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理科)(江苏省淮阴市淮安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淮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理科)(江苏省淮阴市淮安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12-04 20: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淮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化学选修4)
命题人:解大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开源节流是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 放热反应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吸热反应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2.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pH=6的溶液 B.c(OH -) >c(H+)的溶液
C.NaCl溶液 D.含有OH -离子的溶液
3.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2 mol/(L·s),②υ(B)=0.5 mol/(L·s),③υ(C)=0.3 mol/(L·s),④υ(D)=0.2 mol/(L·s)。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
B.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中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5.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Q1和Q2表示:
H2(g)+1/2O2(g)=H2O(g) ⊿H= —Q1kJ/mol
2H2(g)+O2(g)=2H2O(l) ⊿H= —Q2kJ/mol
下列有关Q1和Q2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Q1=Q2 B.1/2Q1=Q2 C. Q1<1/2Q2 D.Q1=1/2Q2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7.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4>2>1>3>5 B. 5>2>1>3>4
C. 5>2>3>1>4 D. 4>3>1>2>5
8.在硫酸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SO42-)>c(NH4+)>c(H+)>c(OH-)
B.c(NH4+)> c(SO42-)>c(H+)>c(OH-)
C.c(SO42-)=c(NH4+)>c(H+)=c(OH-)
D.c(NH4+)=2 c(SO42-)>c(H+)>c(OH-)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国际石油价格多次上涨,为解决能源危机,2006年1月1日,我省“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C2H5OH(l)+3/2O2(g) CO2(g)+3/2H2O(l) △H=-683.4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B.在25℃、101KPa时,生成1mol水时放出683.4kJ的热量
C.乙醇的燃烧热为683.4kJ/mol
D.C2H5OH(l)+3O2(g)=2CO2(g)+3H2O(l) △H=-1366.8kJ/mol
10.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能量转换率超过80%,(一般柴油发电机只有40%左右),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
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原因之一是该电池的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
C.氢氧燃料电池使用酸性电解质,则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为
O2+4H++4e-=2H2O
D.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若用H2SO4,则电池工作时H+向充入O2的一极移动
11.将一元酸HA的溶液与一元碱BOH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则HA肯定是弱酸
B.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肯定是强酸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溶液
D.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满足: c(A-)>c(B+)>c(H+)>c(OH-)
12.对于反应aX(g)+bY(g) cZ(g)+dR(g),反应开始时,容器内充入X、Y或Z、R,下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T)和压强(P)对反应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充入X和Y a+b>c+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开始时充入X和Y a+b>c+d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开始时充入Z和R a+b>c+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开始时充入Z和R a+b13.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氢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14.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100 mol·L-1的NaOH溶液测定装在锥形瓶中的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A.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C.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D.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15. 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O2(g)ZnO(s);ΔH=-351.5 kJ·mol-1
Hg(l)+O2(g) HgO(s);ΔH=-90.84 kJ·mol-1
则锌汞电池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为
A.ΔH=+260.7 kJ·mol-1 B.ΔH=-260.66 kJ·mol-1
C.ΔH=-442.34 kJ·mol-1 D.ΔH=+442.34kJ·mol-1
16.某温度下,将3molA和3molB充入体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A(g)+2B(g)3C(g)+D(g)。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 3mol/L。压缩容器体积,使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建立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为2mol/L。则方程式中a的数值为
A.1 B.2 C.3 D.4
淮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化学选修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请同学们把1~16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17.(6分)在0.2mol/L氨水中存在着平衡:NH3+H2ONH3·H2ONH4++OH-,当改变条件时,完成下表中缺项内容(填“右移”或“左移”;“增大”或“减小”)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PH值 C(NH4+)
加入少量盐酸 减小
加入少量NH4Cl 增大
加大量水稀释 右移
18.(10分)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_(用含反应物的总能量E1、生成物的总能量E2的代数式表示反应热)。
(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a与实线b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
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
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
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
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
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9.(12分)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
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 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___ mol/(L·min);反应达平衡时,c(H2)=______________ mol/L,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2) 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①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②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③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 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回答,如果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 方向移动。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20.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研究范围狭窄、精确度不高。随着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发明和使用,这一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某学习小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和DIS系统测定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
⑴配制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100mL,将所得氨水溶液装入试剂瓶备用。
⑵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洁净干燥锥形瓶中,连接好DIS系统。
⑶向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的盐酸,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的曲线图(见右)。
①用酸式滴定管盛放盐酸前,要先 ,再用少量蒸馏水润洗2~3次,再用所要盛放的盐酸润洗2~3次。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排净 后,凹液面的最低点应处于滴定管的 。
②氨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另一学习小组乙认为上述测量结果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生成的NH4Cl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而使NH+ 4浓度下降,这样,恰好完全反应时NH4+浓度不是最大值,溶液导电性就不会是最大值。①你认为学习小组乙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②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图中,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则连接后的装置叫 。
电极反应式:锌板: ;铜板: 。
(2)如果a、b电极为惰性电极,用导线把锌片和b极连接,铜片和a极连接起来,则B图的装置叫 。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B烧杯中溶液,该溶液的pH值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2.(4分)某温度(t℃)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是多少?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溶液VaL与pH=2的H2SO4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的比值是多少?
23.(8分)将4 mol SO3气和4 mol NO置于2 L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不考虑NO2和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
2SO3(g) 2SO2+O2 2NO+O2 2NO2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O2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0.1 mol、n(NO2)=3.6 mol,则此时SO3气体的质量为 克;SO3气体的转化率为 。
(2)若在另外一个2L的容器中只发生反应2NO+O2 2NO2,其中NO、O2、NO2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2 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O物质的量浓度取值范围是 。(注意:请写出第(1)小题的计算过程)
淮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化学选修4参考答案)
请同学们把1~16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A B C C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D D CD BC B B
17.(每空1分,共6分)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PH值 C(NH4+)
加入少量盐酸 右移 增大
加入少量NH4Cl 左移 减小
加大量水稀释 减小 减小
18.(每空2分,共10分)
(1)放热 需要 —(E1-E2)kJ/mol
(2)使用了催化剂
(3)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
19.(每空2分,共12分)
(1)0.003 0.03 1 (2)①②④ (3)0.03 (4)逆反应
20.((每空2分,共14分)
⑶ ①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尖嘴部分的气泡;“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② NH3·H2O + H+ = NH+ 4 + H2O;
⑷ ① 不正确;因为NH+ 4离子水解时,NH+ 4与H+是1:1转化,阳离子总量不变,总浓度也不变,导电性不变;
② c(Cl-)=c(NH+ 4)>c(H+)=c(OH-)
21.(10分)
(1)原电池 ,锌板:Zn-2e- =Zn2+ 铜板:2H2+ +2e-=H2↑(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O2,电解池,a极: 4OH――4e-=O2↑+2H2O,降低(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2.(4分)答案: 10-13 (2分) 1︰10 (2分)
23.(8分)(1)16克; 95% (6分) (2)0<c(NO)<0.4 mol/L (2分)
(图2)
(图1)
时间
V
V正
V正
V逆
V逆
P1
P2
时间
V
V正
V正
V逆
V逆
T1
T2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图Ⅱ
20 VHCl(mL)
导电性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