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精读训练- 2 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精读训练- 2 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25 08: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陶校长的演讲
(一)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①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1.“健康是生命之本”中“本”的正确解释是( )
A.草木的茎或根 B.量词[来源:学*科*网Z*X*X*K]
C.事物的根本、根源 D.主要的;中心的
2.“每天四问”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用“横线②”画出相关语句。
3.陶校长的这段演讲中,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向我们说明了________的重要性,最后希望我们树立________。
4.选文中两个“离不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①”的句子是________句,你能仿写一句吗?[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②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健康的身体之重要 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健康 “健康第一”的观点
4.说明了自觉持久的锻炼和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5.设问 示例:海底有声音吗?有。
(二)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1.在选文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课文理解句子中标红的字词。
(1)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
(2)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中“胜利的彼岸”是指________。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就必须: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 , ? ? “ ” 。
2.(1)“认准”“钻”“展开”写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举一反三的道理。“认准”指确定目标,“钻”要深入研究,“展开”要方法多样。
(2)“源泉”指的是动力来源,初始根源,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专心致志 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4.示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求知,要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三)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________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_______/_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在文中的“________”/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用“既要……也要……”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公德”的意思是________。“讲究‘公德’”就是要我们平时这样做(试举生活中的一个事例):________;文中的“私德”的意思是________。“讲究‘私德’”就是要我们平时这样做(试举生活中的一个事例):________。
4.文中的“真人”“建筑人格长城”加引号,作用是________,这里的“真人”实际上/指________,“建筑人格长城”实际上指________。[来源:Z.xx.k.Com]
5.陶行知有很多关于做人的名言,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答案】1.即使……也……
2.示例:我们在上课时,既要认真听讲,也要勤于思考。
3.公共道德 排队上车 个人的品德修养 尊老爱幼
4.表示特殊含义 真诚,不虚伪的人 健全个人的品德
5.示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