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38 1949 1955
美 国 100 174 219
英 国 100 113 134
联邦德国 100 100 178
法 国 100 112 149
意大利 100 101 150
比利时 100 109 135
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反映了什么问题?
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
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你知道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吗?
有哪些因素促使美国经济在二战后能够迅速发展!
美国是二战中唯一
在欧、亚战场同时作战
的国家,其领土除了珍
珠港遭到空袭外,其它
地区不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因为加紧生产武器和其他战争物资,刺激了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1.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
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60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建筑三大支柱产业产量持续增长,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蓬勃兴起,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迅速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美国邀请43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其主要内容包括: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这次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获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地位。
2.美国政府有效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措施,沿用国家权力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主要表现有:
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
③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经济进一步增长,成为超级大国。
美国经济政策的作用:
推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1945年,英国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大批重要的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后来又把国有化推广到银行业。二战后,法国也将一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而意大利在战后除了接管战争期间法西斯政权所控制的大批企业和投资银行之外,还将铁路、航空、电信和邮政等全部收归国有。此外,在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芬兰、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国,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业也都由政府来控制。
1946年被收归国有的英格兰银行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西方各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力求给予每个公民广泛的福利保障。在西欧国家逐渐建立起来,提供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广泛、全面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被称为“福利国家”。1946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建立“福利国家”。
1946年,伦敦一母亲领取家庭补贴
1954年,英国利物浦改造住宅区
1.建立
“二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
1930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1945年英国举行大选,英国工党把建立“福利国家”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提出英国当时所需要的是“良好计划和良好建设的城市、公司、运动场地、住房、学校、工厂、商店”。最终,在与丘吉尔领导下的保守党的较量中,工党大获全胜。1946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废除了历史悠久的《济贫法》。同年,工党政府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在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补助。此后,社会保障的范围逐步涵盖了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当年,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已经构建起福利国家,使社会保障制度化。
随着实行福利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多,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保障普遍成为公民享有的权利。
英国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欧洲街头排队领取救济金的人
2.社会保障的推广
早在19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有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立法,并出现了济贫院、孤儿院等机构。但早期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完善,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也较低。全面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二战后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60年代,法国建立起了全民社会保障网;联邦德国的国家健康保险则覆盖了90%的人口;美国、联邦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挪威、奥地利等国也实行了强制性的普遍的失业保险。
西欧国家的国有化和福利制度曾经被称为“社会主义试验”,但这并不是要向社会主义过度,而是资本主义政府为确保自身生存而进行的社会改良,其目的恰恰是为了避免共产主义扩展到西欧。英国工党领袖威尔逊就曾经说,如果不这么做,“欧洲早就向共产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了”
根据计算,对于一个瑞典人来说,他失业后领取的救济金,足以支付住房、食物和旅游等生活开支。于是很多人在失业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
3.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在消除贫富差距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巨额的公共开支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高福利政策也往往带来劳动积极性下降等负面影响。
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1.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美国政府有效的经济政策: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措施,沿用国家权力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经济进一步增长,成为超级大国。
1.1946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建立“福利国家”。
2.社会保障普遍成为公民享有的权利。
3.消除贫富差距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带来劳动积极性下降等负面影响。
1.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社会福利制度,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到现在,各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占政府总开支的一半以上,惠及广大基层民众。这说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 )
A.保障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B.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C.遏制了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D.调动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B
课堂练习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
①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②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A.①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①②③
A
3.“福利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生活,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福利政策,它把国家对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变成全体人民的权利,把消极的援助变成积极的预防。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 ( )
A.解决了贫富分化的问题 B.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活力
C.保证了国民的体面生活 D.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