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碳酸钠(Na2CO3)实验1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现象?Ca(OH)2+Na2CO3=C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测定结果:溶液呈碱性实验4:热的碳酸钠溶液能去油污(碱性)纯碱或苏打从盐类角度分析:碳酸钠能和哪些物质反应?碳酸钠能与某些碱和盐反应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2气球逐渐胀大
碳酸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2NaCl1.与碱2.与盐3.与酸4、水溶液呈碱性Na2CO3的性质1、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慢)
NaHCO3+HCl=NaCl+H2O+CO2 ↑(快)实验: 把少量盐酸分别加入盛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两支试管中。 现象:均有无色气体产生,但后者速率较快!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把Na2CO3溶液滴加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即开始就有CO2气体放出。
若把盐酸逐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时
Na2CO3相对过量,则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进一步滴加盐酸才有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即开始阶段没有明显现象,最后才有气体产生。
这一实验常用于不需外加试剂区别Na2CO3和盐酸,即采用互滴的方法。
2、实验:
分别加热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现象:碳酸钠受热没有变化。碳酸氢钠受热,试管壁有无色液滴,放出无色气体,该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化学式Na2CO3NaHCO3
俗 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 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水溶性溶液酸碱性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稳定用途相互转化易溶,相同温度下Na2CO3 >NaHCO3
碱性,同物质的量浓度时Na2CO3 >NaHCO3 都有气体产生,速率: NaHCO3 >Na2CO3
4.用途 碳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生活中,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来除去油污。
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碳酸钠 碳酸氢钠 固体时△通入CO2溶液加热不分解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的转化书(P51)通入CO2溶液时加NaOHNa2CO3 +H2O+CO2 = 2NaHCO32NaHCO3 = Na2CO3+H2O+CO2 ↑△NaHCO3+ NaOH = Na2CO3+ H2O
6、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⑴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的是碳酸氢钠。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2)在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
的是碳酸氢钠。CO32- + Ca2+ = CaCO3↓(3)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能不能用Ba(OH)2 、 Ca(OH)2 ?(4)溶解,测pH值,pH值相对大的是碳酸钠溶液。讨论:(1)向饱和Na2CO3中通入CO2会有何现象?(2)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
⑴ 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⑵ 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⑶ 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通入CO2加热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 。碳酸钠侯德榜
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开课师:唐伟珍2007年12月6日电
鱼物
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如酸、碱、盐)(如蔗糖、酒精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
电的化合物。复习:把化合物分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一定条件下 。能否电离HCl、CH3COOH、NaOH、NaCl、NH3·H2O是电解质吗?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导电能力相同吗? [活动与探究] 连接好仪器。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的0.1mol/L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五个烧杯中,接通电源 ,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提出问题:
1.分析五个实验中灯泡的明暗程度有什么不同?
2.物质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不同电解质的水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导电能力会不同?
装有 HCl、NaOH、NaCl 溶液的烧杯在接通电源以后灯泡比较亮,装有CH3COOH溶液和装有氨水的烧杯接通电源后灯泡较暗。
物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解质分子电离出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同说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一样。 HClNH3?H2ONaOHCH3COOH亮亮暗暗大大小小NaCl亮大强弱强强弱 电离程度 电离程度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导电能力导电能力灯泡灯泡分析大大小小强弱亮暗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HCl、H2SO4、HNO3等)
强碱(NaOH、Ba(OH)2等)
绝大多数盐(NaCl、KNO3等)
一、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水溶液中离子和分子共存。如:弱酸(HF、H2S、HClO、CH3COOH等)
弱碱(NH3·H2O、 Fe(OH)3、Cu(OH)2等)
H2O一、强、弱电解质物
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思考:
难溶性的盐如碳酸钙、硫酸钡、氯化银等是不是弱电解质?醋酸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 电解质强弱是根据它 来区分的溶于水时全部电离为离子的为强电解质; 溶于水时只是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3、电离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符号。 如: HCl = H+ + Cl- 一、强、弱电解质(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NaOH = Na+ + OH-
NaCl = Na++Cl-CH3COOH H+ + CH3COO—
NH3·H2O NH4+ + OH—
需通电吗?(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 2Na++CO32-
Ca(OH)2 = Ca2++2OH-
HF H++F-
H2CO3 H+ + H CO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Na2CO3
Ca(OH)2
HF
H2CO3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
与溶解度无关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不可逆过程电离方程式用等号可逆过程离子分子、离子共存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等“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对吗?为什么?想一想: 不对,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可能小于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可能强于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小结3、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开 心 辞 典这里有五个问题,你想回答哪一个?234 15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NaNO3 B.蔗糖
C.CO2 D.CH3COOH
E. HCl F. H2O
A ED F1B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强
B.难溶盐如:BaSO4、CaCO3、AgCl等是弱 电解质, 易溶性盐如:醋酸铵是强电解质
C.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是判断强弱电解
质的依据2(2)写电离方程式时,
强电解质的用________,
弱电解质用__________。(1)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
看其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
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等号3可逆符号能否电离电离程度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的
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A.稀硫酸
B.铁
C.液态的氯化氢
D.蔗糖
4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SO4 2H+ + SO42 -
B. Na2CO3 = Na+ + CO32-
C. NH3 ?H2O = NH4+ + OH-
D. BaSO4 = Ba2+ + SO42-D5谢谢指导!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在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反应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生的现象却相同?这两个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 分析:
Na2CO3=2Na++CO32-
Ca(OH)2=Ca2++2OH-
CaCl2=Ca2++2Cl-都是溶液中的Ca2+与CO32-
结合生成了CaCO3↓
1.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 离子方程式: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2++CO32-=CaCO3↓二、离子反应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进行离子反应
的实质是:SO42- + Ba2+ == BaSO4↓反应使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二、离子反应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2、“拆” :把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溶于水但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关键是第二步“拆”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离子反应改写的规则:(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A.强酸:H2SO4、HCl、HNO3
B.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
C .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水、醋酸、次氯酸等
C.气体:CO2、H2、SO2等
D.单质:H2、Na、I2 、O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⑴写⑵拆
AgNO3+ NaCl = AgCl + NaNO3Ag+ + NO3- + Na+ +Cl- = AgCl + Na+ + NO3-⑶删Ag+ +Cl- = AgCl ⑷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和得失电子守恒(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
②氢氧化钾溶液中加硫酸
③ 碳酸钠溶液中加醋酸
④碳酸钙加入盐酸中
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哪种错误,并改正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3、纯碱与醋酸反应: CO32-+2H+=CO2↑+H2O 4、铁和稀硫酸反应 : 2Fe+6H+=2Fe3++3H2↑ 6、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H+ +SO42- +Ba2+ +OH-=BaSO4↓+H2O5、CuSO4溶液和Ba(OH)2反应: Ba2++SO42-=BaSO4↓7、Cu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
4H+ +SO42- +Cu = Cu2++2H2O+SO2↑
△8、金属钠和水反应: Na+2H2O=Na++2OH-+H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6)看“=” 、 “ ” “↑”、“↓”等符号是否正确。(2)看物质是否可拆。(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3)看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例: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成化学方程式:
CO32- + 2H+ = H2O + CO2↑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K2CO3 + H2SO4= K2SO4 + H2O + CO2 ↑CaCO3 + 2HNO3 = Ca(NO3)2 + H2O + CO2 ↑×因此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足量强酸的反应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
(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3)生成挥发性物质复分解反应型 氧化—还原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水溶液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反应1、生成难溶的物质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3、生成挥发性物质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2+ + 2OH- = Cu(OH)2 ↓H+ + CH3COO- = CH3COOH2H+ + CO32- = CO2↑+ H2OFe + Cu2+ = Fe2+ + Cu例 子 1.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情况:
(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
(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会发生离子反应,
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二、离子共存问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Cu2+(蓝) 、Fe3+ (棕黄) 、
Fe2+ (浅绿) 、MnO4- (紫)等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HCO3-、HSO3-、HS-、NH4+、Mg2+、Al3+、
Cu2+、Fe3+、Fe2+……如:OH-、HCO3-、HS-、 HSO3-、CO32-、SO32-、ClO-、CH3COO-、S2-……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
② Ca2+ Na+ SO42- NO3-
③ H+ K+ Cl- OH-
④ NH4+ K+ OH- SO42-
⑤ SO42- K+ H+ HCO3-
⑥ Na+ K+ OH- HCO3-
⑦ K+ H+ I- MnO4- ① Ca2+ Na+ CO32- NO3- 生成难溶物 CaCO3 ② Ca2+ Na+ SO42- NO3- 生成微溶物 CaSO4
③ H+ K+ Cl- OH- 生成水
⑤ SO42- K+ H+ HCO3- 生成CO2 和H2O
⑥ Na+ K+ OH- HCO3- 生成CO32-和水
⑦ K+ H+ I- MnO4- MnO4- 能把 I-氧化 ④ NH4+ K+ OH- SO42- 生成 NH3 · H2O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Cl-、CO32-
B.Na+、Fe3+、SO42-、OH-
C.K+、Na+、OH-、Cl-
D.Fe2+、H+、Cl-、CH3COO-
C2、某强酸性无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离子组是( )
A. Na+、K+、Cl- 、CO32-
B. Mg2+、Cu2+、NO3-、SO42-
C. NH4+、Ba2+、Cl-、SO42-
D. K+、 NH4+、ClO-、Br-
E. Ag+、Al3+、Na+、NO3-E小结: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定义
2.离子方程式的定义3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离子共存问题
1.发生复分解反应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HCO3- 、 HS-、 HPO42-、H2PO4-、HSO3-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
HCO3-+H+=CO2↑+H2O 注意:课件28张PPT。 第二单元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钠的化学性质钠的保存与制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 钠 的 用 途 钠 的 结 构钠的物理性质 随堂练习一、钠的结构:请根据钠的原子结构,预测钠的性质?Na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1个电子,体现强还原性。二、钠的物理性质 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请仔细观察钠颜色的变化。
实验1: 色 状:
硬 度:
密 度:
熔 点:
导电、传热性:
银白色,是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小,质软(可用刀切割)小(0.97g/cm3),比水小,比煤油大低( 97.81oC)良导体钠思考:金属钠断面颜色变暗,为什么?结 构 活泼的金属
(强还原性)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氧气反应 (2)与其他非金属反应 2、与 水 反 应 性 质最外层1个电子 易失电子三、钠的化学性质3、与 盐 反 应 (1)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4Na + O2 = 2Na2O银白色的切面很快变成白色加热下 实验2(白色固体) 加 热 时现象:加热时不规则的固态钠熔成光亮的小球,钠剧烈燃烧,伴有黄色火焰和淡黄色的烟,燃烧完毕后在试管中留下浅黄色的固体( Na2O2 )。
+1-1Na2O2 中氧的化合价是-1,淡黄色粉末。过氧化钠的用途: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呼吸面具中、潜艇作供氧剂。具有氧化性,做漂白剂。过氧化钠介绍: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表: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2价 -1价 常温 点燃 不稳定 稳定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强氧化性、漂白性 供氧剂、漂白剂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钠能否变成过氧化钠呢? (2)钠与其它非金属反应(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的白烟)2 Na + S = Na2S研磨 和硫粉混合研磨:(火星四射、发生爆炸)实验: 1、往水中滴加入酚酞试液
2、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实验结果:
钠投入水后____在水面上,由不规则块状变成____状,迅速向各方______ ,发出______声,最后完全______,反应后溶液________。 浮球游动消失嘶嘶变红2、钠与水反应2、钠与水反应现象结论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Na熔化成小球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的熔点较低Na在水面上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放出了气体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成了红色生成物呈碱性浮熔游
响红2Na + 2H2O = 2NaOH + H2↑还原剂氧化剂思考:
金属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 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 ,
向各方游动,发出声响,生成蓝色
沉淀。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3.Na与盐的反应总反应式:
2Na + CuSO4 + 2H2O = Na2SO4 + Cu(OH)2 + H2思考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扑灭?2、能否用手直接取用钠? 不能用水扑灭,钠与水反应生成易燃的
氢气,会增强火势。不能用手直接取钠,因为手上有汗液,
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NaOH会把手灼伤。由于钠会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因此我们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钠应如何保存 ?思考如何处理没有用完的钠的,把它放回原瓶。这样操作有错误吗?
这是钠回收的一个特殊性。钠非常活泼,放置在空气中可能会引起爆炸,还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将用不完的钠放回原瓶,这样不会污染瓶中的钠。四、钠的存在、保存与制取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
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如食盐(NaCl)、硫酸钠(Na2SO4)…… 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钠着火的处理:用砂子扑灭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制取:电解熔融NaCl制取Na五、高 压 钠 灯 及 其 用 途 钠的化学性质钠 的 保 存与制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 钠 的 用 途 钠 的 结 构钠的物理性质 随堂练习练习1、
随 堂 练 习 钠主要物理性质有① 银白色固体②熔点低于100oC ③ 密度小于1g/cm3 ④ 质软⑤电、热良导体等五项中有( )
A、均有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A练习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金属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C、钠与硫化合时反应剧烈可发生爆炸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B 随 堂 练 习练习3、 下列叙述正确是( )
A、钠燃烧的火焰为浅蓝色
B、刚切开的金属钠截面变暗淡是由
于生成过氧化钠
C、钠可用于制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钠通常作氧化剂 C 随 堂 练 习1.下列液体可以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是……….( )
A.水 B.浓NaOH溶液 C.煤油 D.CCl4(d>1g/cm3)
2.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 D.钠有强还原性
3.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很软,具有银白色光泽 B.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C.比水轻,比煤油重,熔点低于100℃
D.和FeCl3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单质铁CCD练习4、课件29张PPT。镁的提取及应用镁合金仪器箱用镁合金做车架的捷安特自行车奥迪轿车镁合金外壳镁的存在和提取一、镁的存在:
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地壳和海水(MgCl2)中,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思考:1、如何实现Mg2+ 的富集和分离?可以加入一种试剂使Mg2+ 沉淀2、是不是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不是,因为海水中的Mg2+的浓度很小,直接加沉淀剂不利于Mg2+ 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我们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3、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镁的提取问题探究Ca(OH)2用石灰乳代替石灰水思考:如何由贝壳制得氢氧化钙?贝壳(CaCO3)CaOCa(OH)24、如何制得无水MgCl2 ?5、由MgCl2 到Mg究竟用还原法还是电解法好?思考:先加盐酸反应,再浓缩得MgCl2?6H2O晶体,然后再将MgCl2?6H2O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脱水即可得无水MgCl2 由于镁本身比较活泼,用还原法比较困难,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二、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及原理:海水提镁的步骤: 贝壳(CaCO3)生石灰
(CaO)
石灰乳MgCl2·6H2OMgCl2MgMg(OH)2电解相关反应海水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三、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的金属,镁的硬度较小,熔点较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地柔软。四、镁的化学性质: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a >Mg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 Mg四、镁的化学性质:5. 与水反应 Mg+2H2O=Mg(OH)2+H2↑6.与盐溶液反应(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常温:生成氧化膜(发生钝化)1、与O2反应〖实验1〗把擦去氧化物保护膜的镁条点燃后伸入二氧化碳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伴有白烟,在瓶的内壁有黑色的固体生成结论:2Mg+CO2 == 2MgO+C点燃〖实验2〗 镁与稀硫酸反应现象: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泡,且放出热量,试管内壁温度升高结论:镁条能与稀硫酸反应,且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离子方程式:Mg+2H+=Mg2++H2↑4.与酸反应〖实验3〗镁与水的反应现象:镁与冷水不反应,加热发生剧烈反应,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但比钠与水反应缓和得多)
结论: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H2↑△中强碱,能使酚酞变红
5. 与水反应(热水)问题探究: 通过镁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比较,你会得出什么结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如何反应?
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写出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 +Cu2+ = Mg2++Cu 四、镁的化学性质:5. 与水反应 Mg+2H2O=Mg(OH)2+H2↑6.与盐溶液反应(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五.镁的用途 1、镁合金(约含镁80%)被大量用于火箭、导弹
和飞机等制造业,美名为“国防金属”。2、镁元素能维护心肌纤维正常舒缩功能和冠状
动脉弹性,有“心脏保护神”的美称,镁还可以
用来制药。 3、镁可以用来制造导弹和焰火。 4、制耐火材料(MgO)熔点高。 镁光灯小结一、镁的存在
二、镁的提取
三、镁的物理性质
四、镁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氮气的反应
2、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与酸的反应
4、与水的反应
5、与盐溶液的反应
五、镁的用途
决定决定体现体现
结构 性质 存在、提纯用途
巩固练习:1、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 ( )
A、镁铝合金 B、铜锌合金
C、铝铁合金 D、不锈钢
A2、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剂的是
请说明理由
①空气 ②CO2 ③氩气(Ar)④N2 ⑤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