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教学课件(26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教学课件(26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2-22 16: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学会聆听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是从诗歌开始的,
人的自立是从学习礼仪开始的,
完美人生却是从音乐开始的。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通过乐音的相呼应和及有组织的变化而表现为带有一定情感特征的声音。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高山流水遇知音 诸葛亮设空城计音乐与人生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问题:音乐究竟能给人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分组讨论回答)音乐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它不仅与一个人的教养、品性相关,还牵涉到一个人的信仰和命运。音乐可以教人坚强,教人坚韧,教人从容。人的精神能量总要寻找一个释放的空间,音乐恰恰具备这样的功能。
对于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我们的名人、名家们都有自己很深的认识:
罗曼·罗兰说:“个人的感受,内心的体验,除了心灵和音乐之外再不需要什么。”音乐是一个神奇的容器,盛载着人的喜怒哀乐。
卞祖善是我国著名指挥家。年近古稀的卞先生以五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用音乐为我们总结出人生三部曲——《摇篮曲》、《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 音乐的基本要素:① 音区——高低 ;② 音量——强弱;
③ 音时——长短; ④ 音色——明暗。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音乐的形式要素是什么 ?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1、节奏:
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元素,
是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上行旋律: (光明、喜悦、胜利、积极向上)
下行旋律: (忧伤、哀愁、苦闷、失落、压抑)
2.旋律(音乐的灵魂)3.和声(音乐的血肉)
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弦进行”。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
在大小调体系中,
主和弦(do、mi、sol
或la、do、mi)
是调式的和弦中心。4、音色 (是由发声体所决定的)
音色分两大类
人声音色 (童声 男声 女声等)
器乐音色 (钢琴 小提琴 二胡等)音乐的“形式要素”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2、曲调:曲调也称旋律。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
4、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
6、调式:音乐中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
9、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音乐欣赏(一) 《草原放牧》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
作曲:吴祖强 王燕樵 刘德海乐曲背景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创作于1972年,首演于1977年。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容----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全曲共分五部分。 《草原放牧》是其中一部分。请思考问题:1、演奏的乐队是西洋交响乐队还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2、主奏乐器是什么?
3、音乐表现了什么思想内涵?
4、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乐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5、请你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角色。(牧人、羊群、皮鞭)等。《草原放牧》乐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引子。
乐曲第二段描写草原的小姐妹们在蓝蓝的天空下,绿绿的草原下放牧,马儿在欢快的奔跑,羊群在愉快的嬉戏。
乐曲的第三段乐曲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草原小姐妹与羊群的亲密感情。音乐欣赏(二)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俄)作家介绍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的创作基本上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创作前期:正值俄国民主阶层普遍觉醒、反对农奴制的斗争走向高潮的时期。此时,他的作品充满了明朗、乐观、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创作后期:出于亚力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的影响着俄国知识分子。柴科夫斯基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第六(悲怆)交响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世界观。请思考问题(二)1、音乐演奏时的情绪是怎样?
2、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乐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3、请你用散文或者图画写下你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欣赏(三) 歌曲热情的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长江之歌》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拓展与探究(一) 聆听《草原放牧》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两首乐曲的音乐情感。相比之下,两首乐曲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想象?拓展与探究(二) 比较《草原放牧》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长江之歌》的音乐主题,分析其相关形式要素上的特点,说说这些形式要素发挥了什么样的艺术作用?(请参考课本第12页)享受音乐、品味人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