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3-16 11: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一节 盐类水解规律
[问题思考] Na2CO3所属的物质类别是什么?它的俗名又是什么?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1、测定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CH3COONa AlCl3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归纳盐溶液酸碱性与盐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NaCl NH4Cl CH3COONa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相对大小
溶液中的微粒
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相关化学方程式
1、盐类水解: 。
2、盐类水解的实质: 。
3、盐类水解的通式: △H
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盐类水解过程一般是 过程,因此在书写水解反应时用符号 代替“=”。
2、盐类水解程度一般 ,生成沉淀或挥发性物质一般不标 或 。
3、多元弱酸根的水解 进行,以 为主。
例:CO32-水解 ;
4、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较复杂,一般只要求 即可。
例:Al3+水解
四、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1、强酸强碱盐
(1)实例: 。
(2)是否水解: 。
(3)溶液酸碱性: 。
2、强酸弱碱盐
(1)实例: 。
(2)是否水解: 。
(3)溶液酸碱性: 。
3、弱酸强碱盐
(1)实例: 。
(2)是否水解: 。
(3)溶液酸碱性: 。
4、酸式盐
(1)强酸酸式盐
①实例: 。
②是否水解: 。
③溶液酸碱性: 。
[问题思考]实验测得NaHSO3溶液的pH小于7,从电离和水解两方面分析导致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2)中强酸酸式盐
①实例: 。
②是否水解: 。
③溶液酸碱性: 。
[问题思考]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大于7,从电离和水解两方面分析导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弱酸酸式盐
①实例: 。
②是否水解: 。
③溶液酸碱性: 。
5、弱酸弱碱盐
(1)实例: 。
(2)是否水解: 。
(3)溶液酸碱性: 。
水解规律: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正盐NaX、NaY、NaZ的水溶液,其pH分别为8、9、10,则HX、HY、HZ的酸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Y>HY B、HZ>HY>HZ C、HX>HY>HZ D、HY>HZ>HX
例2 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pH为7,第三种溶液pH大于7,最后一种溶液pH小于7,则( )
A B C D
碱性 AOH>BOH AOHBOH AOH酸性 HC>HD HC>HD HC第二单元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一、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问题思考]已知HClO、CH3COOH、HNO2都是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Ka分别为3.0×10-8、1.8×10-5、4.6×10-4。试推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的大小顺序。
(一)盐本身性质:

(二)外界条件
盐类水解也是一种化学平衡,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问题思考]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完成下表
Fe3++3H2O Fe(OH)3+3H+
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c(H+) pH
升高温度
通HCl
加H2O
加NaOH(s)
加NaHCO3(s)
CH3COO-+H2O CH3COOH+OH-
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c(OH-) pH
升高温度
加冰醋酸
加H2O
加醋酸钠(s)
加NaOH(s)
通HCl
(1)温度: 。
(2)浓度: 。
(3)溶液酸碱性: 。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2、某些物质水溶液的配制
(1)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先溶于 ,然后加水稀释。
(2)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将硫酸铜先溶于 ,然后加水稀释。
(3)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常滴入几滴 。
3、铝盐(明矾)、铁盐净水的原理
铝盐: 。
铁盐: 。
4、化肥的使用
(1)长期使用(NH4)2SO4的土壤酸化:
(2)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一起使用:
反应方程式:
5、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1)Al3+与 水解强烈相互促
进,趋于完全。
Al3+与HCO3-反应:
Al3+与AlO2-反应:
Al3+与S2-反应:
(2)Fe3+与 水解强烈相互促
进,趋于完全。
Fe3+与HCO3-反应:
6、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较强:
7、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8、除杂
(1)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

反应方程式:
(2)除去KNO3溶液中Fe3+: 。

9、氯化铵溶液中加镁条产生气体
原因:
反应方程式:
[问题思考]泡沫灭火器中盛放硫酸铝溶液的内筒为什么用塑料筒,而不使用铁桶?
10、盐溶液蒸干析出物质
(1)FeCl3、Fe(NO3)3、AlCl3、MgCl2、CuCl2等溶液蒸干析出
继续灼烧得到 。
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的反应方程式:
(2)CuSO4、Na2CO3等溶液蒸干析出 ,继续灼烧得到

(3)NaHCO3、KHCO3等溶液蒸干析出 。
反应方程式:
(4)Na2SO3溶液蒸干得到 。
反应方程式:
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方法
1、多元弱酸溶液
H3PO4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H2O): 。
这些微粒浓度的大小顺序: 。
2、正盐溶液
(1)CH3COONa溶液存在的离子: 。
这些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
(2)NH4Cl溶液存在的离子: 。
这些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
(3)Na2CO3溶液存在的离子: 。
这些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
3、酸式盐溶液
NaHCO3溶液存在的离子: 。
这些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
4、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比较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SO4、NH4Cl、CH3COONH4、(NH4)2SO4溶液中c(NH4+)的大小顺序 。
4、混合溶液
(1)0.1mol/LCH3COONa和0.1mol/LCH3CO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2)0.1mol/LNH4Cl和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5、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CH3COONa溶液中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
(3)质子守恒:
NH4Cl溶液中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
(3)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中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
(3)质子守恒:
NaHCO3溶液中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
(3)质子守恒:
例1 在Na2S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c(Na+)=2[c(S2-)+c(HS-)+c(H2S)]
B. c(Na+)+c(H+)=c(OH-)+c(HS-)+c(S2-)
C. c(OH-)=c(H+)+c(HS-)+2c(H2S)
D. c(Na+)>c(S2-)>c(OH-)>c(HS-)
例2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mol/L
C. c(CH3COOH) >c(CH3COO-)
D. c(CH3COO-)+ c(OH-)=0.1mol/L
例3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4+)>c(Cl-)>c(H+)>c(OH-)
B. c(NH4+)>c(Cl-)>c(OH-)>c(H+)
C. c(Cl-)>c(NH4+)>c(H+)>c(OH-)
D. c(Cl-)>c(NH4+)>c(OH-)>c(H+)
例4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醋酸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pH>7,且c(OH-)>c(Na+)>c(H+)>c(CH3COO-)
B. pH>7,且>c(Na+)+c(H+)=c(CH3COO-)+ c(OH-)
C. pH<7,且c(CH3COO-)>c(H+)>c(Na+)>c(OH-)
D. pH=7,且c(CH3COO-)>c(Na+)>c(H+)=c(OH-)
例5 往0.1mol/L的氨水中通入HCl气体至c(NH4+)=c(Cl-),则
(1)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2) 溶液pH ; 过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