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桂洲中学200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下列物理量,其中跟阿佛加德罗常数(NA)无关的组合是:
①相对原子质量(Mr) ②摩尔质量(M) ③原子半径(r) ④键能(E) ⑤物质的量(n)
⑥化学反应速率(v) ⑦气体摩尔体积(Vm) ⑧溶解度(S) ⑨燃烧热(△H) ⑩溶质的质量分数(w)
A.①③⑧⑩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⑧⑨⑩
2.“纳米材料”(1nm=10-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所得物质一定是溶液 ②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③有丁达尔现象 ④所得液体可以全部透过滤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外太空的某一星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CH2=CHOH,此物质常温时为液体,它很容易转化成CH3CHO,化学方程式为CH2=CHOHCH3CHO;
已知ΔH<0。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星球表面温度很高 B.该星球表面温度很低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高温下稳定性CH2=CHOH>CH3CHO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生成阳离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有电解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C.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D.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6.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
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为原子晶体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7.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8.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水中 Cl2 + H2O = 2H+ + Cl— + ClO—
B.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 ==Fe3++3H2O
C.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 == 3Fe3++NO↑+2H2O
D.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苛性钠溶液:
Mg2++2HCO3-+2OH-==MgCO3↓ +CO32-+2H2O
9.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10.两瓶气体分别为NO2和Br2蒸气,外观均相同,某同学设计了各种鉴别法,①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②加少量NaCl溶液③加少量AgNO3溶液④加少量水后再加适量苯⑤一定条件下改变温度 ( )
A.只能采用①③④ B.只能采用②③④ C.能采用②③④⑤ D.都可以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反应为2Ag++Cu=2Ag+Cu2+的原电池中,铜作负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精铜作阴极
C.铁的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2H2O+O2+4e- →4OH-
D.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作阳极
12.已知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反应:①NaHB==Na++HB-,
②HB-H++B2-,③HB-+H2OH2B+OH-且溶液中c(H+)>c(OH-),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NaHB为强电解质 B.H2B为强酸
C.H2B为弱电解质 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用同一电路测定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14.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等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Al3+、Mg2+、I-、SO32- B.Mg2+、Na+、CO32-、I-
C.Al3+、Na+、SO32-、I- D.Al3+、CO32-、Br-、SO32-
15.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A.1.6ag B.(a-1.6)g C.(a-3.2)g D.无法计算
16.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 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对于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17.现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
A.一定呈酸性 B.可能呈碱性 C.可能呈中性 D.一定呈中性
18.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掖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一)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
19.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效果。用数轴表示的下列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 常温条件下,酚酞的变色范围: B 分散系的分类:
C AlCl3和NaOH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D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
20.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 )
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21.(7分)下面所列的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①温度计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烧杯 ⑤圆底烧瓶 ⑥量筒 ⑦玻璃棒
(1)可作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 (填写编号)
(2)需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 (填写编号)
①用乙醇制取乙烯 ②石油分馏 ③浓硫酸稀释 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溶液;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配置1L0.1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E)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F)用浓硫酸可干燥SO2气体,但不能用浓硫酸除去SO2气体中混有的SO3气体
(G)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H)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NaOH溶液洗涤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22.(10分)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的《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IO外,还含有______ ___。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不考虑HClO的分解)。请回答:
(3)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4)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明显小于。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5)实验后发现,装置Ⅱ中的液体增多了,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
23.(12分)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Ⅰ.(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
(2) 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 、 、_______结合OH-的能力比________强(填离子符号)。
(3) 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_mol。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4.(10分)红矾(重铬酸钠Na2Cr2O7)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产品;工业上生产红矾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铬铁矿(可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SiO2)与纯碱、石灰石混合后通过空气焙烧(使铬转化为+6价化合物)
②焙烧产物加水后,并用硫酸调成中性溶液
③过滤、滤液加硫酸酸化、浓缩、结晶成红矾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SiO2+CaCO3 ;
Al2O3+Na2CO3 。
(2)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填上系数:
FeO·Cr2O3+ Na2CO3+ O2 ( Na2CrO4+ Fe2O3+ CO2
(3)用水浸取焙烧产物,并用硫酸调成中性的目的是
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
25.(10分)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l·L-1的四种溶液:①碳酸钠溶液 ②碳酸氢钠溶液 ③盐酸 ④氨水。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在发生水解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Ⅱ)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是 。
(Ⅲ)取适量溶液④,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溶液中的值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Ⅳ)将等体积的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Ⅴ)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26.(12分)建于海边的镁冶炼厂,其主要原料除了海水、空气(O2)、水外,还有海边的贝壳、购入的天然气等。镁冶炼中的一些主要反应如下:
Ca(OH)2 + Mg2+ Mg(OH)2↓+ Ca2+
Mg(OH)2 + 2HCl MgCl2 + 2H2O
MgCl2(熔融) Mg + Cl2↑
(1)获得Ca(OH)2的反应的主要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产中,常涉及反应MgCl2·6H2O MgCl2 + 6H2O,该反应需要在HCl气氛中才能顺利完成,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获得HCl的反应为2CH4 + O2 + 4Cl2 2CO + 8HCl(不考虑其他反应)。事实上,生产中HCl可以循环使用。试从理论上分析是否需要补弃HCl,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7.(10分)试以有机反应为例,提供一个能够满足以下的反应方程式。式中只表示了得到的主要产物。
(1)A+A→C:
(2)A+B→E:
(3)D+2A→2E: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考生可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记分。)
28 A. 1)今有化合物
①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②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2)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制得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②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B.(10分)下图为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某种性质(X值)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1)短周期中原子核外p亚层上电子数与s亚层上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2)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X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X值变化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周期表中X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变化规律。
(3)X值较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__。
a. 左下角 b. 右上角 c. 分界线附近
(4)下列关于元素此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代号)。
a. X值可反映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b. X值可反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c. X值大小可用来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广东省顺德桂洲中学200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C
B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C
AC
A
B
A
BC
D
AC
C
三、(共29分)
21.(7分)
2.(1)④⑤ (2分) (2)①②④ (2分) (3)BCGJK (3分,全对才给分)。
22.(10分)
(1)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HCl,使Cl2+H2OHCl+HClO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2分)
Ca(HCO3)2 (2分,写名称正确同样得分)
在导管末端再连接长导管,使导管的出口接近量筒底部 (2分)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O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O3(2分)
(5)从圆底烧瓶蒸出的水蒸气在广口瓶中冷凝、聚集 (2分)
23.(12分)
(Ⅰ.(1)合理(1分) ⑵NaOH溶液 (1分)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1分)
⑶ B(1分)
Ⅱ.⑴H+ + OH -=H2O(1分)
⑵ NH4+ + OH- = NH3·H2O(1分) H+(1分), Al3+(1分),Fe3+(1分), NH4+(1分)。
⑶ 0.008(2分)
四、(共31分)
24.(10分)
(1)SiO2+CaCO3Ca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各2分)
(2)4FeO·Cr2O3+8Na2CO3+7O2 == 8Na2CrO4+2Fe2O3+8CO2(2分)
(3)提取可溶物质,并使AlO2-转化成Al(OH)3(2分)
有关的离子方程是: AlO2-+H++H2O == Al(OH)3 ((2分)
25.(10分)(Ⅰ)①②, ① (2分)
(Ⅱ)② (2分)
(Ⅲ)减小 (2分)
(Ⅳ)c(C1-)>c(NH4+)>c(H+)>c(OH-)(2分)
(Ⅴ)10-12mol·L-1 (2分)
26.(12分)1)CaCO3 CaO + CO2↑(3分)
CaO + H2O Ca(OH)2(3分)
(2)抑制MgCl2(Mg2+)水解(3分)
(3)不需要补充HCl,因为Cl2 ~ 2HCl ~ Mg(OH)2 ~ MgCl2 ~ Cl2 依据Cl元素守恒可以看出理论上不需要补充HCl(3分)
五、(共9分)
27.(9分)
(1)C2H5OH + C2H5OH = C2H5OC2H5+ H2O
(2)C2H5OH + CH3COOH = CH3COOC2H5 + H2O
(3)CH3COOCOCH3 +2C2H5OH = 2CH3COOC2H5 + H2O
六、(共10分)
28.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考生可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记分。)
28(A).(10分)(1)①醛基、羟基(1分)②甲 乙 丙(1分)③乙>甲>丙(1分)
(2)①7(1分)② (1分)
③ (2分)
(B)(10分)
(1)O,Mg(2分);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1分);逐渐增大(1分);周期性(1分);
(3)a(2分);(4)bc(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