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刚削好的苹果放置30分钟以后的苹果刚泡好的绿茶放置2小时后的绿茶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好吃的月饼幕后的英雄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金属生锈CaCO3+2HCl=CaCl2+H2O+CO2↑??
2Na+Cl2 = 2NaCl
CaCO3 = CaO+CO2↑???????
Zn+H2SO4=ZnSO4+H2↑1.下列反应分别属于哪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反应那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4.为什么化合价会发生改变?想一想高温2Na+Cl2=2NaCl 形 成 过 程:说一说议一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2Na + Cl2 = 2NaCl0 0 +1 -1
反应物还原剂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反应类型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降价得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物质本质特征同时发生本质定义: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变化叫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变化叫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
2007年10月11日新华社电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10日宣布,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为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CO和NO,如果不加净化则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危害。埃特尔有关CO和NO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使 CO 和 NO 反应,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CO2和N2
2CO+2NO==2CO2+N2
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催化剂0 0 +1 -1
反应物生成物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结论本质定义升价降价失电子得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特征本质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议一议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氧化产物2Na+Cl2=2NaCl物质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氧化剂: 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 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的产物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书写步骤:a.标变价 b.画线桥: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起止为同一元素,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c.写数目:电子转移的数目用a×be-的形式
☆a表示共有多少原子得失电子 ☆b表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化合价之差)电子守恒: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转移的电子总数写一写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或有化合价发生变化)2KBr + Cl2 == Br2 + 2KCl失去 2 x e-得到 2 x e-
氧化剂:含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原剂:含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升失氧还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1.失去电子总数=得到电子总数2.化合价生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3.质量守恒4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由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氧化剂 > 氧化产物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请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H2SO4==FeSO4+H2 ↑
2、H2+CuO==Cu+H2O△归纳小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特征:
化合价是否有改变
3、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4、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1.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明氧化剂和氧化产物。
(1)2Cu+O2 = 2CuO 氧化剂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
(2)2KClO3+4HCl = 2KCl+2ClO2↑+Cl2↑+2H2O 氧化剂_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
O2CuOKClO3Cl22.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
D3、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
O2 + 4HI === 2I2 + 2H2O
Na2S + I2=== 2NaI + S
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答案:O2>I2>S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剂,氧化还原氧化 得到电子的物质是 剂,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中其元素化合价 ,发生_________反应(即被 )。反应中其元素化合价 ,发生 ______反应(即被 )。升高降低4、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业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课本P45—问题解决课件33张PPT。溴、碘的提取溴蒸气碘蒸气22一、物理性质1.溴(Br2): ①深红棕色液体
②易挥发(刺激性气味,
有毒)
③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伤皮肤、橡胶
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
溶于乙醇、CCl4、苯等
⑤ ρBr2 >ρH2O溴的蒸气红棕色液溴的保存 保存溴时,常往盛溴的试剂瓶(棕色)中 加入一些水(防止挥发)。溴水呈橙黄色装溴的试剂瓶能不能用橡胶塞?不能,因橡胶与溴蒸气能发生反应而使橡胶老化
用水封是因为溴的密度比水大,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2.碘(I2):①紫黑色晶体 ,有金属光泽
②易升华,蒸气为紫红色刺激性(蒸气)
③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
④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碘的保存装碘的试剂瓶能不能用铁盖?不能,因碘蒸气能与铁发生反应。
一、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溴(Br2):深红棕色液体, (水封)
( 常温下, 唯一呈液态状的非金属单质)
碘(I2):紫黑色,易升华的固体
Br2、 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 精、 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Br2水溴水下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橙红色)(橙黄色)CCl4CCl4I2水碘水下层:碘的四氯
化碳溶液(紫红色)(棕黄色)观察与思考 (记)橙色橙红色棕黄色紫红色 Br2和I2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
二、卤素单质、化合物性质问题解决:湿润的淀粉KI试纸遇到Cl2为什么会变蓝?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l2 + 2KI = I2 + 2KCl问题与解决:Cl2能否从KBr中置换Br2单质?活动与探究实验1: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Br溶液,滴
加少量新制氯水 现象: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成了橙色实验1: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静置现象: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化学方程式:Cl2 + 2KBr = Br2 + 2KCl活动与探究 实验2: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静置
现象: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成了棕黄色现象: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化学方程式:Cl2 + 2KI = I2 + 2KCl实验2: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滴加
少量新制氯水
问题与解决:Br2能否从KI中置换I2单质?活动与探究 实验3: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滴
加少量新制溴水 现象: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成了棕黄色实验3: 再往原溶液滴加CCl4,振荡、静置现象: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化学方程式:Br2 + 2KI = I2 + 2KBrP46 活动与探究 1、Cl2 Br2 I2间的置换反应2KBr + Cl2 == 2KCl + Br2
2KI + Cl2 == 2KCl + I22KI + Br2 == 2KBr + I2氧化性比较:
Cl2 > Br2 > I2阅读 P46最后两段材料浸泡液三、从海水中提取碘干海带氧化过滤提纯碘单质水氯气四、物质的鉴别1、Cl2、 Br2 、 I2单质的鉴别观察颜色、常温下的状态如何鉴别Cl-、 Br- 、 I- ?问题与解决:氯气222、Cl-、 Br- 、 I-的鉴别活动与探究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KCl + AgNO3 = AgCl + KNO3KBr + AgNO3 = AgBr + KNO3KI + AgNO3 = AgI + KNO33.与金属的反应4.与碱溶液的反应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H2OBr2 + 2NaOH === NaBrO + NaBr + H2OI2 + 2NaOH === NaIO + NaI + H2O五、溴、碘的应用 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薰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碘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可治疗口腔溃疡,如碘甘油,华素片(还可制加碘盐)。五、溴、碘的用途溴: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
AgBr 感光材料
碘:药用、食品
AgI人工降雨AgBr和AgI的用途AgBrAgBrAg I小结:溴、碘的物理性质
氯水制取溴、碘及溴制取碘的化学方程式
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颜色
碘水、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颜色
AgCl、 AgBr、 AgI颜色的区别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碘水 B.溴水 C.氯化钾溶液 D.氯气
I2+2KBr=2KI+Br2 B. Br2+2KCl=2KBr+Cl2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Br2+2KI=2KBr+I2 C. I2+2KCl=2KI+Cl2随堂检测CD1.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明氧化剂和氧化产物。
(1)2Cu+O2 = 2CuO 氧化剂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
(2)2KClO3+4HCl = 2KCl+2ClO2↑+Cl2↑+2H2O 氧化剂________ 氧化产物______
O2CuOKClO3Cl22.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
D3、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
O2 + 4HI === 2I2 + 2H2O
Na2S + I2=== 2NaI + S
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答案:O2>I2>S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剂,氧化还原氧化 得到电子的物质是 剂,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中其元素化合价 ,发生_________反应(即被 )。反应中其元素化合价 ,发生 ______反应(即被 )。升高降低4、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开课师:唐伟珍2007年12月6日电
鱼物
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如酸、碱、盐)(如蔗糖、酒精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
电的化合物。复习:把化合物分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一定条件下 。能否电离HCl、CH3COOH、NaOH、NaCl、NH3·H2O是电解质吗?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导电能力相同吗? [活动与探究] 连接好仪器。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的0.1mol/L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五个烧杯中,接通电源 ,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提出问题:
1.分析五个实验中灯泡的明暗程度有什么不同?
2.物质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不同电解质的水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导电能力会不同?
装有 HCl、NaOH、NaCl 溶液的烧杯在接通电源以后灯泡比较亮,装有CH3COOH溶液和装有氨水的烧杯接通电源后灯泡较暗。
物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解质分子电离出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同说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不一样。 HClNH3?H2ONaOHCH3COOH亮亮暗暗大大小小NaCl亮大强弱强强弱 电离程度 电离程度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导电能力导电能力灯泡灯泡分析大大小小强弱亮暗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HCl、H2SO4、HNO3等)
强碱(NaOH、Ba(OH)2等)
绝大多数盐(NaCl、KNO3等)
一、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水溶液中离子和分子共存。如:弱酸(HF、H2S、HClO、CH3COOH等)
弱碱(NH3·H2O、 Fe(OH)3、Cu(OH)2等)
H2O一、强、弱电解质物
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思考:
难溶性的盐如碳酸钙、硫酸钡、氯化银等是不是弱电解质?醋酸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 电解质强弱是根据它 来区分的溶于水时全部电离为离子的为强电解质; 溶于水时只是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3、电离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符号。 如: HCl = H+ + Cl- 一、强、弱电解质(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NaOH = Na+ + OH-
NaCl = Na++Cl-CH3COOH H+ + CH3COO—
NH3·H2O NH4+ + OH—
需通电吗?(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 2Na++CO32-
Ca(OH)2 = Ca2++2OH-
HF H++F-
H2CO3 H+ + H CO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Na2CO3
Ca(OH)2
HF
H2CO3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
与溶解度无关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不可逆过程电离方程式用等号可逆过程离子分子、离子共存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等“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对吗?为什么?想一想: 不对,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可能小于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可能强于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小结3、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开 心 辞 典这里有五个问题,你想回答哪一个?234 15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NaNO3 B.蔗糖
C.CO2 D.CH3COOH
E. HCl F. H2O
A ED F1B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强
B.难溶盐如:BaSO4、CaCO3、AgCl等是弱 电解质, 易溶性盐如:醋酸铵是强电解质
C.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是判断强弱电解
质的依据2(2)写电离方程式时,
强电解质的用________,
弱电解质用__________。(1)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
看其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
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等号3可逆符号能否电离电离程度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的
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A.稀硫酸
B.铁
C.液态的氯化氢
D.蔗糖
4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SO4 2H+ + SO42 -
B. Na2CO3 = Na+ + CO32-
C. NH3 ?H2O = NH4+ + OH-
D. BaSO4 = Ba2+ + SO42-D5谢谢指导!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在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反应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生的现象却相同?这两个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 分析:
Na2CO3=2Na++CO32-
Ca(OH)2=Ca2++2OH-
CaCl2=Ca2++2Cl-都是溶液中的Ca2+与CO32-
结合生成了CaCO3↓
1.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 离子方程式: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2++CO32-=CaCO3↓二、离子反应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进行离子反应
的实质是:SO42- + Ba2+ == BaSO4↓反应使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二、离子反应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2、“拆” :把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溶于水但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关键是第二步“拆”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离子反应改写的规则:(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A.强酸:H2SO4、HCl、HNO3
B.强碱:NaOH、KOH、Ba(OH)2
[说明: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一般写离子,悬浊液则写化学式]
C .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水、醋酸、次氯酸等
C.气体:CO2、H2、SO2等
D.单质:H2、Na、I2 、O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⑴写⑵拆
AgNO3+ NaCl = AgCl + NaNO3Ag+ + NO3- + Na+ +Cl- = AgCl + Na+ + NO3-⑶删Ag+ +Cl- = AgCl ⑷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和得失电子守恒(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
②氢氧化钾溶液中加硫酸
③ 碳酸钠溶液中加醋酸
④碳酸钙加入盐酸中
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哪种错误,并改正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3、纯碱与醋酸反应: CO32-+2H+=CO2↑+H2O 4、铁和稀硫酸反应 : 2Fe+6H+=2Fe3++3H2↑ 6、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H+ +SO42- +Ba2+ +OH-=BaSO4↓+H2O5、CuSO4溶液和Ba(OH)2反应: Ba2++SO42-=BaSO4↓7、Cu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
4H+ +SO42- +Cu = Cu2++2H2O+SO2↑
△8、金属钠和水反应: Na+2H2O=Na++2OH-+H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6)看“=” 、 “ ” “↑”、“↓”等符号是否正确。(2)看物质是否可拆。(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3)看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例: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成化学方程式:
CO32- + 2H+ = H2O + CO2↑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K2CO3 + H2SO4= K2SO4 + H2O + CO2 ↑CaCO3 + 2HNO3 = Ca(NO3)2 + H2O + CO2 ↑×因此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足量强酸的反应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
(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3)生成挥发性物质复分解反应型 氧化—还原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水溶液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反应1、生成难溶的物质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3、生成挥发性物质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2+ + 2OH- = Cu(OH)2 ↓H+ + CH3COO- = CH3COOH2H+ + CO32- = CO2↑+ H2OFe + Cu2+ = Fe2+ + Cu例 子 1.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情况:
(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
(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会发生离子反应,
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二、离子共存问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Cu2+(蓝) 、Fe3+ (棕黄) 、
Fe2+ (浅绿) 、MnO4- (紫)等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HCO3-、HSO3-、HS-、NH4+、Mg2+、Al3+、
Cu2+、Fe3+、Fe2+……如:OH-、HCO3-、HS-、 HSO3-、CO32-、SO32-、ClO-、CH3COO-、S2-……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
② Ca2+ Na+ SO42- NO3-
③ H+ K+ Cl- OH-
④ NH4+ K+ OH- SO42-
⑤ SO42- K+ H+ HCO3-
⑥ Na+ K+ OH- HCO3-
⑦ K+ H+ I- MnO4- ① Ca2+ Na+ CO32- NO3- 生成难溶物 CaCO3 ② Ca2+ Na+ SO42- NO3- 生成微溶物 CaSO4
③ H+ K+ Cl- OH- 生成水
⑤ SO42- K+ H+ HCO3- 生成CO2 和H2O
⑥ Na+ K+ OH- HCO3- 生成CO32-和水
⑦ K+ H+ I- MnO4- MnO4- 能把 I-氧化 ④ NH4+ K+ OH- SO42- 生成 NH3 · H2O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Cl-、CO32-
B.Na+、Fe3+、SO42-、OH-
C.K+、Na+、OH-、Cl-
D.Fe2+、H+、Cl-、CH3COO-
C2、某强酸性无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离子组是( )
A. Na+、K+、Cl- 、CO32-
B. Mg2+、Cu2+、NO3-、SO42-
C. NH4+、Ba2+、Cl-、SO42-
D. K+、 NH4+、ClO-、Br-
E. Ag+、Al3+、Na+、NO3-E小结: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定义
2.离子方程式的定义3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离子共存问题
1.发生复分解反应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HCO3- 、 HS-、 HPO42-、H2PO4-、HSO3-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
HCO3-+H+=CO2↑+H2O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