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课题: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1 课时 2003 年 10 月 16 日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引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实验探究] 下面让我们 思考并猜想:1增加了 2减少了 3不变 设疑,激发求知欲。
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演示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阅读教材。观查,记录,填写实验报告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演示实验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引导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投影或挂图]氧化汞分解示意图及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小结,验正了第三个猜想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形象的图示分析,引导学生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
[活动和探究]指导实验提问: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强调定律中几点:(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小结]只要是化学反应,必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分组实验一蜡烛燃烧学生实验,分析 分组实验二镁条燃烧完成书上的讨论题交流。看书,课堂练习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猜想-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综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和守恒。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 方程式的涵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2. 过程和方法:
(1)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 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 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4.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源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3、 教学模式(或方法)
自学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设问]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的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例如:同学们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时需要3。2克氧气,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时,为了不浪费药品,制的我们所需要的量,同学们有方法吗 根据提问进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 问题导思,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将学生讨论的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更正、完善,并规范、完整的板演,算出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 看老师演示,听讲解,领悟计算的方法和格式 用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更正并演示的方法,使学生较快掌握本课题的重点内容
[投影]教材P99[例题1]、[例题2]。指导学生练习并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板演。[评价]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 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模仿老师的格式进行练习。对同学的板演提出质疑,作出评价。 巩固新知,从比较、评价中熟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写准确,才能保证计算准确,才能保证计算准确,质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引导学生归纳计算题的解题步骤。[投影]随堂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讨论、归纳正确解题的步骤:[解](1)设未知量(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答独立思考,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归纳方法,及时检查,便于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随堂练习: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 多少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得到44克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解] (1)设未知量(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过程与方法:(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 法。(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等 (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得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 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2)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微观解释2。化学方程式的定义3。写出前面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3~4个 积极思考并回答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复习、巩固旧知创设学习方程式氛围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6中的平衡图示[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哪两个原则?为什么?[表演]利用图片,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由学生研究方案进行组合,使之平衡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观察并研究使反应平衡的方案。理解平衡的意义 利用活泼的图或表演使枯燥繁难的内容变的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配平的方法的多样性启迪学生解决问题时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勤于思考,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讲解并演示]1。用最小公倍数配平化学方程式2。“↑”或“↓”的用法3。如何注条件[分组练习]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并相互改正错误 观察、思考、讨论各组开展比赛,并对个别组完成的练习进行批阅、改正
[小结]1。配平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3。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涵义 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交流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2.“配”3.“注”4.“等”
五、教后感 一节课下来,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有的学生不配平,有的化学式写错,有的不用等号,暴露的问题比较多,这些在今后的练习中要加以巩固课时教案
课题: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2 课时 2003 年 10 月 16 日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 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段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讨论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简述]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元素 ——元素符号物质——化学式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2想关内容。 聆听、思考;阅读教材。初步认识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以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产生深刻的印象
[讲解]物质之间的不同反应常可以用直观了的式子——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演示]动画演示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讨论]指导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观看、聆听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领。结合教材,讨论归纳方程式提供的三点主要的信息。 让学生会主动学习,根据信息,找出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投影]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钢铁生锈后。铁锈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3考虑2H2O2=2H2O+O2 所提供的信息 练习、书写有关方程式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进一步深化对化学方程式涵义的理解,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板书设计:三、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四、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构成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个数比单元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初步学会利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发应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观查、计算等方法获取化学方程式的信息。3.通过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学习,认识到化学发应定量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 2.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化学发应的简约之美,并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 3.感受生活和生产实践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 2.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难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训练学生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避免计算结果的错误。
三、单元教学课时
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