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2 22:49: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 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过程;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直观的图片、文字材料、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2、通过孙中山先生为创建民主共和国所作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
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播放《走向共和》音频材料,并投放歌词: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一滴滴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苦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1)歌词中“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是指中国哪段历史? (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今天,让我们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收听音频材料 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教学目标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组织学生研读教材46页,思考讨论; 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 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民国建立后的举措 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3)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4)举措: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5)意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深入思考: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众望所归,理应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教学目标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阅读教材47--48页第一节,思考讨论: 1、袁世凯是怎样一步一步窃取革命果实的? 逼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袁世凯会答应这些条件吗?他又是如何做的?归纳;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袁世凯不会答应。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什么特点?总结: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学目标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阅读教材48页第2、3节,完成下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国家主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权利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参议院行驶立法权 行政权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权 司法独立 分组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探究学习: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总结: 成功体现在:(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体现在:(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予以明确 拓展学生思维 阅读与思考,小组合作归纳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学生思考讨论 言之成理即可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让学生思考孙中山先生在革命中的崇高威望和地位 学生明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史料,做出科学史观
课堂小结 孙中山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创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始了中国的新纪元。
板书 中 时间华 中华民国的建立 过程民 意义国 清帝退位的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创 袁窃果实建 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知导入
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一滴滴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苦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徐沛东 《走向共和》
新知讲解
1、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可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
新知讲解
(1)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多个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崩溃。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
(3)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武昌
新知讲解
2、 中华民国成立
1、时间:

2.临时总统:

3.副总统:

4.意义: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视频
新知讲解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
新知讲解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小知识
新知讲解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逼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
袁世凯就职
通电赞成共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溥仪退位视频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新知讲解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窃取
新知讲解
阅读课本47页材料研读、48页相关史事,图片等内容,请回答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从主客观原因分析)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原因。(主观)
(2)帝国主义的干涉。(客观)
(3)袁世凯拥有当时中国实力最大的北洋新军,善于玩弄政治权谋。(客观)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使我们看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几个月里,颁布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
国家主权,国民权利,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三权分立)
意义: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颁布机构:
参议院
新知讲解
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司法独立
《临时约法》
行政
立法
三权分立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司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国家主权

国民权利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拓展提高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你怎么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课堂总结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救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板书设计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临时总统:孙中山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帝退位
2、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总统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2、内容: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等
3、性质及意义
课堂练习
1、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毕业于民国38年。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D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统治中国结束。这道圣旨发布于 (B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7年
3、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D )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课堂练习
4、“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D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5、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6、下列不属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B )
A.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B.清帝必须退位
C.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作业布置
1、掌握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3、完成本节《达标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