业和注意保护环境并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注重培养科技人才。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习近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化的启示?探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