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课前搜集资料加深认识。
1.舒婷:
2.写作背景:
3.朦胧诗:
4.下列字音你会读吗?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疲惫:
簇新:
迷惘:
绯红:
喷薄: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6.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7.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即具体的事物就是意象,那什么是意象呢?
参考答案:
1.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真水无香》等。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的情感,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3.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领域,用非传统的新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使诗由具体变为抽象;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式结构,用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传统诗歌那样明晰。这种诗就被称为“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4. biě bó wō pēi wǎnɡ suì fēi yū qiàn
5.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6.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7.意象是诗中的艺术形象。客观生活中的物象,经过审美再创造,渗透了主观思想感情的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当堂达标题(一)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纤绳( ) 淤滩( )
2.根据解释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非常疲乏。 ( )
(2)极新(多指服装)。 ( )
(3)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 )
(4)鲜红。 ( )
(5)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 )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 。这首诗以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
4.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 ,是失修的 ;是淤滩上的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二、理解诗歌内容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B.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C.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6.对下面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篱挺然而现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竞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参考答案:
1.biě bó wō pēi wǎnɡ suì qiàn yū
2.⑴疲惫 ⑵簇新 ⑶迷惘 ⑷绯红 ⑸喷薄
3.舒婷 第一 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4.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5. D
6. C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象征意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3.诵读、涵咏,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第二课时: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3.诵读、涵咏,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三、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1.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
主要著作:《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真水无香》等。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2.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的情感,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3.文体知识
现代朦胧诗有什么特点?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领域,用非传统的新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使诗由具体变为抽象;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式结构,用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传统诗歌那样明晰。这种诗就被称为“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四、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ɡ)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五、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句节奏、重音。
2.教师范读诗歌。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朗读指导: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指生展示朗读。
4.全体齐读诗歌。
六、感知诗歌内容
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明确: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即具体的事物就是意象,那什么是意象呢?
明确:意象是诗中的艺术形象。客观生活中的物象,经过审美再创造,渗透了主观思想感情的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七、达标测试
见当堂达标题(一)
八、课堂总结
有一首歌唱得好: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啊,我亲爱的祖国母亲,最后让我们满含激情,共同朗诵这首诗!让我们再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练习册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老水车
矿灯
稻穗 意象 爱国 责任感
路基
驳船
课件15张PPT。名 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3.诵读、涵咏,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走近诗人 《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真水无香》等。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主要成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 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的情感,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写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领域,用非传统的新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使诗由具体变为抽象;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式结构,用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传统诗歌那样明晰。这种诗就被称为“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朦胧诗加横线的字你会读吗?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biě bó wō pēi
wǎnɡ suì fēi yū
qiàn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疲惫:
簇新:
迷惘:
绯红:
喷薄:非常疲乏。
极新(多指服装)。
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鲜红。
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朗读 注意节奏 粗体重读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wō感情?
语气?深沉 悲痛
舒缓 低沉朗读 注意节奏 粗体重读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感情?
语气?悲哀 向往 舒缓 朗读 注意节奏 粗体重读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cù粉红感情?
语气?悲哀 向往 舒缓 朗读 注意节奏 粗体重读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wǎnɡ感情?
语气?凝重—激动 渐快—高昂 深情 强烈
慢—快—慢1.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意 象:
是诗中的 是客观生
活中的 经过审美再创造,渗
透了 的形象,它是诗
人艺术形象。物象,主观思想感情感情的载体。谢 谢!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