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的高考信息 科学的备考方法 权威的备考专家
关注高考 关注每一个角落 关注每一位考生
2008年高考春季科学备考研讨会
(河南分会)
化 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特级教师 王天开
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
领航教育集团·北京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领航教育集团·郑州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二零零八年三月 河南·郑州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特级教师 王天开
1、 突出重点(以元素化合物为例),抓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即高中的化学知识主干和相应的思维能力
例1 写三个置换反应,涉及的6种单质由短周期不同族元素组成
例2 由Fe(OH)3、NaCl、Ag2O、CaCO3、Al(OH)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要求用五种试剂逐个将这五种物质溶解而分离,这五种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A、B、C、D、E均可溶于水,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Na+、Mg2+、Al3+、Ba2+
阴离子:OH-、Cl-、CO32-、SO42-、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
1 A、B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E溶液
2 A、C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E溶液
3 A、D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盐酸
4 B溶液与适量D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由此可以推断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例4 A、B、C、D、E五瓶溶液,分别为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已知:
1 A、B有气体产生;② B、C有沉淀生成;③ C、D有沉淀生成;
④ A、E有气体生成;⑤ D、E有沉淀生成;⑥ ②和③得到的沉淀是同一种
则A-E各为何物质?
例5 分离Fe2O3、SiO2、Al2O3的混合物流程如下:
若溶液C中含有NH4+,则试剂①②③各为什么物质?
小结:重点落实
1 元素:Fe、Al、Na、Cu、Mg;H、O、Cl、S、N、Si
2 物质:Na2O2、NaHCO3、Na2CO3,NaClO、Ca(ClO)2,氧化性酸,H2O2,SO2(SO32-),NH3、NO、NO2、NH4+,NaAlO2,SiO2,Fe3O4,Fe2+、Fe3+等
3 反应:以上物质涉及的反应
2、 抓系统知识,抓思维的整体性
1、 按反应规律分析反应
(1) 复分解反应 重点是 ①酸与盐 ②两性 ③铵盐与碱 ④与酸式盐相关 ⑤盐类的水解
例1 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NH3,生成沉淀。写离子方程式
例2 探究Ba(OH)2溶液与NH4HCO3溶液混合,离子间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3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
例4 KOH、Ca(OH)2混合溶液中通CO2反应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
熟悉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具备一定的配平能力
例1 NaClO溶液中通入SO2,写离子方程式
例2 写离子方程式,FeSO4溶液与Na2O2
(1) n(FeSO4)/n(Na2O2)=2
分析:只发生Na2O2氧化Fe2+的反应,不发生Na2O2自身氧化还原
步骤:①写反应物生成物;②注意添加物质;③配平方法
(2) n(FeSO4)/n(Na2O2)=1
分析:既发生Na2O2氧化Fe2+的反应,又发生Na2O2自身氧化还原
例3 在BaCl2、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通SO2,写离子方程式
2、 根据信息书写陌生的方程式
例1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l2,可生成一种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漂白,消毒物质,同时有NaHCO3等生成;
例2 KMnO4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有Mn2+等生成
例3 Cl2和K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n(Cl2)/n(KOH)=1:2,且有1 mol电子转移时,消耗1.2 mol KOH
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影响条件分析
速率不看反应式,平衡看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先分析速率后分析平衡,注意使用条件。
(2) 影响条件有温度、浓度、压强等。其中温度简单,浓度和压强的转化难。区分用浓度还是用压强分析问题
例1 ① 2NH3N2+3H2;② 2NO2N2O4; ③ 2HII2+H2;以上三个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气体,在定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增加反应物(温度不变)
(1)平衡移动方向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结论:由浓度变化引起压强变化时,用浓度分析有明确结论不用压强分析,浓度分析得不到明确结论的时候转用压强分析问题;
(3) 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
例1 反应:2NO2N2O4
(1) 温度、容积不变,达平衡后通一定量的NO2,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
(2) 温度、压强不变,达平衡后通一定量NO2,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
例2 等容过程:反应I2(g)+H2(g)2HI(g),起始加1 mol I2和 2 mol H2,达到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为w%。若起始加a mol I2、b mol H2、c mol HI(a、b、c均不为零),达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仍然为w%,则a、b、c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用一个式子表示)
结论:等容过程:以不同投料比进行反应,经换算,物质的量相同达到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体积分数和物质的量相等。
等压过程,以不同投料比进行反应,经换算物质的量之比相同,达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体积分数相等,物质的量有正比关系,注意等容向等压的转换
3、 实验室制气体原理
1、 H2
1 基本方法:Zn与稀硫酸或者稀盐酸
2 改进方法
3 变通方法:2Al+2H2O+2NaOH2NaAlO2+3H2↑
2、 O2
1 基本方法 a 2KClO32KCl+3O2↑
b 2KMnO4K2MnO4+MnO2+O2↑
c 2H2O2 2H2O+O2↑
2 其他方法:d 2Na2O2+2H2O4NaOH+O2↑
3、 NH3
1 基本方法 a Ca(OH)2(s)+2NH4Cl(s)CaCl2+2NH3↑+2H2O
b 浓氨水加热
2 b的变通
4、 Cl2
1 基本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MnO2可用何物代替
3 浓HCl可用何物代替
5、 C2H4、C2H2、NO、NO2、CO2
6、 SO2、H2S、HCl
4、 制气装置
1、 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O2的a、b,NH3的a)
2、 固液加热制气体装置 Cl2、NO(?)
3、 启普发生器(或建议装置) H2、CO2 (H2S)
4、 分液漏斗和烧瓶等 H2、O2(c d),NH3的②、Cl2、C2H2、NO、NO2、CO2(SO2、H2S、HCl)
5、 制C2H4
5、 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
1、 某种物质的性质较多
(1) H2O2
(2) Fe(OH)3+HI
2、 某种元素化合价较多
(1)14CuSO4+5FeS2+12H2SO47Cu2S+5FeSO4+12H2O
5mol FeS2反应,电子转移_______mol
(2)3BrF3+5H2OBr2+HBrO3+O2+9HF
1mol BrF3氧化________mol H2O
3、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只有一种
(1)Cu2S於HNO3生成CuSO4、Cu(NO3)2、NO、NO2、H2O(NO、NO2 1:1)
(2)将N2O、FeSO4、Fe(NO3)3、Fe2(SO4)3、HNO3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4、 多种离子的组合
(1)Cl2+FeBr2 Br2+FeI2
(2)Fe、Cu与HNO3(稀)反应剩余金属a g,再加稀H2SO4剩余金属b g,a与b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6、 离子反应的难点
1、 无反应顺序,无量的要求
Ba(OH)2与H2SO4、CuSO4、(NH4)2SO4类型
2、 无反应顺序,有量的要求
(1) NaHSO4与Ba(OH)2
(2) KAl(SO4)2与Ba(OH)2
(3) Ca(HCO3)2与NaOH类型
3、 有反应先后顺序,有量的要求
(1) Cl2+FeBr2
(2) NaOH与NH4HCO3
(3) Ba(OH)2与NH4HCO3
例:在NH4Al(SO4)2稀溶液中逐渐加入稀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三步)
例1. 已知M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它们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63.44%、18.5%。则M分子式为:
已知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M
A
已知:C2H5OH+HNO3→C2H5ONO2+H2O
四.加强综合-组合、联系
1.知识块内综合
如:(1)Na、Na2O2、NaOH与Al及化合物与Fe的化合物
Fe、Al通过铝热反应,Fe3+与I-、SO2,Fe2+与Cl2、Br2、氧化性酸
(2)工业生产中氯碱工业,以石灰石为原料,合成氨综合可知漂白粉,聚氯乙烯,侯式制减法
(3)化学实验 通过书上的装置组合
2.知识块间综合
五.抓中学化学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气体实验室制法)
六.难点和重点的关系(以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为例)
七.解题方法指导
1.选择题
(1)分清选项难易,“避重就轻”,尽可能绕开难解的选项
例1.25℃时,在200 mL H2SO4、HNO3的混合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沉淀0.466g,在滤液中加10 mL2mol/L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c(SO42-)= 0.2 mol/L B.原溶液中c(NO3-)= 0.9 mol/L
C.原溶液pH =0 D.原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0.1 mol/L
例2.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c(CN-) B. c(Na+)>c(CN-)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mol·L-1
(2)用“必要条件”解题,不可一味用充分条件
例1.由ⅠA(X)、ⅣA(Y)、ⅥA(Z)中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以是( )
A. XYZ B. X2YZ C. X2YZ D. X2YZ3
例2.人们使用四百万只象鼻虫和它们的215磅粪物,历经30年多时间弄清了棉子象鼻虫的四种信息素的组成,它们的结构可表示如下(括号内表示④的结构简式)
以上四种信息素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例3.吲哚乙酸分子中各元素质量分数为:C-68.57%, O-18.29%, N-8.0%, H-5.14%,其分子式为( )
A.C7H8NO2 B. C9H10NO2 C. C10H9NO2 D. C10H10NO2
(3)抽象问题具体化
例1.在一定体积pH = 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 = 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 C.1∶2 D.1∶4
(10体积某强酸与1体积某强碱混合恰好中和,反应前二者pH之和为:)
例2.1-18号元素的离子aW(n+2)+、bXn+、cY(n+1)-、dZ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c﹥b B. 离子还原性cY(n+1)-﹥dZn-
C. 氢化物稳定性H2Y﹥HZ D. 原子半径X﹤W
2.非选择题
(1)抓解题突破口(以框图题为例)
①②③④⑤⑥⑦
(3)难题争取得50%以上的分
做答时不一定按设向顺序
八、加强总结
1.有机反应条件
(1)与H2加成(Ni、△)
(2)碱性条件:卤代烃(2),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3)酸性条件 ①反应物有水用稀H2SO4:酯、二糖和多糖水解、工业制乙醇
②生成物有水用浓硫酸:酯化、硝化、醇消去、醇生成醚
(4)通常条件①与苯酚相关的反应
②CH3COOH CH3COONa等类似于无机的反应
③碳碳不饱和键与Br2加成
(5)其它一般注催化剂、加热
2.吸热反应 C+H2O、Ba(OH)2·8H2O与NH4Cl、盐水解
放热反应:燃烧、爆炸、中和、平衡中的三个反应,Na2O2与H2O或CO2、金属与酸
3.连续反应
C→CO→CO2 S→SO2→SO3 N2→NO→NO2
Na→Na2O→Na2O2 O2→CO2→CO
4.一变三的反应
NaHCO3△ HNO3 NH4HCO3 KMnO4 Cu2(OH)2CO3
九、化学计算
1.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
2、复杂反应的计算要求降低
3.先定性后定量
例1、FeBr2溶液中通入0.15molCl2,反应后溶液中c(Cl-)=c(Br-)求原有FeBr2 mol.
例2、将O2、CH4和Na2O2(23.4g)置于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为0,将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产生,则残留物为:原混合气中O2、CH4的体积比为:
4.守恒的应用
十、化学实验传统题为主,探究题有所体现,重视课本中的几种新仪器和几个定量实验,化学实验设计有局部体现。
1. 高考命题的一些原则
2. 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1. 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
(1) 选择---8个单选(48分)考查概念,理论为主
(2) II卷60分,4个大题
2004, 2005有机,实验,计算各一个题. 无机周期表一个题
2006, 2007有机一题, 大计算取消, 综合题多.
(3)评价
2. 发展和预测
(1)加大综合知识的考查力度, 强调学科内综合, 打破化学知识块界限.
(2)联系生产, 生活, 科研的题目增加.
(3)探究式试题已有出现, 实验题增加
(4)高考说明的增减
三. 高三总复习策略
1. 重视基础知识和课本上的原形,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入
例如: 离子反应, 电化学, 实验
2. 区别重点和难点
例1. 氧化还原: 难点为
①反应中某种元素化合价多
②反应中某种物质同时做氧化剂,还原剂等
③一种物质的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多种 ④一种物质中多种元素变价
北京04-12
江苏05-17
上海06-24
江苏05-7
总结: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是重点;技巧次要
例2. 离子反应, 难点
①一种物质电离出的多种离子都可能反应
②从离子角度分析问题
反应 无先后顺序 无量的要求
如 Ba(OH)2+H2SO4
反应 无先后顺序 有量的要求
如 Ba(OH)2+NaHSO4
Ba(0H)2+KAl(SO4)2
反应 有先后顺序 有量的要求
如 Ca(HCO3)2+NaOH
NH4HCO3+NaOH
NH4HCO3+Ca(OH)2
将Fe, Cu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稀硝酸中, 充分反应后有ag金属剩余, 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作用有bg金属剩余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导电性分析
例3 化学平衡中的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 气体反应中浓度和压强的转化
例4 酸碱混合pH判断
影响平衡 外加物质
例5 进行必要的小结
有机反应条件, 不饱和度和结构的关系
3. 记忆重于理解
4. 应试策略
(1). 解选择题不作无用功, 必要条件排除法(不饱和度, N H关系, 宣武14…)
(2). 大题挖掘三部分的已知条件, 从易到难解题(07有机)
(3). 抓关键进行突破. 含K+的溶液酸性,有机(07全国离子)
(4). 时间控制
(5). 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定型
五. 北京高考, 全国高考, 地方理综, 地方单科, 北京模拟, 地方模拟, 其他习题
②
①
B M
脂肪酸
第 2 页 共 10 页
主办: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领航教育集团、北京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郑州领航教育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0371—65318761、65318791、65318792 60972720 60675807 13598077562 (杨老师)
第 9 页 共 10 页
主办: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领航教育集团、北京领航教育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郑州领航教育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0371—65318761、65318791、65318792 60972720 60675807 13598077562 (杨老师) 193857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