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组第13课《一夜的工作》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共6题;共36分)
1.按拼音写词语。
pèi dài
hóng máo
shěn yuè
méng lóng
zī xún
liú l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比一比,再组词。
纪________? ???稿________? ???壁________? ???眬________? ???咨________记________? ???搞________? ???璧________? ???胧________? ???资__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文件? ???一________圆圈 ????一________花生米?? ?一________写字台一________台灯? ???一________房子 ????两________绿茶?? ???一________海棠树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扑!________②总理过来把转倚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________③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植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________④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________
5.阅读《一夜的工作》全文后,回答问题。周总理每天晚上要批阅“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这说明什么?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作者精心选择实例,巧妙而又自然地运用对比,充分地表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例如:
(1)房子是高大的宫殿式建筑,而室内的陈设却________。
(2)总理办公室的用具很简单,而工作量却________。
(3)总理让我抓紧时间去睡,而自己却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33分)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1)作者写总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表现了什么?
(2)“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这一细节描写从哪方面表现了总理的高尚品质?
(3)你还知道总理的哪些故事?简单概述一下好吗?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 我生活在温馨快乐的家庭里,爸爸妈妈很关心我,尤其是妈妈。但是当我12岁的生日过后,我觉得妈妈变得不再关心我了。
??? 市里举行朗读比赛,我想去报名,就征求妈妈的意见,可妈妈却说:“你自己决定吧!”我十分(失望;绝望),虽然妈妈说过自己的事自己决定,不要问妈妈,可我总想听听妈妈的意见。
??? 晚上妈妈问我:“报名了吗?”
??? “嗯!”
??? __什么时候比赛__
??? __过一个星期__
??? __好__你自己准备吧__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奖励;鼓励)的目光__我却始终受不了妈妈用这句简练的话语来拒绝对我的辅导,委屈的泪水在我的眼里打转。
??? 一个星期后,我冒着细雨来到考场,人好多啊!其中大部分是陪考人——那些一心企望自己的孩子都能上电视屏幕的家长。我在走廊尽头倚墙站了下来。我的旁边是一位和我同龄的女孩子,她的身边围了一群人。
??? “12号、13号,准备!”叫我了。我赶紧伸手去口袋拿准考证。蓦地我摸到一张纸条,妈妈写的!“媛媛,当你踏进考场时,你就会明白妈妈不辅导的用心。(爱惜;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吧!祝你成功!”
??? 我回头看看“同龄人”,她父亲正在给她做示范,她母亲正在为她整衣裳,她爷爷正在为她拿矿泉水。
??? 此时,我心里才感慨万千,雏鹰最终需展翅高飞。妈妈,我理解您了,你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的人。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
十分________(失望;绝望)?????? (奖励;鼓励)________的目光
(爱惜;珍惜)________这次锻炼的机会
(2)“雏鹰”的“雏”的意思是:________。
(3)给短文取个题目。
(4)给没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什么时候比赛________?
________过一个星期________?
________?好________?你自己准备吧________?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奖励;鼓励)的目光________
(5)选择最确切的中心思想________
①赞扬了母亲对子女最真挚的爱。
②歌颂了母亲公而忘私的精神。
③表现小作者从不理解母亲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
1.【答案】佩戴;稿件;审阅;蒙眬;咨询;浏览
【考点】拼音,词形,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佩、稿、眬、咨、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纪律;稿件;墙壁;蒙眬;咨询;记号??;搞好;璧玉;朦胧;资料
【考点】字形,字义,词形,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故答案为:纪律、稿件、墙壁、蒙眬、咨询、记号、搞好、璧玉、朦胧、资料。【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叠;个;碟;张;盏;间;杯;颗
【考点】语言表达,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一叠文件、一个圆圈、 一碟花生米、 一张写字台、一盏台灯、一间房子、 两杯绿茶、一颗海棠树。【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答案】扑—朴;倚—椅;植—值;试—式
【考点】字形,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①扑—朴 ②倚—椅 ③植—值 ④试—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5.【答案】说明周总理每天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要工作到很晚,工作十分艰辛劳苦。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周总理每天晚上要批阅“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这说明周总理每天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要工作到很晚,工作十分艰辛劳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6.【答案】(1)极其简单(2)很大(3)在工作
【考点】修辞手法,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极”字,不要写成“级”。【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阅读理解
7.【答案】(1)说明总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2)从生活简朴方面表现了总理的高尚品质。(3)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和外宾交谈外宾不好不怀好意地对他说,你们中国人,走的路叫马路,我们外国人走的路叫公路请问这怎么解释?周恩来想了想,机智的回答,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所以叫马路。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作者写总理“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说明总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这一细节描写从生活简朴方面表现了总理的高尚品质。(3)总理感人的故事多的数不完,如: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和外宾交谈外宾不好不怀好意地对他说,你们中国人,走的路叫马路,我们外国人走的路叫公路请问这怎么解释?周恩来想了想,机智的回答,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所以叫马路。【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8.【答案】(1)失望;鼓励;珍惜 (2)幼小(3)真正的关心(4)“;?”;“;。”;“;,;!;。”(5)①
【考点】标点符号,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一夜的工作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如:十分(绝望)、(鼓励)的目光、(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2)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雏鹰”的“雏”的意思是:幼小。(3)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什么时候比赛?”“过一个星期。”“好,你自己准备吧!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妈妈眼里露出的目光。”(5)“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义。(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4)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