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PT课件6 陶罐和铁罐(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PT课件6 陶罐和铁罐(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4 23: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罐和铁罐
黄瑞云
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3
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
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作者介绍
黄瑞云,湖南娄底人,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发表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艺术散文六十余篇、新诗四十余首、传统诗词三百余首、幽默作品一百余篇。他创作了六百多篇文字精炼、艺术精湛、哲理深邃的寓言,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伊索”。

《黄瑞云寓言集》收录了数百篇黄瑞云的寓言作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瑞云寓言曾获“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读物奖”一等奖,两度获得中国寓言研究会“金骆驼奖”创作一等奖。

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mèn:郁闷 闷闷不乐


mēn:闷热 闷声不响

shènɡ:盛大 年轻气盛


chénɡ:盛饭 盛满
形近字
骄(jiāo):天之骄子 骄傲
桥(qiáo):过河拆桥 过桥
娇(jiāo):娇生惯养 娇气
虚(xū):弄虚作假 虚心
虎(hǔ):虎虎生风 老虎
虑(lǜ):不足为虑 考虑
谦(qiān):谦谦君子 谦虚
兼(jiān):兼顾 兼并
歉(qiàn):道歉 抱歉
懦(nuò):懦弱 懦夫
孺(rú):孺子可教 孺子牛
儒(rú):儒家 儒雅
词语学习
奚落: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造句:他被人奚落了一顿,心情很沮丧。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造句:他站在领奖台上,谦虚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认可。”
懦弱:软弱,不坚强。
造句:我们不是懦弱无能的温室花朵,我们是勇往直前的追梦人。
词语理解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造句:他轻蔑地看着说话的人,一点儿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争辩:争论;辩论。
造句:“你怎么能那样说?”他争辩道。
恼怒:生气;发怒。
造句: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恼怒。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造句:听了这些话,他羞耻地低下了头。
和睦:相处得融洽友爱,无争吵。
造句:同学们相处和睦,团结友善。
相提并论:(成语)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造句:他们两人差别太大,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
造句:时间就如流逝的水,一去不复返。
覆灭:全部被消灭。
造句:敌人全军覆灭,我军取得了胜利。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造句:多年之后,昔日华丽的宫殿也化为了废墟。
价值:用途或积极作用。 造句: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多义词
骄傲
①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造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②自豪。
造句: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无比骄傲。
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造句:绵延不绝的五千年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朴素
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造句:她穿得朴素大方。
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造句:我们要学习先辈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③朴实,不浮夸;不虚假。
造句:农民伯伯朴素的话语令我十分感动。
翻来覆去:(成语)
①来回翻身。
造句: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造句:这话已经翻来覆去说过不知多少遍了。
近义词
骄傲——(傲慢) 奚落——(嘲弄)
谦虚——(虚心) 懦弱——(软弱)
轻蔑——(蔑视) 争辩——(争论)
恼怒——(愤怒) 和睦——(和谐)
羞耻——(耻辱) 朴素——(简朴)


反义词
骄傲——(谦虚)
懦弱——(勇敢)
轻蔑——(尊重)
羞耻——(光彩)
和睦——(斗争)
朴素——(华贵)
华贵
词语辨析
轻蔑 轻视 蔑视
相同点:三者都有“看不起、不重视”的意思。
不同点:“轻蔑”是指不放在眼里。“轻视”侧重指不认真对待。“蔑视”指轻视、小看,比前两者程度要重一些。
运用示例:
1.这个问题若处理不好,后果很严重,我们绝对不能( )它。
2.她( )地看了对方一眼。
3.我们要( )一切困难。
轻蔑
轻视
蔑视
要弄懂课文内容,体会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
铁罐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显出他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蛮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

朗读指导
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是平和讲理,语气自然平稳。
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据理力争,“但不是懦弱”,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
在自己反复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来读。分角色朗读,要把角色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可与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也可集体分角色朗读。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整体感知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陶罐却宽容相待。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课文划分层次,说说各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善良的陶罐。
第二部分(第10~17自然段):写多年以后陶罐被当作文物从废墟里掘出来,铁罐却无影无踪。

1.在陶罐、铁罐说的话的句子下画横线,在描写它们各自反应的词语下画波浪线,想一想,画线词句分别属于什么描写?
课文解读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
神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神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面对某一事件或物体时的神情和态度,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
通过神态描写,读者就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等。因此,恰当的神态描写可以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活泼。?
2.结合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1)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虚地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
(2)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蛮横无礼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4.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作铺垫。
5.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
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珍贵的文物;铁罐却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见了。


铁罐到哪里去了?
小知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6.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一个是……一个是……”句式)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转折词)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反问)


佳句积累
写法借鉴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语气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陶罐和铁罐》这一篇文章中就运用了很多语言描写,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展现了这两个罐子不同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我们在运用语言描写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和性格来描写,还要辅以适当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这样才能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文章读来妙趣横生。
1.神态描写的成语。
? 从容不迫 眉飞色舞 得意忘形
目瞪口呆?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没精打采 忍俊不禁??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怒火中烧? 神采飞扬
拓展延伸
2.赞美谦虚品德的名言警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自高自大,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对方的优点,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 易碎 光洁朴素


铁罐:骄傲 坚硬 无影无踪
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