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三国演义的由来初三(2)欢迎各位老师课件制作:东莞市南城中学 邓子平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杨修之死罗贯中 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A、顺序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 )
作用是: C一、整体感知 1、从记叙方式上来讲,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种
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
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矛盾发
展的结果。
2、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吴质事件 杀门吏事件 为植作答教操虽称美,心甚忌之。虽喜笑,心恶习之。操闻愈恶之。操愈恶之。大怒。因此不喜植已有杀修之心鸡肋事件杀修3、插叙的六件事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心甚忌之心恶之大怒已有杀修之心愈恶之愈恶之由轻到重4、复述故事要求:加进自己的想象,活化出曹操的心态.
鸡肋事件
阔门事件
一盒酥事件
梦中杀人事件
吴质事件
邺门事件
答教事件
二、合作探究
1、讨论: 杨修之死,历史上有许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他因,你认为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论据论述。 时间到 参考答案:
1、由于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
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
在身边会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
正的罪名把他除掉。
2、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
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
3、因他卷入了曹丕与曹植争夺
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
情况下,他必将成为牺牲品。2、根据文中的六件事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请以:“读了……我认为杨修……”为例句,写一句话。
例如:读了阔门事件,我认为杨修有才能,却又很狂妄,恃才旷放。参考答案:1、读了众人分酥,我认为杨修目中无主,过于自恃
2、读了梦中杀人,我认为杨修揭穿了曹操佯睡杀近臣的真正心思。
3、读了吴质事件,我认为杨修行动过于轻率,缺乏心机。
4、读了计出邺城、为植答教,我认为杨修卷入了曹室争斗之中,自惹其祸。从上面的几件事可看出杨修具有什么性格特点?才华横溢, 恃才放旷,
太过卖弄。3、分析曹操性格特点
(1)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正确,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虑,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可见其虚伪奸诈。
(2)从整篇小说可以看出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阴险狡猾,心胸狭窄,嫉妒心强,虚伪之极。三、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谈感悟: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明白些什么?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杨修、曹操的性格,探讨了杨修的死因。《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与之有关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就很多。你可以说几条吗?
1、《杨修之死》选自 ,作者是 ,
生活年代是 。 2、对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 )
(1)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2)欲要进兵/适庖官进鸡汤
(3)故先收拾行装/操问其故
(4)欲立植为世子/立斩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 B.①②相同,
③④不相同
C.①②③相同,④不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练习题——3.解释加线的词.
(1)适疱官进鸡汤
(2)数犯曹操之忌
(3)人皆不晓其意
(4)丕如其意
(5)植然其言
(6)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恰巧忌讳明白按照认为……对的只就4、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1)鸡肋
(2)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3)数犯曹操之忌
5、按拼音填汉字并释意:
(1)竟取匙与众食qì( )
(2)操因疑修zèn( )害曹丕
(3)延弃弓chāo ( )刀lèi胸部的侧面hào lìng处刑后示众shuò屡次讫谮绰完毕诬陷 中伤抓取6、翻译下列句子.(1).杨修为人侍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