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妈妈睡了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7、妈妈睡了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3 08: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妈妈睡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紧、润、等”等13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发”,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会写“明亮、故事”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的”字短语。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
教学重点:认识“紧、润、等”等13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发”,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会写“明亮、故事”等词语。
教学难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预习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朗读生字和词语,能够读准字音。
2、练习朗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你们睡午觉吗?
2、有一个小女孩在跟妈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地观察了熟睡中的妈妈,她突然发现,熟睡中的妈妈是那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通过这一次的观察,她更爱自己的妈妈了。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位妈妈在干什么?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7、妈妈睡了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多练习朗读几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哄”在课文中读第三声,hong。
“润”的声母是翘舌音r,不是 l ,也不是n。
“粘、纱、沉、窗”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发”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一是读“fa” 第一声,比如“发现、发展”;二是读“fa ”,第四声,如“头发、白发”等,课文中“头发”的“发”读第四声。
4、练习朗读生字。
5、学习词语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生朗读,相机正音,再练习朗读。
6、积累“的”字短语
出示课后习题: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 )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 )的头发
全班交流填空并齐读。
积累这一类带“的”字的短语。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生字我们已经学完了,词语我们也都会读了,大家想不想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2、教师引导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放开声音,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课文朗读情况,并相机指导。
(3)指导课文中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4)这两个句子比较长,在朗读时注意指导学生断好句子,多练习几遍,争取读通顺,读流利。
(5)指导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4、布置学生第三次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同桌之间交流,把读完课文之后的收获与同桌交流交流,相互补充。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妈妈在睡着时是什么样子的,初步体会妈妈的美丽、温柔、辛劳。
(2)教师总结:本文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课文中要求书写的八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一读,并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先”第三笔是一竖,不是一横,第一笔撇要短,竖弯钩要舒展,圆润。
“脸”右半边里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窗”下部里边那一点要出头,不能写成“夕阳”的“夕”。
“事”笔画比较多,所以在书写时,笔画要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竖钩,要写得挺直有力。
3、教师示范书写“先、事”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描红仿写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评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妈妈睡了,学习了本课的13个生字,学会书写8个生字,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下一课我们将接着学习这篇课文,课后请大家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熟睡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苦劳累。
六、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妈妈睡了》,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体会熟睡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苦劳累。
2、抄写生字,把今天学习的8个生字每个加上拼音写三遍。


7、妈妈睡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生朗读。
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今天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妈妈睡了》,。
板书课题:7、妈妈睡了
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很美丽。从“明亮的”“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板书:明亮 弯弯 红润)
4、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该怎样读出妈妈的美?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中写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讨论:好温柔。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故事要给孩子讲,说明妈妈爱孩子。
4、理解“温柔”,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人来说说什么是“温柔”。
思考:从哪看出妈妈温柔?说一说哪些句子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句子是小作者想到的。
“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看到的,想到的是:“好像在睡梦中,她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5、妈妈这样温柔,这样关心孩子,作为妈妈的孩子,该是多么幸福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子间浓浓的爱。
(三)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中写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讨论:
从“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4、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从哪些词句中感到妈妈好累。
妈妈为什么这么累?体会妈妈的爱。
从“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5、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出孩子对妈妈的爱。
三、课堂总结
1、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那么劳累,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妈妈的爱来朗读这篇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听,读出对妈妈的爱。
2、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再一次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感情。
3、课外积累:赞美妈妈的名言名句。
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作业
1、妈妈辛苦了,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读得满意了,再美美地读给妈妈听。
3、回家仔细观察家人睡觉的样子,仿照课文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