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基础精准训练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C
B
C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C
C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1)地球引力 (2)阳光
17.甲状腺激素 小脑
18.寒冷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9.(1)③脑干 (2)效应器 (3)4脊髓 (4)条件;
20.(1)感受器 (2)能 (3) 听觉中枢 非条件(4)神经调节和激素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等(合理即可)
(1)设置对照组(对照作用)等
(2)下降
22.(1)AB (2)生长素 不能
23.(1)根的向地性 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为的反应(2)控制变量(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24.(1)蝌蚪生长发育有影响(2)第①步应在两个玻璃缸内都加入1000ml池塘水? (3)甲状腺激素(4)重复试验;(5)水温会影响蝌蚪的发育吗?
四、解答题(25题4分,25题6分,共10分。)
25.(1)有???? (2) C;(3)垂体;(4)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合理即可)
26.知识要点:
①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或写出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或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温);
②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或写出人体的体温调节是由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③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评分说明】:知识要点中①(1分);知识要点②(2分);知识要点③(2分)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基本稳定,需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1分)在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来减少散热;(1分)
深度思维训练部分(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A
D
A
A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6.(1)①③⑥(2)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D(3)A
7.(1)胚芽鞘尖端(2)向左弯曲(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4)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生长现象
8.(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2)甲鼠???(3)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的干扰或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4)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5)C(6)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
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12分。)
9.(1)增大(2)舒张,增大血流量,体表温度上升(3)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10.(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2)不可靠;另测一只雏鸡的体温,无法排除偶然性.(3)在高温环境中,黄腹角稚同化的能量用于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更多的用于生长、发育
精准测试:浙教版八上期末精准复习专题之生命活动的调节(4)
基础精准训练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醡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2.大树的根为什么总深扎于大地,向下生长,善于思考的小牛、小马、小熊、小鹿等同学分别做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小牛认为与地球的引力有关 B.小马认为土壤里面有树木生长所需的肥料
C.小熊认为地底下害虫很少,安全 D.小鹿认为土壤里面有大树生长所需要的水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向左右两边个放一次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4.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今年6月14日在俄罗斯开幕。“世界足球先生”梅西领衔阿根廷队向冠军发起种击。8岁的梅西曾因患侏儒症持续注射荷尔蒙6年,身高才长到169cm。该荷尔蒙是( )
A.肾上腺激昂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5.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6.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A.夜盲症和巨人症 B.脚气病和佝偻病
C.糖尿病和侏儒症 D.呆小症和坏血病
7.如图,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③为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B.①包括大脑、中脑和小脑
C.②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为神经元
8.如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反射、传导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
脑干
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
9.小柯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接近下图中的( )
10.糖尿病患者老陈需要每天注射激素X,但在注射后有时会再补充适量的糖,以避免出现心悸、颤抖等症状。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X为胰岛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增加
B.X为胰岛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降低
C.X为甲状腺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增加
D.X为甲状腺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降低
11.醉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醉酒的人一般会出现视觉模糊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12.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 )A.① B.③ C.④ D.⑤
13.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1→4→3→2→5
D.若[4]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
14.运用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老马识旧途 B.红灯停绿灯行
C.吃梅止渴 D.手碰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的叶会合拢
15.12月9日~10日,2017美丽乡村?环浙骑游暨首届江南之巅自行车赛在龙泉市举行。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骑车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
17.某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这是由于该人幼年时 分泌不足的缘故。某人在发生车祸后,其动作的协调性能力大大降低,其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18.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所示人体皮肤对 (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才能实现。
19.美国职业蓝球联赛(NBA)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有极大考验。2016年4月38岁的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宣布退役,最后一场比赛他仍旧交出了60分4篮板4助攻的出色战绩。请据图回答:(1)科比在投篮过程中维持其在比赛过程中正常的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2)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力量、方向以及进攻的手段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选择投篮作为进攻结束动作时,产生该动作的上肢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3)对抗过程中某球员腰部遭到剧烈撞击受伤离场,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下肢行动障碍,造成该问题的结构是[ ] 受损。
(4)科比的出色是反复练习的结果,他在赛场上的每一次投篮属于 反射。
20.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X表示 。(2)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能否收缩? 。(3)逃生演练中,大脑中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躯体运动中枢、 等。逃生演练中许多同学大汗淋漓属于 反射。(4)由图可知,逃生是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____。
22.1880年,达尔文用燕麦胚芽做了一个向光性探究实验(如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 两组实验可以发现,促使胚芽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的尖端产生的。(2)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单侧光影响导致胚芽中 分布不均匀。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这一结论。
23.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24.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实验步骤如下表:
实验步骤
A缸
B缸
①
1000毫升池塘水
1000毫升自来水
②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8只并编号
③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且水温恰当
④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 。
(2)在该实验设计中,有1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修正: 。
(3)A缸和B缸构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4)如果要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还应当 。
(5)针对蝌蚪生长发育,请再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
四、解答题(25题4分,25题6分,共10分。)
2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蛹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拉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绳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眼、体温等生理机能。
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 (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
(2)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3)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由 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4)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 。
26.人的正常生理机能需要维持一定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是37摄氏度,一个人究竟能够耐受多大的寒冷?被誉为“世界第一冰王”的金松浩挑战不可能,人站在2.5米高的玻璃柜中,冰块哗啦啦被倒入透明箱子中……冰块越来越多,直至淹没老金的脖子,60岁的老金在堆满冰块的“冰箱”中与冰块亲密接触了长达115分17秒,挑战成功!
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老金在这过程中是如何调节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
深度思维训练部分(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2.一患者经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B.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C.血液中血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D.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中
3.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甲
乙
丙
丁
雄性激素
4
3.8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5
4.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4只雄性小狗,甲小狗不做处理,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作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3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mg/100mL)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只狗中,行为呆笨、身体发育停止的是 ( )
A.乙狗 B.丙狗 C.丁狗 D.乙、丙、丁三只狗
5.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6.以燕麦的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实验:实验甲:取三株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A不做处理,B、C剪去胚芽鞘的尖端,如图甲.其中C在切口的左方放一块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B不放,给予均匀光照.几天后A直立生长,B没有生长,C弯向右侧生长。重复实验5次。
实验乙:取三株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D幼苗不做任何处理,在幼苗E的胚芽鞘尖端戴一个不透明帽子,在幼苗F胚芽鞘的下面一段戴一不透明物,都给予右侧单测光照射,几天后D、F弯向光源生长,E直立生长.重复实验5次.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哪些结论无法通过实验甲得出 (选填数字)。①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向光生长②生长素主要由胚芽鞘尖端产生③琼脂块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④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⑤植物的生长部位主要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⑥植物生长需要光(2)实验乙的目的是探究 ,实验乙中的对照组是 (选填“D”、“E”或“F”).(3)若另进行实验丙:切掉幼苗G的胚芽鞘尖端,在切口上方放置一块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再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请你预测一下几天后G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 C.弯向左侧生长 D.弯向右侧生长.
7.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8.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
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12分。)
9.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发生什么变化: (2)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3)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
10.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象,如图所示;
日龄
1
2
3
4
5
6
体温(℃)
35.9
34.0
31.7
37.3
35.4
38.5
日龄
7
8
9
10
11
12
体温(℃)
36.4
37.0
38.7
38.7
38.7
38.7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是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3)分析图象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