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4 0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quán suō
bào yuàn
dǎo méi
huǒ yàn
guǎ? f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视名利如粪土
视________如________??????????视________如________
3.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
例:黑暗对夜晚正如光明对(白天)。
(1)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________。
(2)流泪对悲伤正如微笑对________。
(3)先进对富裕正如________对贫穷。
(4)仰视对天空正如________对大地。
4.缩句
(1)鲁滨孙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________
(2)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________?
(3)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__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________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
________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守候日出。
________接着东方越来越亮。
________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________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
6.填空??????????
(1)问渠哪得________ , 为有________。
(2)________皆学问,________即文章。
(3)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
(4)落红不是________ , ________更护花。
(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的作家________。此文主要讲了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________?。
7.填空?????????
(1)写出李白的作品名称,越多越好。
(2)你知道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哪种植物,请填写。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________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________
③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________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__
8.选用三组不同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分句连接起来,写在横线上。
如果……就…… ????无论……都…… ?????因为……所以……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要……就……
不管……总…… ????虽然……但是……
中国人民安定团结 ?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读书好”的意思: 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 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 ________
二、阅读。
10.现代文阅读
???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涡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 ②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______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______发现真理。
??? ③当然,见微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请将“成就”、“创造”、“发明”、“发现”填入第①段的横线上,使句子合理、通顺。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关联词:________? 造句:________
(3)“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是(??? )说的。
A.?陈景润?????????????????????B.?郭沫若?????????????????????C.?华罗庚
(4)“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1.现代文阅读
有趣的树木
??? 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人们称它是植物王国皇冠(guān? guàn)上的绿宝石。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
??? 有一种树,叫做黑心树,不仅名字古怪,而且样子也长得高大古怪,更怪的是树干的中心,居然是乌黑色的,多么有趣啊!傣(dǎi? tài)族兄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它“挨刀木”。原来黑心树还有一个古怪的本领,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种上十来棵这种树,一年到头的烧柴就不用愁了,所以,又叫它“烧柴树”。
??? 密林中另一种有趣的树,叫做轻木。这种树生长十分迅速,一年就能成材。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bēi? bèi)起来。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用它制造的家具搬运起来可省力啦!
??? 与轻木相反,这儿的铁力木是世界上最重的木材之一。铁力木四季常绿,高达30米。它的木色黑沉沉的,入水即沉(chén? chéng),真有点像铁块。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铁力木不但重,而且木质致密、坚硬异常,是建筑和制作名贵家具的优良用材,还能用来制作高级乐器。
??? 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高大挺拔:①拉出 ②吸出 ③挑选 ④高耸? ________
木质致密:①给予 ②招引 ③意态 ④精细? ________
(3)写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4)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4自然段的大意。
(5)黑心树有哪些特点?
(6)摘抄文中语句。
①最能说明轻木轻的语句:________?
②最能说明铁力木重的语句: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习作
题目:我十三岁了
提示:①懂得关心他人了。②知道明辨是非了。③有坚强的意志了。④树立了理想。
要求:①认真审题,理解提示内容。②提示之外的也可以写。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诗歌、散文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
1.【答案】蜷缩 ;抱怨 ;倒霉 ;火焰 ;寡妇
【考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和了解生字的结构及易错点,并能正确书写。注意“蜷”、“霉”和“寡”几个字的正确、规范地书写。 故答案为:(1)蜷缩;(2)抱怨;(3)倒霉;(4)火焰;(5)寡妇。 【点评】本题目属于看拼音写词语,主要考查课内重点的词语,平时读书写作时,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答案】金钱 ;白纸 ;荣誉 ;粪土
【考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填空,根据例句的提示,我们知道空格前后内容构成相反的意思即可。 故答案为:(1)金钱;(2)白纸;(3)荣誉;(4)粪土。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近反义词。
3.【答案】(1)夏天 (2)快乐 (3)落后 (4)俯视
【考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义词,考生做题时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明白考点。 故答案为:(1)夏天 ;(2)快乐;(3)落后;(4)俯视。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近反义词。
4.【答案】(1)鲁滨孙吃到了粮食。 (2)孩子睡着。 (3)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考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提取句子主干,主语是“鲁滨孙”,谓语是动词“吃到了”,宾语是“粮食”。这里需要注意“了”字不能删,因为“了”字表示的是“吃到”的结果,删掉意思与原句不符。 (2)提取句子主干,主语是“孩子”,谓语是“睡着”。没有宾语,这句就是典型的“谁怎么样”的句式。 (3)提取句子主干,主语是“鲁滨孙”,谓语是“看到”,宾语是“痕迹和人骨”。注意宾语“痕迹”和“人骨”是并列关系,两个都需要保留。 故答案为:(1)鲁滨孙吃到了粮食。(2)孩子睡着。(3)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综合运用中的缩句,注意缩句的重点是提取句子的主干,删掉“定状补”等修饰性的词语和词组,平时要注意多练习。
5.【答案】2 ;5 ;1 ;3 ;6 ;4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先判断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我们回答问题要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首先找第一句,文中第三句写了人物和事件,可以作为第一句。然后是“开始”、“接着”,再到“太阳露出了头”、“太阳跳了出来”,最后是“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排好序后要重新按排好的顺序阅读一遍进行检查。 故答案为:2;5;1;3;6;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短文的排序,考生做题时先找到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然后根据短文的体裁按照对应的方法去理清顺序,常见的叙事作文一般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写景文章一般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游览顺序来写的。
6.【答案】(1)清如许 ;源头活水来 (2)世事洞明 ;人情练达 (3)吹尽黄沙始到金 (4)无情物 ;化作春泥 (5)安徒生 ;一个小女孩在新年前夕被冻死街头 ;当时贫苦人民的悲惨遭遇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格言/名言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课文和重点诗句的识记情况,考生应在读懂题意后,按要求填写,注意不要混淆。 故答案为:(1)清如许,源头活水来; (2)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3)吹尽黄沙始到金; (4)无情物,化作春泥; (5)安徒生;一个小女孩在新年前夕被冻死街头;当时贫苦人民的悲惨遭遇。 【点评】本题考查课内知识及日积月累的词语句子,学生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去识记这些古诗中的重点诗句和学习园地的名言语录。
7.【答案】(1)《静夜思》、《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等 (2)草 ;梅花 ;红豆 ;柳树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和辨别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李白的诗句在小学会接触很多,学生只要挑自己最熟悉的写四首以上诗歌的题目就行。 故答案为:(1)《静夜思》、《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等; (2)①草;②梅花;③红豆;④柳树。 【点评】(1)做好此类题,平时要做好古诗词的积累,做到识记和背诵;(2)属于重点诗句的识记和分析,考生做题时应注意辨别出哪个才是诗句真正描写的景,不要被表面的词汇误导,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不要一看到“雪”字就以为是写“雪”的。
8.【答案】如果…就… ;只要…就… ;只有…才…
【考点】词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 放到句子能较好连接前后两句。“只要…就…”和“只有…才…”表示因果关系, 放到句子也能较好连接前后两句,句子通顺。 故答案为:①如果…就…、②只要…就…、③只有…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考生一定要先读懂两个分句的意思,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平时学习中注意关联词的对比使用和用法区别。
9.【答案】(1)指读书对人有好处 (2)指喜欢读书 (3)指书的内容好
【考点】拼音,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需要区别“好”字的两种读音,好,读hǎo时,指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东西对人有好处;好,读hào时,指喜欢、喜好。 故答案为:(1) 指读书对人有好处 ;(2) 指喜欢读书 ;(3) 指书的内容好 。 【点评】此题考查多音字“好”的读音和对应的含义,考生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区别使用,避免用错。
二、阅读。
10.【答案】(1)发现;成就;创造;发明。 (2)如果……就 ;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3)C (4)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科学的灵感,不会凭空而来,只有那些见微知著、善于独立思考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抓住机遇。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逻辑顺序,根据句子意思,应该是先有发现才有成就,才有创造,最后才有发明。 (2)表示假设关系。 (3)考查名人语录的识记。 (4)微:隐约;著:明显。原意是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根据前后文的内容进行提取并归纳。 故答案为:(1)发现;成就;创造;发明;(2)如果……就;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3)C;(4)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5)科学的灵感,不会凭空而来,只有那些见微知著、善于独立思考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抓住机遇。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逻辑顺序,考生要理解这四个词语的意思,并理清他们的逻辑关系。(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综合运用,考生填好答案后要重读一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3)本题考查名人语录的识记。(4)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5)答案只要围绕灵感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即可,内容符合大致意思即可。
11.【答案】(1)guān ;dǎi? ; beī;chén。 (2)④ ;④ (3)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4)介绍了西双版纳的黑心树、轻木和铁心木三种有趣的树木。 (5)黑心树的样子长得高大古怪,树干的中心是乌黑色的;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 (6)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起来。 ;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
【考点】说明文
【解析】【分析】(1)“皇冠 guān ”指皇帝的帽子;冠 guàn ,常见组词如冠军、冠名;背,表示动作是读 bēi ,所以文中读 bēi ,表示与人的背相关的读 bèi ,如背后;“傣”字注意与“泰”区分,“沉”字是没有后鼻音的。 (2)高大挺拔一般指树木长得又高又直;木质致密是指树木的木纤维很多很细密。 (3)第一段中“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和最后一段“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相照应,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是“有趣”。 (4)文章中第2段主要讲了西双版纳的黑心树,第3段主要讲了西双版纳的轻木,第4段主要讲了西双版纳的铁心木。 (5)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内容的获取,考生做题时要先找到对应的文段,如题干问的是黑心树的特点,所以找到第2自然段对应部分,然后再归纳合并一下。 (6)找准题干中的“轻”和“重”字,然后分别在第三、四自然段中找到对应的句子。 故答案为:(1)①guān ;②dǎi? ;③ beī;④chén。(2)④、④。(3)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4)介绍了西双版纳的黑心树、轻木和铁心木三种有趣的树木。(5)黑心树的样子长得高大古怪,树干的中心是乌黑色的;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6)①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起来。②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 【点评】(1)考查主要多音字读音、意思和形近字字的读音区别,考生注意区别。 (2)本题主要考查重点词语中关键字的理解,考生应该联系全文来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前后文句子的相互照应,一般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找句意重复或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4)本题主要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考生要抓住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再进行归纳合并。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获取,注意答案要不重不漏,简明扼要。 (6)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获取,只要找准信息即可。
三、语言表达。
12.【答案】略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1)审清题目,这篇作文属于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十三岁了》,题目不可以修改。 (2)确定写作范围和写作内容,根据提示内容可知,主题要求写成长的故事,可以写自己开始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明辨是非、有坚强的意志和树立了理想之类的内容,也可以写其他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今开始做得更好的事情,所以体裁是记事作文。 (3)擅长写诗歌的同学也可以写诗歌和散文,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点评】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考查学生对成长这一主题的理解,注意不要审错题,会错意,以为写自己十三岁生日的事情,比如生日会等等就不大适合,写作过程中注意书写工整、句子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