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课标要求]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课前案——梳理知识?强化双基
一、电脑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主干知识】
1.电脑
(1)产生: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2)发展方向:一个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个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应用:生产、办公等各个领域,也走进了家庭。
2.网络
(1)产生: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 诞生,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2)影响: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1)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2)推动了“ ”的诞生。
(3)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概念辨析】 “新经济”
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重点精讲]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人类以往的发明有何不同?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由于战争的需要。
(2)电子计算机诞生后,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
(3)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被人们誉为“电脑”。
[归纳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人们的工作方式突破空间限制,生活方式更丰富多彩。
③使传统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④思维方式出现新的变化。
(2)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②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进行的竞争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③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重点精讲]
互联网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1)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
(2)特点: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深度点拨】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等,都对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更加激烈,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造成世界动荡不安。
(3)网络虚拟世界往往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人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学的发展
【主干知识】
1.生物工程
(1)形成:20世纪70年代,由于化学、计算机等领域技术进步的支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研究 的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2)应用:农业、医药等行业。
2.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1)地位: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2)成就: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 ”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2000年6月28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概念辨析】遗传工程
也叫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原理是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基因切割、连接、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
[深度点拨]
因为道德等因素的制约,人类并没有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三、登上太空——空间技术的发展
【主干知识】
1.人造卫星:1957年, 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2.宇宙飞船
(1)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2)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 登上月球。
3.航天飞机:1981年,美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
[深度点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航天技术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核心比较]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航空,是指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从事飞行及有关的活动;航天,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系指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
[归纳总结]
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
(1)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则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突破: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3)飞跃: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中案——合作探究·突破重难
探究点一电脑与网络
材料一 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就这样开始了。1969年10月,由于军事的需要,美国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成功,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搭建成功。此后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工具陆续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来。一直到全球信息网出现,互联网才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
材料二 从最新排行榜来看,运算速度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当中有8台部署在美国,其中部署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超级计算机成为500强排行榜上的新科“状元”。据评选机构介绍,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入围“门槛”,已从半年前的实测运算速度每秒17.1万亿次进一步提高到每秒20万亿次。
(1)根据材料一探究因特网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2)根据材料二探究,当今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哪两大特点?
探究点二 探索生命的奥秘
材料一 转基因技术是将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基因枪、病毒感染等各种途径转入动物或植物的受精卵或胚胎细胞中,使之整合在受体细胞的基因组内,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材料二 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上市。它易于储存,不易腐烂。此后,转基因农作物大范围普及。
材料三 据报载,我国是世界上应用转基因技术最广泛的国家,但转基因技术还存在某些缺陷,有些人士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破坏原有物种的基因。
思考:
(1)材料中转基因技术应用在哪个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功?你知道转基因技术还应用于哪些方面?
(2)为什么我国是转基技术应用大国?对有关人士的担忧,你有什么看法?
探究点三 登上太空
材料: 以下两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苏美两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情况。
思考:
(1)以上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2)这两位宇航员乘坐的宇宙飞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图二所示的航天计划中,最早登上月球的两位宇航员是谁?
(4)图二所示的航天计划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在登上月球时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是什么?你如何认识他这句话?
课后案——应用拓展·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性和技术性的工作种类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C.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
D.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
2.英文“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来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提高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3.美国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动画片《功夫熊猫》中运用了大量电脑特效,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这最能说明( )
A.科技对电影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B.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是发展电影事业的最终目的
C.在电影中运用大量特效是为了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D.电脑特效越多越能更好地体现影片的主题
4.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一首短诗——《人生》,通篇只有一个字:“网”。而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这表明( )
A.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B.诗人的预测变为现实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网”
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5.如果选择一个现代术语为右图命题,最恰当的是( )
A.工业近代化
B.交通立体化
C.信息网络化
D.农业现代化
6.王老师是个武术迷,是各个电视频道武术节目的忠实观众,但平时工作繁忙,往往错过观看时机。因此,王老师决定利用假期“恶补”一番,集中观看本年度各个电视频道的武术节目,并将经典节目刻录成盘以便进一步研究。下列媒介可以满足王老师这一愿望的是( )
A.武术画报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7.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
A.乘火车旅行 B.乘飞机出行
C.用电灯照明 D.网上购物
8.20世纪,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包括( )
A.转基因农作物投放市场
B.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C.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完成
D.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成功
9.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实验表明,使用克隆技术可以制造胰岛素生成细胞,未来可用于治疗人类疾病。下列关于克隆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B.克隆是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
C.1997年,苏格兰胚胎学家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羊
D.1952年,英国科学家用一只蝌蚪的细胞创造了与原版完全一样的复制品
10.美国“龙”飞船正式向国际空间站运货,这反映了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请按顺序排列人类探索太空的重大成就( )
①“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②“阿罗波—11”号登月成功 ③“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11.“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巨大的一跃”指的是( )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B.“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
C.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D.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科技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技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 )
A.掌握了更高的能量
B.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C.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以上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方面的成果?
(2)从图1到图2,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何种特点?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从产业革命的角度看,有何影响?
(3)读图3,结合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说明现代战争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科技成果在战争中的运用?
(4)根据以上图片反映的科技成果,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们带来哪些深刻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瑞典《PostOchInrikes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报纸。这家报社2006年12月29日在其网站宣布,报纸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将只在网络上发行。从2007年1月1日开始,这份报纸的信息将公布在瑞典公司注册办公室的网站上。办公室负责人罗兰·霍格隆德说,这一步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2006年年初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我愿意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确实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东西。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
(1)从材料一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印刷术的发明在古代具有怎样的意义。
(3)材料二中,“网民”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网络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请你就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篇小论文的标题。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课前案——梳理知识?强化双基
1946、网络技术、新经济、生命原理、登月计划、加加林、奥尔德林、航天飞机、
课中案——合作探究·突破重难
探究点一电脑与网络
提示:(1)原因: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条件:美苏冷战格局下,美国军事上的需要;科学家开发出为互联网提供信息的各种工具。
(2)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整体运算速度大幅提高。
探究点二 探索生命的奥秘
答案:(1)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成功生产出转基因农作物。还应用于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方面。
(2)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发展新技术,来解决我国的各方面问题,其中就包括转基因技术。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不完善,导致有关人士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不断发展完善转基因技术,在应用每一项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对它进行检验,只有成熟可靠的技术可以推广应用。
探究点三 登上太空
答案:(1)分别发生在1961年、1969年。
(2)“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和“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
(3)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4)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因上登上月球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将可能跃出地球,走向无限的宇宙空间,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登上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跃。
课后案——应用拓展·能力提升
1.解析:A、B、C三项都不够全面,D项全面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解析:材料“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反映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A项符合题意。诗人的“网”是对人生的诠释,移动互联网是当今科技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两者性质不同,B、C两项错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D项错误。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5.解析:注意图片中的“@”,这是网络用语,因此把地球紧密联在一起的是信息网络化。
答案:C
6.解析:本题考查互联网的功能。
答案:D
7.解析:网上购物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表现,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答案:D
8.解析: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并没有完成,人们只是完成了对其初步的分析。
答案:C
9.解析:采用蝌蚪细胞克隆的是美国科学家。
答案:D
10.解析:“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是人类对太空最早的探索。
答案:C
11.解析: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对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跃。
答案:B
12.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所以“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1)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遗传工程技术。
(2)反映了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并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产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3)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新的科技成果在战争中的使用将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量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使得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越来越严重。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发生重大变化。(可举例说明)
14.参考答案:(1)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传播信息是社会的重大进步。
(2)改善了文化传播手段,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出现新的行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问题:网络深深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亦可)
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网络技术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催生了知识经济;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4)信息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互联网与社会进步。(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