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后的是 。
(2)若反应在恒压、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体积(V)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符合d前>d后和V前
20.有机物CnHxOy完全燃烧需O2的物质的量为该有机物的n倍,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l,(1)根据有机物分子式中n、x、y的关系,写出其分子式:Cn 。
(2)写出n=3,呈中性的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写出两种)。
2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6%的废铜屑制取胆矾(五水合硫酸铜)。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铜。
(1)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现用1kg这种废铜屑理论上能制取胆矾多少千克
(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依次为1:0.56:100混合配制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
①此波尔多液中Cu2+离子和Ca2+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②波尔多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4·xCu(OH)2·yCa(OH)2,此种配比当X=1时,试确定y的数值。
Ⅲ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 选择题
1.对于反应:H-+NH3=H2+NH2-的正确说法是 ( )
A.H-是还原剂 B.属于置换反应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 D.NH3是还原剂
2.三氟化氮(NF3)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由氨和氟直接反应得到:4NH3+3F2 Cu NF3+3NH4F下列有关NF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F3是离子化合物 B.NF3中,N呈+3价 C.NF3的氧化性比F2强D.NF3的还原性比NH3强
3.将NO3-+Zn+0H-+H2O NH3+Zn(0H)42- 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的系数是H2O的系数是 ( )
A.2 B.4 C.6 D.8
4.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的I2最多的是 ( )
A.Fe3+ b.mno4- c.cl2 d.HNO2
5.单质钛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的方法制取二氧化钛,再由二氧钛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 (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是水解反应
C.反应④中二氧化钛是氧化剂 D.反应⑤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6.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用油脂制肥皂 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用氯气制漂白粉 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Na+
c.Fe2+、NH4+、SO42-、S2- d.Fe3+、SCN-、Na+、CO32-
8.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并且加入过量Na0H溶液或少量稀心H2S0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
A.Ba2+、Mg2+ NO3-、CO32- B.Na+、Al3+、Cl-、Ag+
C. K+、Ba2+、Cl-、HCO3- C.NH4+、Ba2+、Fe2+、Cl-
10.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pH=0和pH=14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K+、SO42-、NO3- B.Mg2+、NH4+、SO42-、Cl-
C. Na+、K+、SO42-、NO3- D.Ba2+、Na+、MnO4-、SO42-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
A.Na+、Ba2+、Cl-、SO42- B.H+、NH4+、Al3+、SO42-
C. H+、 Cl-、CH3COO-、NO3- D.Na+、AlO2-、NO3-、OH-
12.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K+、Na+、HSO3-、Cl- B.Na+、Ba2+、AlO2-、NO3-‘
C.NH4+、K+、Cl-、NO3- D.K+、Na+、ClO-、S2-
1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的稀H2SO4时,既能产生沉淀又有气体物质生成的离子组是
( )
A.Na+、K+、S2O32-、Cl- B. K+、NH4+、AlO2-、NO3-
C. Fe2+、Mg2+、NO3-、Cl- D. Na+、K+、SiO32-、CO32-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pH>7的溶液中,Na+、S2-、K+、AlO2-
B.在pH=1的溶液中,SO32-、S2-、K+、NH4+
C.在pH<7的溶液中,Fe3+、Cu2+、Cl-、NO3-
D.在pH=0的溶液中,Fe2+、ClO-、Na+、SO42-
15.若向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氢气,则原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Cl-、NO3-、Mg2+、Na+ B.NH4+、Cl-、K+、Ba2+
C. SO42+、Cl-、CO32-、K+ D.SO42-、Na+、S2O32-、NH4+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3++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lO-+H2O+CO2?HCO3-+HClO
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CO32-+2H+?CO2↑+H2O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2HCO3-+Ca2++2OH-?CaCO3↓+CO32-+H2O
C.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FeS+2H+?Fe3++H2S↑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0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硫化碳20H-+CO2?CO32-+H2O
D.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H+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OH一+CO2 == HCO3-
B.向Mg(HC0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Mg2++2HCO3-+20H一?MgCO3↓+C032一+2H20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NH3·H2O?A1(OH)3↓+3NH4+
D.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足量H2S Fe3++H2S?Fe2++S↓+2H+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0一+C02+H20?CaCO3↓+2HClO
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 Cu+N03-+4H+?Cu2++NO↑+2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0H-+NH4++HCO3-?BaC03↓+NH3·H2O+H20
22.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2H4.(联氨)和N2O4为动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反应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属于置换反应 B.联氨是氧化剂
C.联氨是还原剂 D.氮气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23.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O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O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24.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
A.1:l:1 B.2:2:1 C.2:3:1 D.4:3:2
25.下列各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 )
①Cl2+H20 ②NO2+H2O ③H2S+H2SO3 ④Na2O2+CO2 ⑤CO2+C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⑤ D.③
26.氟气与2%的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气体X,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占29.6%。则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O的原子量为16,F的原子量为19) ( )
A.X气体是F3O2,它具有还原性 B.X气体是OF2,它具有氧化性
C.在F2与NaOH反应时,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还有NaFO生成
27.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比为 ( )
A.1∶1 B.2∶1 C.1∶2 D.2∶3
28.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氧化性Br2>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
A.0.0075mol/L B.0.0018mol/L C.0.075mol/L D.0.08mol/L
29.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3 B.2∶3 C.1∶1 D.4∶3
30 已知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18.39KJ的热量。在下列两个反应中:
4P(白、s)+5O2(g)?2P2O5(s);△H=-akJ/mol(a>0)
4P(红、s)+5O2(g)?2P2O5(s);△H=-bkJ/mol(b>0)a和b的关系为 ( )
A.ab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31.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 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3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KIO3+H2SO4→Na2SO4+ K2SO4+I2+H2O(未配平)
(1)其中氧化剂是 ,若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 mol。
(2)该反应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分以下几步:
①IO3-+SO32→IO2-+SO42-(反应慢) ②IO2-+2SO32-→I-+2SO42-(反应快)
③ 5I-+6H++IO3-→3I2+3H20(反应快) ④I2+SO32-+H2O→2I-+SO42-+2H+(反应快)
根据上述条件推测,此反应速率由 步反应决定。(填序号)
(3)若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反应过程看,必在 离子消耗完时,才会有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原因是 。
33.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一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mg/L。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 。
(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氯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KOCN+?KOH+?Cl2→?CO2+?N2+?KCl+?H2O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 g。
3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0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0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Ⅳ 溶液
一、选择题
1.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
2.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 )
温度T(℃) 0 10 20 30 40
s(克/100克水 11.5 15.1 19.4 24.4 37.6
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 )
A.0℃一10℃ B.10℃一20℃ C.20℃一30℃ D.30℃---40℃
3.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1g。若原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2 g。用s表示该物质在t℃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
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5.密度为0.9l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6.下列事实或性质与胶体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肥皂水遇硬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B.水田使用NH4NO3的肥效较差
C.氢氧化铁溶胶滴入少量H2SO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白色胶体氢氧化铝可用于吸附色素
7.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当它们与等物质的量的BaO、Na20、Fe2O3刚好反应完全,消耗此三种盐酸的体积比为1∶2∶3.此三种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是 ( )
A.1:1:1 B.1:2:3 C.1:2:1 D.2:1:2
8.一定温度下,溶解度为S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跟水以l:4的质量比混合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教为 ( )
9.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已知其中[Al3+]为O.1mol·L-1,(SO42-)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为 ( )
A.0.15mol·L-1 B.O.45mol·L-1 C.0.6mol·L-1 D.0.3mol·L-1。
lO.T3℃时,将A、B、C三种物质分别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后开始降温,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T3℃时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T2℃时A、C两溶液中,A、C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B溶液中B的质量分数最大 D.T1℃时C溶液中C的质量分数最大
11.分子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12.在100g浓度为18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mL
二、计算
已知KHCO3在t1℃的溶解度为50g,向该温度下的KHCO3饱和溶液300g中加入148g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反应前该饱和溶液中含KHCO3,的物质的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当降至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此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Ⅰ.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用语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C D D D B D B D C C A A BC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B D D C AC B D B D A C C A
Ⅱ.化学中常用计量
1、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D C AD C D AD B B B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CD CD A BC C B D
2、 空题
18.(1)①②④③②④③或②①④③②④③回答出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得1分。
(2)AC烧杯 玻璃棒(3)B (4)CaCO3+2HCl=CaCl2+CO2↑+H2O
HCl+NaOH=NaCl+H2O
(5)1.25×10-3mol-5×10-5×(V1+V2)2×100g·mol-1
19.(1)B、D (2)A、B
三、计算题
20.(1)CnH2nOn(2)H—C—O—CH2—CH2—OH HO—CH2—C—O—CH3
21.(1)2Cu+O2+2H2SO4→2CuSO4+2H2O (2)1×0.96/64×250=3.75(kg)
(3)①2:5 ②CuSO4+Ca(OH)2→Cu(OH)2+CaSO4
反应前2 5 0 0
反应后 1 4 1 1
∴CuSO4·Cu(OH)2·yCa(OH)2中y=4
Ⅲ.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C B C B C A A A C C D B AD AC A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AC AC D C A B C B B D A C
二.填空题
31.(1)2MnSO4+5K2S2O8+8H2O 2KMnO4++8H2SO4
(2)MnSO4 KMnO4(3)2Mn2++5S2O82- +8H2O 2MnO4-+10SO42-+16H+
(4)Cl2(答HClO或HClO3也给分)
32.(1)KIO3 0.5(2)①(3)SO3 2- SO32-的还原性大于I-,可被I2氧化
33.(1)碳 6e 6e
(2)2KOCN+4KOH+3Cl2→2CO2+lN2+6KCl+2H2O (3)35.5
34.2Q,C2H6O(1)+3O2(g)=2CO2(g)+3H2O(1)△H=-2Q
Ⅲ.溶液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A D B A D D D C B A
二、计算
(1)1 mol(2)25%(3)25.25g
Ag
Ag
‖
‖
0
0
-1
-1
-1
-1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