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11月考试试卷
化 学
分值:110分 时间:90分钟
注意:请将1—22题答案填入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I—127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16=48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L 2mol·L-1的Na2SO4溶液和400mL 4mol·L-1的NaCl溶液中c(Na+)不同
B.标准状况下NO与N2的混合气体2.24L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1molD3O+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80gSO3中含原子数目为NA
3. 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
A.H2O(g)=H2O(l) △H=-44.0 kJ/mol
B.2HI(g)=H2(g)+I2(g) △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的反应
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O、S、Se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5. 在无色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3+、K+、NO3—、Ag+ B.Ca2+、Na+、NO3—、SO42—
C.NH4+、Al3+、Cl—、NO3— D.Na+、K+、HS—、C1—
6. 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粉末。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7.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
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大于9.2mol/L
8. 下列关于氯气与水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l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ClO一+Cl一+2H+
C.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
D.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9.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O水解的产物是HClO和NaOH B.CuCl2水解的产物是Cu(OH)2和HCl
C.PCl3水解的产物是PH3和HclO D.CaO2水解的产物是Ca(OH)2和H2O2
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是因为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B.将Cl2和SO2分别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反应AgCl + NaBr=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11. 下列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定,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Cl-存在
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
C.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D.加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
12.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
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
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13.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打开装置③的a处开关,用鼓气装置从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14. 有①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为硝酸钾、硫横和木炭的混合物,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式为:2KNO3+S+3C K2S+ N2↑+3C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中,硝酸钾为氧化剂,硫磺和木炭为还原剂
B.在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中,K2S、N2是氧化产物,CO2是还原产物
C.三种生成物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
D.K2S与K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6. 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3∶1 B.6∶3∶2 C.1∶2∶3 D.3∶2∶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2分)
17.(10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1)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B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写出D与氢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与F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F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5)已知D的一种单质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其方程式为:
O3+2KI+H2O=O2+I2+2KOH,当生成1.27g碘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
18.(10分)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
请回答:
(1)写出各物质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 。
19.(12分) 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KNO3、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Na2SO3的质量分数。
称此样品6.3g,加入6.0mol/L的硫酸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560mL(标准状况),向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9.32g,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液的焰色反应无紫色。请根据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若用下图所示仪器组装进行上述实验,气流从左到右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
编号字母)_______接 , 接 , 接 。
乙装置中的液体X是 ,甲装置中煤油的作用是 。
(2)操作时,怎样才能正确地测出放出气体的体积 ______。
(3)若实验中加入硫酸溶液的体积为5.00mL,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 ;
一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
20.(8分)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中:
①为氯气发生装置;
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的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
装置③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
装置④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
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_______的净化装置。
⑵ 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实验中可观察到③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①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为了使新制氯水中HClO的浓度增加,可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
A.NaOH B.CaO C.CaCO3(s) D.H2O
21.(12分) 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13+、Ag+、Ba2+
阴离子
OH—、C1—、CO32—、NO3—、SO4—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④上述沉淀包括难溶物和微溶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4)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带两个单位电荷的离子不参与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0分)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x= _________。
⑶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_______。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0.4mol D. 均减少0.4mol
⑷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起始加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_______________。
A. 2molC B. 6molA和2molB
C. 1molB和4molC D. 1molA、3molB和4molC
(1) (2)4 (2分) (3)D (3分) (4)A、B、C(选全对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