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狐假虎威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狐假虎威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2 16: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1、狐假虎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物、就、神、活、猪"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15个生字,指导书写"物、就、神、活、猪"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一片森林里面,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其中有凶猛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白兔等等,一天,在狐狸和老虎身上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狐假虎威》。
2、板书课题:21、狐假虎威
3、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准“假、威”的字音。“假”在这里读jia,第三声。
4、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讲解: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是根据《战国策 楚策一》相关内容改写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b、练习朗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c、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出示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嗓”是平舌音,第三声。
“威风”的“威”和“违抗”的“违”两个字,读音相似。“威”读第一声,“违”读第二声。
“转”是多音字,在课文中“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中读“zhuan”,第四声;在“转身、转头”中读“zhuan”,第三声。
“闷”也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纳闷”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而在词语“屋子里闷得很”中读“”,第一声。
学生练习朗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
扯着嗓子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咕噜噜一转 狐假虎威。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信以为真 寻找食物 松开爪子 受骗 违抗命令
撒腿就跑 纳闷 茂密
引导学生读一读,仔细观察每一排的词语的特点。明白这三排词语分别描写了狐狸、老虎、小动物和森林。
学生再读词语,体会狐狸、老虎、小动物和森林的特点。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的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中的长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5、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只老虎抓住了一只狐狸,狐狸为了逃命就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证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让老虎不敢吃它。
6、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学生再读课文,联系全文想一想“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假”的意思是“借”。
“威”的意思是“威风”。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
在课文里面有一句话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请同学们找一找,并读一读。
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学生朗读句子,进一步体会“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一读。
2、森林里的这只老虎在干什么?(他在寻找食物,说明这只老虎非常饥饿。)
3、当这只狐狸从老虎身边蹿过时,老虎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学生读一读,画出表示老虎动作的词语。(“扑过去、逮住”)
从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什么?(看出老虎的动作非常迅速,非常有力。)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把老虎凶猛、迅速、有力的特点读出来。
4、引导学生抓住狐狸的动作和老虎的动作比较一下狐狸和老虎谁更厉害。
狐狸是“蹿”,老虎是“扑、逮”,相比之下老虎更加厉害。
5、教师引导:狐狸落在更加厉害的老虎手里,而且这只老虎还是一只饥饿的老虎,大家想想看看,狐狸的下场是什么?
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扑住,随时会被吃掉,非常危险。
6、教师引导:这只狐狸落在老虎的手里,生命受到威胁。老虎究竟有没有把这只狐狸给吃掉呢?下一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物、就、神、猪、活”等五个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观察一下这五个生字的结构,并想一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
这五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神”是示字旁,只有一点,不能写成衣字旁。
2、教师示范书写“神”,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3、学生练习描红和仿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相机评价。
五、课后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狐狸的狡猾,思考狐狸是怎样一步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抄写生字,把这节课学习的生字每个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21、狐假虎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想一想狐狸是怎么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进一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老虎和狐狸说话的语气。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4、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明白不要仗着别人的力量去吓唬别人,自己要有真本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体会狐狸是怎样一步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能够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并且初步体会老虎和狐狸说话的语气,体会狐狸狡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课文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相机评价。
2、指生说一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3、导入:上课我们学到一只狐狸被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这只狐狸会被老虎吃掉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
4、板书课题:21、狐假虎威
学生齐读课题。
二、 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的狐狸)
2、再读2—5小节,找出表示狐狸狡猾的句子。
3、出示句子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演一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2)怎样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出示句子2: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生读一读,教师相机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3:“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注意读出狐狸和老虎说话的语气。)
(2)老虎还没有完全相信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
出示句子4: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这段话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出示句子5: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 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2、出示句子1: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指生读一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狐狸得意的样子和语气。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
4、出示句子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学生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老虎和狐狸各是怎样的神态和动作。
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老虎和狐狸各是怎样的神态和动作,体会他们的心理。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分别指名读一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5、出示句子3: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8小节,交流讨论:
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
“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百兽害怕的语气。)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6、同学们,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表演7—8小节,注意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我们猜测一下,老虎心里会怎么想?
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我们也来猜测一下,狐狸心里怎么想?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
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齐读句子
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
板书:狐假虎威
理解“假”,即“借着”。
3、教师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3、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
六、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狐狸和老虎的语气。
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