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专题一复习提纲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 、 、 和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铜 氢气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钙 [Ca(OH)2] 硝酸 (HNO3) 氧化钙 (CaO) 乙烯 氯化钠(NaCl) 空气
3.用箭头表示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
Na2O NaOH
Na2CO3
Na NaCl
二、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是用来表示 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其单位是 。
物质的量的基准是 克 所含碳原子数,即 常数,近似值为
2、摩尔质量 :是指 。其单位是 。
3、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指 。其单位是 。
4、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其单位是 。
5、阿伏加德罗定律:是指
6 、物质的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 :
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
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 :
物质的量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
三、物质的聚集状态
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聚集状态 微观结构 宏观性质
固态
液态
气态
四、物质的分散系
1、 分散系分为 、 和 ,直径分别为 、 和 ,
2、 胶体的外观特点为 ;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鉴别胶体和溶液用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 解质
定义
物质种类
能否电离
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化合物的种类
电离程度
溶液里的粒子
表示方法
(举例)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方法有 、 、 、 和 。
2、提取溴水中的溴、氯化钾中的硝酸钾、酒精水溶液中的乙醇、泥沙中的食盐依次用 、 、 、 方法提纯。
六、常见物质的检验
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
待检测的物质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CO32-
NH+
Cl-
SO42-
K+
Na+
七、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① ② ③ (冷却至室温) ④ (2-3次)⑤ (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⑥ ⑦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会引起溶液浓度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 ;酸碱滴定时,仰视,读数偏 。
八、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过 、 、
、 原子结构模型。
九、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的 和核外的 构成。原子核由 和 构成,质子带 个单位 ,中子呈电 ,因此,核电荷数由 数决定。核电荷数(Z)= 数= 数= 数。
2.质量数(A)= +
如则16表示 ,32表示 。
3.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 和 的中子数的
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
原子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N
S
Na
Mg2+
Cl-
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硫酸溶液 B.含铜80%的氧化铜(铜相对原子质量以64计)
C.过磷酸钙 D.14gCO在10gO2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氧气的质量是32g B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
C 1mol 氧气的质量等于氧气的式量 D 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mol
3、摩尔是( )
A 一种物理量 B 物质的质量单位
C 6.02 ⅹ1023 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CH4 B CO2 C N2 D Cl2
5、下列物质中含氧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1mol O2 B 0.3mol N 2 O5 C 0.1mol N H4 N O 3 D 0.1mol H2 SO 4
6、 a L 的硫酸钠溶液中有b mol Na+,则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a mol/L B 2b /a mol /L C a/b mol/L D b /2a mol/L
7、用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 mol 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后,镁失去的电子数约为NA个
B 0 0C 1.01ⅹ105 Pa 时22.4L水中,水分子数约为 NA个
C 1 g 氢气含有氢原子数约为NA个
D 1L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NA个
8、37%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 12 mol/L B 0.012 mol/L C 1.2 mol/L D 3.2 mol/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
C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1L水里含有多少摩物质
D 1 mol 氯化钠在水里电离后,可以得到0.5 mol Na+ 和0.5 mol Cl –
10、关于2 mol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量是44克 B 体积为44.8L
C 微粒数为6.02 ⅹ1023 个 D 原子为2mol
11、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分气体中所含( )
A、硫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4:5 B、硫原子的质量的比为1:1
C、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 D、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12、下列物质中属电解质的是( ),属强电解质的是( )
A 铜 B 二氧化硫 C 氢氧化钠 D 醋酸 E 硫酸钡
13、先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此操作将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不能肯定
1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 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D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不一定相等。
15、现有以下物质①氯化钠晶体②干冰③液态的醋酸④铜⑤硫酸钡固体⑥蔗糖⑦酒精⑧熔融的硝酸钾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⑴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 )⑵以上物质属电解质的是( )
⑶以上物质属非电解质的是( )⑷以上物质属强电解质的是( )
1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
A HCl B C H 3C OO H C 蔗糖 D N a 2CO3
1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硫酸铜溶液、氯化铵溶液、硝酸钡溶液、硫酸,请设计实验鉴别。
18、1993年8月,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认我国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锑相对原子质量(121.760)为标准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锑有两种以上天然同位素,则121.760是 [ ]
A.锑元素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B.一个锑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C.按锑的各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摩尔分数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D.按锑的各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摩尔分数计算出的平均值
19、在含有硫酸钠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测得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 、0.8 mol/L ,则其中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2 mol/L C 0.3 mol/L D 0.4 mol/L
20、现有8g金属氧化物RO,加入200mL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测得溶液里含有16gR的硫酸盐,再加入0.5mol/LNaOH溶液1L,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液呈中性。求:
(1) R的相对原子质量;
(2)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首先,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 ,即K层为 个,L层
个,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个),第三,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
7.能量最低原理,就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 往 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 高的电子层里。
8.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氢离子 硫
氮 氯离子 磷 碳 钠离子 。
(二)离子反应
1、定义:在 中发生的有 参加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的条件: 、 、
(2)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的条件: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步骤:一、写 二、 三、删 四、
改写时一定要用化学式表示的是:
4、离子共存问题: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任意两种离子间发生反应,该组离子就 大量共存。
(三)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 。
2、实质: 。
3、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4、概念间的关系:
(元素或物质)得电子→被 →发生 反应 →反应物是 剂(有 性)
→生成物 产物。
(元素或物质)失电子→被 →发生 反应 →反应物是 剂(有 性)
→生成物是 产物。
5、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例:
6、性质规律:
某元素的化合价: 最高价 中间价目 最低价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4、下列反应属离子反应的是( )
A 石灰石与盐酸 B 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C 实验用铵盐与碱石灰共热制氨气 D 氯化铁溶液与铁
5、离子方程式H+ +OH- == 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盐酸与氢氧化钡 B 醋酸与氢氧化钠
C 硫酸与氢氧化钡 D 盐酸与氨水
6、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Cl- B SO32- C C H 3C OO - D AlO2-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在的是( )
A Mg2+ H+ Cl- OH- B Fe2+ Cl- NO3- H+
C Ca2+ Na+ NO3- CO32- D Fe3+ H+ Ba2+ Cl-
8.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 Ca2+ Na+ NO3- SO42- B Mg2+ Cl- Al 3+ SO42-
C K + Cl- HCO3- NO3- D Ca2+ Na+ NO3- Fe3+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氯化钡,氯化钠,氢氧化钾三种溶液区别开,此试剂是( )
A 碳酸钠 B 盐酸 C 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10.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得氧和失氧 B 化合价的升降
C 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D 电子的转移
11.氧化剂在反应中( )
A. 得电子 B 失电子 C 被氧化 D 被还原
1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 B 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氧化剂
C 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就越强 D Cu 2+ 比Fe2+氧化性强, Fe比Cu还原性强.
13.下列反应不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 实验室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C 铜与硝酸的反应 D 氯气通入水中
14.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5、已知下列物质作为氧化剂时,氧化剂的强弱顺序是 Z2 >X2 >W2 > Y2
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
A 2Y- + W2 == 2W- + Y2 B 2X- + Y2 == 2Y- + X2
C 2W- + X2 == 2X- + W2 D 2X- + Z2 == 2Z- + X2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 氧化剂与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还原反应
17、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 PCl3 → PCL5 B MnO2 → Mn2+
C SO2 → SO32- D Fe → Fe2O3
18、在反应 8N H3 +3 Cl2 === N 2 + 6NH 4 Cl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个数之比为
A 8:3 B 3:8 C 3:2 D 1:3
二、填空题
31、一个烧瓶重200克,充满氨气时重叠203.55克,在相同条件下充满气体A时重203.3克,则A的式量是 .
32、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盛有硫酸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① 在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
② 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3、5摩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 ;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 ;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约为 。
34、在9.5克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摩氯离子,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5、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必然相等的是 。
36、已知在3.2克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3.01X 1023 ,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3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 。
39、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石灰石与盐酸 ②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与铁 ④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
⑤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⑥胃舒平(含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40、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是氧化原还反应的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浓硫酸与碳 (2)铜与稀硝酸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4)实验室制氯气
三、计算题
41、350体积(标准状况)的氨溶解在1体积的水里,求所得氨水(密度为0.924g /cm3 )中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浓度。
42、向1升氯化铝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a mol NaOH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 ;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溶液总量达到b mol时,沉淀不再减少,求原溶液中 Fe 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13.化学上把 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14.化学上把 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把 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15.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该反应是 反应;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在反应中反应物需要 ,该反应为 反应。
16.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要有适当过量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判断下列反应
(1)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哪一种;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总数。
1、
3、 KClO3=2KCl+3O2↑ 4、2H2SO4+Cu=CuSO4+2H2O+SO2↑
5、 Cl2+H2O=HCl+HClO 6、NH4Cl+NaOH=NaCl+NH3↑+H2O
7、 2Na+O2=Na2O2 8、2Na2O2+2H2O=4NaOH+O2↑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K2CO3 2、NaHCO3
3、H2SO4 4、Ba(OH)2
5、NaHSO4 6、CH3COOH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
2、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
3、 碳酸钙和盐酸
4、 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
5、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6、 氧化铜和硫酸
7、 铁片和盐酸
8、 铝和硝酸汞溶液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 Cu2++2OH―=Cu(OH)2↓ 2、H++OH―=H2O
3、2H++CO32―=CO2+H2O 4、Ba2++SO42―=BaSO4↓
5、Ag++Cl―=AgCl↓ 6、Cu2++Fe=Cu+Fe2+
(五)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1、原子的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4、化学键、分子的极性
一、选择题
1、某3价金属阳离子共有2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70,它的核内中子数是( )
A 28 B 31 C 39 D 42
2、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了( )
A 原子种类 B 元素种类 C 相对原子质量 D 质量数
2、元素R 的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为m,则R的质量数为( )
A x-n B m-x+n C m+x-n D x+n
3、某元R 的离子R2+,则R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 2 B 12 C 18 D 20
4、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
A 前者多 B 后者多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4、某元素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在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此元素有三种核素 B 其中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80
C 其中质量数为79的核素原子占原子总数的1/2 D 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C与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和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4N与15N 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相同
6、若a Am+ 与 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a-n+m B b=a-n-m C 离了半径 a Am+ 〈 bBn- D 原子半径A〈B
7、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A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到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8、A 、B 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A的原子序数是X,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
A X+2 B X+4 C X+8 D X+18
9、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氢氧化物呈两性
C 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 碳酸盐难溶于水
10、下图所示是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B原子与C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A的4倍,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A、B、C三者均为非金属元素
B A、B、C三者核电荷数之和为40
C A与B、A与C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 B与C只能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
11、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 Na > Mg > Al B 离子半径 : Cl- > Br- > I -
C 稳定性: HI > HBr > HCl D 酸性: HC lO4 > H2SO4 > H3PO4
12、下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B 质子数为8的元素
C 第三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 D 核外电子数为17的元素
13、下列物质中,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a(OH )2 > Mg (OH )2 >Ca (OH )2 B Cs OH >Ba(OH )2 >Mg (OH )2
C Li OH Fe (OH )3 >Ba(OH )2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B 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 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5、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KBr B NaOH C CaCl2 D NH4Cl
16、下列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A O2 B CO2 C S O2 D NH3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 非极性键只存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C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了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18、X、Y两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XY2 。则X、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 12和9 B 6和8 C 7和8 D 11和16
19、下列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NO与NO2 B D与T C O2与O3 D 37Cl 与35Cl
20、X与Y均为短周期的元素,已知b Ym+ 比 a Xn- 少两个电子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5 B 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C 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D a+n –b +m ==10 或 16
2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 a、b两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小于b原子的半径。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a > b > c B c > a >b C a >c > b D c > b > a
二、填空题
22、某非金属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则X属于 族元素,其氧化物分子式为 ,氢化物分子式为 。
23、化合物YX2 、 Z X2 中, X、Y、Z都是前三周期元素.X与Y属同一周期,Z是X的同族元素,Z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前一层电子数多一倍,推断:X为 Y为 Z为 .
24、氢化钠(Na H) 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 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1)Na 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 原子相同。
(2)Na 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 (大或小)。
(3)Na 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是还原剂。
25、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右下图。
(1)X元素的单质化学式为 。若X核内中子数与
质子数相等,则X单质的摩尔质量为 。
(2)Z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 。Z与钠的化
合物的电子式为 。
26、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Z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为黄色,又知Z,Y形成A、B两种化合物,A中Z和Y的原子个数比为2:1,B中Z和Y的原子个数比为1:1,则
(1)X、Y、Z分别为 、 、 。
(2)A、B化学式分别为 、 。
(3)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7、某主族元素R,其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8.8%,且R的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试求:
(1)R的相对原子质量 (2)R的原子序数
(3)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8、写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O2- K S Mg 2+ Ca Cl –
29、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Cl Cl- Al N Mg2+ Ar
NaCl H2O HBr CaCl2 N2 NH3 CO2
NaOH CH4 Na2O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KCl H2S
Na2O MgCl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B.分子的种类由分子组成决定
2.A、B、C、D、E是同周期元素,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碱性,且B的碱性比A的强,C的气态氢化物比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E是这五种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E、B、A、D、C B.B、A、C、D、E
C.B、A、D、C、E D.A、B、C、D、E
3.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可能是同位素 B.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C.它们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D.它们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4.属于分子晶体的一组物质是 [ ]
A.CO2、SO2、SiO2
C.CaO、NO、CO
D.HCOONa、CH4、CH3CH2OH
5.甲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的差为6,乙元素原子与甲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都有8个电子;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则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MgCl2 B.KBr C.CaCl2 D.NaF
6.下列有关性质的递变关系,正确的是 [ ]
A.离子半径:Na+<S2-<Cl-<K+ B.还原性:I-<Br-<Cl-<F-
C.稳定性:SiH4<PH3<HCl<HBr D.溶解性:BaSO4<CaSO4<MgSO4
7.下列物质分子式所表示的分子,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A.CH2Cl2 B.CO2 C.NH3 D.Cl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如果不是同种原子,就一定互为同位素
B.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C.离子晶体一定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相互结合而成
D.分子晶体一定是由共价化合物的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结合而成
9.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
A.HClO3的酸性比H2SO3强
B.钠与硫化合时爆炸,钠在氯气中燃烧
C.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D.氯气能置换出硫化氢中的硫
10.X、Y为短周期元素,两者能形成XY3的化合物,若X元素的价电子数为n,则Y原子的价电子数可能为 [ ]
A.n B.n-4 C.n+6 D.8-n
1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价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这三种元素是 [ ]
A.氮、磷、氯 B.磷、氧、硫 C.氧、氟、氯 D.氮、氧、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期表中,族的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熔点、沸点越低
C.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熔点、沸点降低,而卤素单质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熔点、沸点升高
D.同主族元素,其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13.下列物质的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空间构型,但键角不是109°28′的是 [ ]
A.白磷 B.甲烷 C.金刚石 D.二氧化硅
14.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 ]
A.氢氧化钠和钠的熔化 B.碘和干冰的升华
C.金刚石和生石灰的熔化 D.液氯和氯化钾的气化
16.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XO3、H3YO4、H2Z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4>YH3>H2Z B.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2XO3>H3YO4>H2ZO4
D.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X>Y>Z
17.下列物质属于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 ]
B.CO2 C.NH3 D.Cl2
18.a、b、c、d四种主族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的阳离子半径大于b的阳离子半径,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于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b>a>d>c B.a>b>c>d C.c>b>a>d D.b>a>c>d
19.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有 [ ]
A. CH4、H2O、Na+ B.F2、Ar、HCl
C.H3O+、NH4+、Na D.O2-、Mg2+、Ne
20.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是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21.能说明硫的一种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的实验事实是 [ ]
A.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疏黄晶体不能导电
C.疏不溶于水,易溶于CS2
D.硫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22.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②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有些稀有气体能跟某些物质反应④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只有①
23.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物质,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在加热条件下可产生有色蒸气
C.这种化合物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24.原子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g该元素的氧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
C.(A-N+2)mol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40分)
25.(6分)试填写: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写)
(1)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2)单质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3)单质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是____。
26.(5分)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6-1,质子数之和为41,写出这四种元素的名称。X____,Y____,Z____,W____,将X、Y、Z的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
27.(6分)在D2、NH3、CH3COONa、SiO2、CF4、CS2、MgO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____,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能形成分子晶体的是____,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
X
Y
Z
28.(9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和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是A2O5和BO3,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的阴离子和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的单质跟氢气在暗处就能剧烈化合,D在空气中可生成两种氧化物,试回答:
(1)四种元素的符号是:A____,B____,C____,D____。
(2)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在催化剂存在下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和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
(5)写出B的气态氢化物和B的二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写出D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9.(2分)某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假定为XaOb,如果X是金属元素,则该氧化物相应水化物分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如果X是非金属元素,则X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
30.(6分)今有下列两组单质,试将每组单质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三种单质属于不同的“类”,将挑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码)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两组单质:(Ⅰ)O2,F2,S,N2 (Ⅱ)Fe,Na,Al,Si
“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六种:(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族,(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或副族元素),(E)在常温常压下呈不同物态,(F)常温下遇水能(或不能)放出气体
é× ±
é×
ò é×
± ( § )
31.(6分)X、Y、Z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一个电子层。请回答:
(1)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Z2Y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XY3属于____晶体,标准状况下为____态。XY3的水化物溶液跟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Z2X属于____晶体,XY3的水化物溶液跟Z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32.(6分)A元素单质9.6g与B元素单质4.2g含相同的原子数,A、B的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已知A元素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为40%,在其氢化物中所占质量分数为94.1%。试通过计算回答:
(1)写出A、B的元素符号以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求出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3.(6分)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而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所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C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其中A、C形成的非极性分子X中,所有化学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取4gX和16g B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Y和Z两化合物,生成物通过浓硫酸后得11g由A、B形成的化合物Y。试回答:
(1) A、B、C各是什么元素?写出X、Y、Z的化学式。
(2) (2)求Y占Y和Z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和质量分数。
(3)
答案与提示
一、1.A 2.C3.D4.B5.C6.D7.B8.A9.D10.A11.D12.C13.A14.B15.C16.D17.B
18.A19.B20.D21.C22.A23.B24.A
二、25.(1)Na(2)Cl2(3)Si(4)HClO4,NaOH,Al(OH)3
26.氮,氧,氟,氯,HF>H2O>HCl>NH3
27.CF4、CS2,NH3,D2,D2、NH3、CF4、CS2、CH3COONa、MgO,SiO2
28.(1)N,S,F,Na
(2)NH3+H+==NH4+
(5)2H2S+SO2==3S↓+2H2O
30.
é×
ò é×
S
S
F2
Si
Fe
N
(3)分子,固,2H2SO4+2Na2O2==2Na2SO4+2H2O+O2↑
(4)离子,H2SO4+Na2O==Na2SO4+H2O
三、32.(1)S,第3周期ⅥA族
N,第2周期ⅤA族
(2)32,14
33.(1)C、O、H、CH4、CO2、H2O(2)33.3%,55%
会考复习题之一(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 水煤气 漂白粉 B.盐酸 硫酸钡
C.硫酸铜晶体 铝热剂 D.玻璃 含铁70%的氧化铁
2.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有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3.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木炭与焦炭 B.白磷和红磷 C.生铁和钢 D.T与D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乙醇 B.硝酸钾晶体 C.铜 D.二氧化碳
[ ]
A.氢的5种同位素 B.5种氢元素
C.氢元素的5种不同微粒 D.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在高温下转变成金刚石 B.干冰变成二氧比碳气体
C.白磷在260℃时转变为红磷 D.固体硫(S8)加热到444.6℃变成气态硫(S2)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O3)
B.加热蓝色的胆矾晶体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C.鸡蛋溶胶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有蛋白质析出
D.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颜色变黄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的种类由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
B.原子的种类由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C.分子的种类由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共同决定
D.离子的种类由元素的种类决定
9.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位素、又不是同素异形体、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白磷、红磷 B.氘、氚 C.乙炔、苯 D.苯甲醇、邻甲基苯酚
10.下列微粒的表示式,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11.下列变化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
A.2Cl-→Cl2 B.Fe3+→Fe2+ C.Cu2+→Cu D.MnO4-→MnO2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氧化剂的是 [ ]
A.F-、Br-、S2- B、Fe、AI3+、NO3- C、HCIO、CIO4-、CI2 D、CI2、Fe3+、Zn
13.将4.32g氧化亚铁跟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生成的氧化产物是硝酸铁,而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则参加反应的硝酸共有[ ]
A.0.2mol B.0.02mol C.0.14mol D.2.0mol
14.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 [ ]
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l2+Cl2=2FeCl3③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15.把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B.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三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溶液:Fe3++Cu==Cu2++Fe2+
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18.已知2H2(气)+O2(气)=2H2O(气)+484kJ、2H2(气)+O2(气)=2H2O(液)+572kJ
在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氢氧混合气体点火爆炸后再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体积比原来减少了3.36L,则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28.6Kj B.24.2kJ C.72.6kJ D.640.6kJ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晶体中肯定不含非极性共价健
B.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般较高
C.原子晶体中除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外,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化学键
D下列由碳元素形成的物质按熔点递增排列为CH4、C2H6、C6H6、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凡是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就是酸
21.下面各组物质中,通入的气体,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的是[ ]
A.Cl2通入石灰水中 B.CO2通入过氧化钠中
C.NH3通入水中 D.F2通入水中
2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 ]
A.NH4+、Al3+、SO42-、NO3- B.K+、Na+、AlO2-、NO3-
C.K+、NH4+、SO42-、Cu2+ D.Na+、K+、NO3-、HCO3-
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硫酸溶液
B.含铜80%的氧化铜(铜相对原子质量以64计)
C.过磷酸钙
D.14gCO在10gO2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24.下列固体中,在空气里易潮解,并能吸收CO2,然后又能发生风化的是[ ]
A.CaCl2 B.CaO C.NaOH D.MgCl2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25.(6分)有两种气态单质Am和Bn,已知2.4gAm和2.1g 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分子数之比为2∶3。已知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内的L电子层所含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电子数的3倍。
(1)用元素符号分别写出Am和Bn的分子式____。
(2)分别写出A、B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其分子构型是________。
(3) B的气态氢化物是一种____分子(极性、非极性)它与HCl反应的生成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6.(4分)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并写出NaHCO3溶液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和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上述阴离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有________,
(2)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上述阴离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有________,
(3)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上述阴离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有________。
28.(8分)(1)用电子式表示KCl、H2S的形成过程以及H+和NH3形成NH4+的过程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2__ __、氯乙烯__ __、羟基_ ___、
次氯酸__ __、过氧化钠_ ___。
29.(10分)在Fe、Cl2、KI、KClO3、FeCl2、NaOH、MnO2七种物质中,选用适当物质(可以多次选用同一物质),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并要画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1)用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________
(2)用一种离子还原一种单质________
(3)用一种离子氧化一种单质________
(4)化合物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________
(5)单质自身发生氧化和还原________
30.(4分)写出实现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2-+2H+==H2S↑________,
(3)H++OH-=H2O________,
(4)Fe+Cu2+==Fe2++Cu________。
31.(2分)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1)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___
(2)氯气与水反应________
32.(3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
氧化剂是____ 氧化产物是____
四、计算题
33.(6分)在加热条件下,一定量的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若生成14.2g Cl2,则参加反应的盐酸中的HCl的物质的量和其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34.(6分)现有8g金属氧化物RO,加入200mL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测得溶液里含有16gR的硫酸盐,再加入0.5mol/LNaOH溶液1L,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液呈中性。求:
(3) R的相对原子质量;
(4)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