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重点中学2008届高三联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5-13页.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O---16 Al---27 Cl---35.5
一.选择题
6、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冰烷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全氟冰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7.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V 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8.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4AlO2―+7H++H2O3Al(OH)3↓+Al3+
C、K37ClO3与浓盐酸(HCl)在加热时生成氯气:
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D、将0.1mol/L盐酸数滴缓缓滴入0.1mol/L25mL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H++CO32-CO2↑+H2O
10..某同学测定某一气体样品中CO的浓度:第一步,将2.00L气体样品通入盛有I2O5固体的反应管中,反应生成CO2和I2;第二步,用60.00mL 2.5×10-3mol·L-1的Na2S2O3吸收产生的I2(I2+2S2O32-==2I-+S4O62-);第三步,取上述反应后溶液体积的,用标准溶液碘水(1.00×10-2mol·L-1)滴定过量的Na2S2O3,消耗碘水的体积为1.25mL,则样品中CO的浓度(mg·L-1)为( )
A. 1.25×10-4 B. 3.5 C. 6.25×10-5 D. 1.75
11.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l-、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四种粒子之间可能满足:c(Cl-)>c(H+)>c(NH4+)>c(OH-)
B.若溶液呈酸性,则一定满足:c(Cl-)>c(NH4+)>c(H+)>c(OH-)
C.若溶液呈碱性,则一定满足:c(NH4+)>c(Cl-)
D.若溶液呈中性,则一定满足:c(NH4+)= c(Cl-)
1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等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第Ⅱ卷
26.(14分)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
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忽略反应前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⑴方案一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理由是 。
⑵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与
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⑶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1000mL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0.5molBr2。 取该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取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选填猜想序号)。
⑷写出上述测定过程中的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KBrO3和KBr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 ;
②溴水与乙醛的反应: ;
③测定Br—离子含量的反应: ;
27(18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B、I都是XY2型化合物,且阳离子相同,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1,但I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2∶1,O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合物,I常用作干燥剂。
请按要求填空:
⑴G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在空气中发生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的燃烧热是1300 kJ·mol-1,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上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题中所给信息判断,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8(13分).某化合物甲,其分子式为AaBbCc,且a+b+c=22。已知甲放入水中即水解生成白色沉淀乙和无色气体丙。白色沉淀乙不溶于氨水,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取0.2mol甲放入足量水中,能收集到18g气体丙。将该气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52.8g二氧化碳和32.4g水,则:
(1)气体丙的分子式_________。
(2)化合物甲的分子式_________。
(3)写出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 .
有机物A~I有如下转化关系:
又知A、B、D、E、G、H都属于芳香烃,且对称性较高,1mol A、H被KMnO4(H+)氧化分别得2 mol F、2mol I,A、E、G、H遇Br2的CCl4溶液都不褪色:A、G、H含碳量相同:H侧链及I的苯环上的一卤代物都只有一种。
(1)写结构简式:A
E
H
(2)写出D与过量Br2的CH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①~⑨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贵州省遵义市重点中学2008届高三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D 7.A 8.D 9.B 10.C 11.B 12.C 13.A
第二卷
26.(14分) ⑴否(1分),溴水中含有HBr,溶液本身呈酸性(2分);
⑵a 0 2a(各1分) ⑶③(2分)
⑷①BrO3-+5Br-+6H+=3Br2+3H2O
②CH3CHO+Br2+H2O→CH3COOH+2H++2Br-
③Ag++Br-=AgBr(各2分)
27.⑴
⑵Ca(ClO)2+CO2+H2O=CaCO3+2HClO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黑烟
CH≡CH(g)+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1
⑶CaO2 (每空4分,共20分。)
28.(1)C2H6 (3分)
(2)Al(C2H5)3或AlC6H15 (4分)
(3)Al(C2H5)3+NaOH+H2O=NaAlO2+3CH3CH3↑(3分)
或Al(C2H5)3+3H2O=Al(OH)3↓+3CH3CH3↑,
Al(OH)3+NaOH=NaAlO2+2H2O(3分)
29.
(每空3分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