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教案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教案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2-26 10:25:12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质量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重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知识点 天平的使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3-114,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托盘天平__.
【合作探究】
演示 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有哪些?
答:主要部件有:底板、托盘、横梁、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平衡螺母、刀口、砝码、砝码盒等.
2.平衡螺母的作用是什么?
答: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3.指针和分度盘的作用是什么?
答: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4.标尺、游码、砝码的作用是什么?
答: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5.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
答:基本使用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5)收:取下被测物体,由小到大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活动一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答: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的操作步骤是:一看:实验前观察天平的称量范围及分度值;二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三调: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四测: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由大到小依次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五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六收:取下被测物体,由小到大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活动二 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用量筒量出一定体积(如50 mL)的水,通过讨论,拟定测量这些水的质量的方案.
答:测量50 mL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①用量筒取50 mL水;②选取天平并调节天平使之平衡;③将空烧杯放入天平左盘,称出其质量m1;④将量筒内的50 mL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⑤50 mL水的质量是m2-m1.方法二:①选取天平并调节天平使之平衡;②将装有水的烧杯(水的体积大于50 mL)放入天平左盘,称出其总质量 m1;③将烧杯中的水向量筒内倒入50 mL;④用天平称量剩下的水和烧杯的质量 m2;⑤量筒中的水的质量是 m1-m2.
【教师点拨】
1.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__不能大于__天平的量程.
(2)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不要用手接触砝码,用__镊子__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__潮湿的物体__和__化学药品__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2.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如下图所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跟进训练】
1.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三步的合理顺序应为( A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2.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B )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就可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C.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3.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50 g、20 g、10 g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 __81.4__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__不变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1)使用步骤
(2)注意事项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2节探究物质的密度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3.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数学知识)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
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
【难点】
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一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6-118,完成以下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不变__,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__不同__.
【合作探究】
探究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
答: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可能成正比关系.
2.根据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答:可选择木块和铁块进行探究,分别用天平、刻度尺或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不同的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记录数据,并利用比例法或图像法进行处理,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3.根据设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答:(1)实验步骤:实验一:取三个形状规则但体积不同的实心长方体木块,利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二:取三个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利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量它们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2)实验数据:
物体及材料
m/g
V/cm3
木块1
8
10
木块2
16
20
木块3
24
30
铁块1
39.5
5
铁块2
79
10
铁块3
158
20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答:分别以研究的两个物理量为横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选取合理的坐标刻度,并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分析图像得出结论.以铁块为例,所作图像如下图所示:
从图像上可知铁块质量与体积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可通过以上方法作出木块的质量-体积图像进行分析)
5.通过以上探究过程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结论一:同一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结论二: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此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反映了物质的某种属性.
【教师点拨】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但__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__.
【跟进训练】
同学们正在讨论“密度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你同意下列哪个说法( C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小
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知识点二 密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8,完成以下问题:
1.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__质量__与__体积__的__比值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定义式是ρ=,其中___m___表示质量, __V__ 表示体积, __ρ___表示密度.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千克每立方米__,用符号表示是 kg/m3,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__克每立方厘米__,符号 g/cm3.1 g/cm3=__1_000__kg/m3.
【合作探究】
1.通过自主学习对密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表示单位体积是某种物质的质量,如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代表的物理含义是:每1 m3水的质量为1 000 kg.
2.理解密度和应用密度公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公式ρ=表示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公式,而不是物质密度的决定式.(3)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ρ一定时,=.(4)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5)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教师点拨】
“特性”与“属性”的含义是不同的.属性是__不需要附加条件__的,如: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就是说,同一个物体,即使它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等条件改变了,它的质量也不会改变的.特性则是指物质(或物体)在__一定条件下(如某温度、某状态等)__才具有的一种性质.如:水在通常情况下,它的密度是1.0×103 kg/m3,但当它的温度改变后(升高或降低),它的密度就要跟着改变.
【跟进训练】
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指( D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D.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密度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3.公式:ρ=
4.单位:kg/m3,g/cm3.1 g/cm3=1 000 kg/m3.
5.物理意义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3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一课时密度公式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会计算物质的密度及对照密度表来鉴别物质.
3.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重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难点】
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计算密度、质量与体积,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的.
知识点一 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9,完成以下问题:
密度公式ρ=可变换为m=ρV和V=.
【合作探究】
1.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式子m=ρV进行计算?
答: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式子m=ρV可以求物体的质量,对于不便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公式计算质量较为方便.
2.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式子V=进行计算?
答: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式子V=可以求物体的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利用此式子可以很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3.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式子ρ=进行计算?
答:可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及真假.利用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根据ρ=计算出密度,与已知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真假.
【教师点拨】
应用公式ρ=的注意事项:
(1)__对应性__:代入数据时,ρ、m和V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2)__统一性__:在应用公式时,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即:①ρ-kg/m3,m-kg,V-m3.②ρ-g/cm3,m-g,V-cm3.
(3)__规范性__:代入数据前,公式不能漏,代入数据时,数据后要有单位.
【跟进训练】
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 g,在其中空部分注满酒精后总质量为67 g,问此空心铝球的体积多大?(ρ酒精=0.8×103 kg/m3,ρ铝=2.7×103 kg/m3)
解: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后酒精的质量:
m酒精=m总-m球=67g-27g=40g,由ρ=可得,铝球中铝的体积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铝===10 cm3,V酒精===50 cm3,因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后酒精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所以,空心铝球的体积V球=V铝+V酒精=10 cm3+50 cm3=60 cm3.
知识点二 认识密度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0-121,完成以下问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特性__,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__确定的值__,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__不同的__,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
【合作探究】
观察课本P120-121的密度表,思考下列问题:
1.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的密度有什么特点?
答:大多数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大多数液体密度比气体密度大.
2.冰和水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分子组成的,它们的密度相同吗?
答:不同.
3.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吗?请举例说明.
答: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例如煤油和酒精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都为0.8×103 kg/m3.
【教师点拨】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一般都是随着温度的__升高而减小__.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通常不像气态那样明显,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2)水的反常膨胀: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__最大__,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__越来越小__;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__越来越小__.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跟进训练】
如表格所示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8.9×103
水银
13.6×103

11.3×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比铅块大
1. 利用密度知识进行计算
(1)利用密度知识求质量.
(2)利用密度知识求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密度表
(1)知道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密度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难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知识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1,完成以下问题:
1.测形状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1)用__天平__测量物体的质量m.
(2)用__刻度尺__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体积V.
(3)将测出的物体质量m与体积V代入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2.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步骤是:一测__质量__,二测__体积__,三__计算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如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
答:(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
(2)方法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为m;
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1,如图所示;
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如图所示;
④石块的密度ρ=.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探究二 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答:(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教师点拨】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__排水法__进行测量.
【跟进训练】
如图甲是一种“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 g/cm3~3.3 g/cm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如图乙所示,该石头的质量为 __78.6__g;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 __3.93__g/cm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大__,原因是 __石头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会有一部分水进入石块中,导致测量石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__.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2,完成以下问题:
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可先测量__质量__,也可以先测量__体积__.
【合作探究】
探究三 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量盐水密度?
答:方案一:(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盐水.
(2)原理:ρ=.
(3)方法步骤:
①用天平测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m1-m2;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方案二:(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盐水.
(2)原理:ρ=.
(3)方法步骤: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读出体积为V;②取一空烧杯,并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m1;③将量筒内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内,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④根据密度公式ρ=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教师点拨】
测量时尽量通过__合理的实验顺序__来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方案二的测量结果比方案一的测量结果误差大.
【跟进训练】
小明同学为了测量“天立”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平衡螺母__,使天平横粱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m0;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
D.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
小明同学想出了两种方法测量,操作误差小的方法正确顺序是  DCB (填字母序号).
(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40__cm3,陈醋的密度是___1.125×103__kg/m3.
(4)如果用误差较大的另一种方法计算密度,其测量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大__.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4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知识与技能】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
2.根据物质的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小实验使学生对物质的相关属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重点】
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物理属性及其应用.
【难点】
知道物质物理属性的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知识点一 物质的磁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4-125,完成以下问题:
磁性是某些物质的重要__属性__.
【合作探究】
演示一 物质的磁性及应用
  司南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
   
磁带   移动硬盘和硬盘
    
磁卡      扬声器
   
磁悬浮列车   电动机和发电机
【教师点拨】
1.磁性:物质具有吸引__铁__、__钴__、__镍__等物质的性质.
2.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将物体靠近铁(或钴、镍)块,若相互吸引,则该物体具有__磁性__.
知识点二 物质的导电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6,完成以下问题:
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导体__,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绝缘体__.
【合作探究】
演示二 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
1.将铜片分别插入糖水、盐水和纯净水中,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如何?
答:水槽里的液体为糖水时,小灯泡发光最亮;液体为盐水时,发光较亮;液体为纯净水时,小灯泡不发光.
2.三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对比如何?
答:容易导电的有糖水和盐水,纯净水不容易导电.
3.你还知道哪些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实例?
答:铜、铝等导体,用于制作导线;塑料、橡胶等绝缘体用于制作导线的外表绝缘层或绝缘手套.
【教师点拨】
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自来水、雨水、矿泉水)含有杂质离子,能够导电,属于__导体__.但纯净水(即蒸馏水)属于__绝缘体__.
【跟进训练】
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发明和改进了白炽灯丝,他最终选用了钨这种物质作为白炽灯灯丝,是利用了钨这种物质__容易导电__的特性.
知识点三 物质的导热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7,完成以下问题:
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合作探究】
演示三 比较木块和不锈钢汤匙的导热性能
1.将一双木筷和一把不锈钢汤匙一起浸在热水中,数秒后,两只手摸到筷子和汤匙的冷热感觉有什么不同?
答:摸汤匙感觉比摸筷子温度高.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答:因为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容易传热,而木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传热.
【跟进训练】
将一把铁勺和一把瓷勺的勺头同时放进同一碗热汤中,过了一段时间,勺柄先变热的是__铁勺__,由此可见,铁和陶瓷中导热性能较好的是__铁__.据此,请你想一想:冬天在铁锅里做好的一锅热汤,放在__瓷碗__(选填“铁锅”或“瓷碗”)里加盖会凉得慢.
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计算机等.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5节点击新材料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2.通过对新材料的认识,关注前沿科学的新进展,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
3.会使用网络查找新材料的应用的有关资料.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上网、进图书室、做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材料的一些知识,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
调动学生通过上网方式,了解新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让学生体会材料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难点】
培养学生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知识点一 纳米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9,完成以下问题:
纳米材料:纳米是__长度__单位,大小为__10-9__m.
【教师点拨】
当材料的微粒小到__纳米__尺寸时,材料的__特性__就会发生显著变化.比如纳米陶瓷材料可在室温下任意弯曲;纳米复合材料对光的反射率低,能吸收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层.
知识点二 半导体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9-130,完成以下问题:
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__半导体__,比如__锗、硅、砷化镓等__.
【合作探究】
演示 研究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
答: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小灯泡不发光.将半导体元件的两根导线反接后,小灯泡发光.
2.实验说明半导体材料有什么特性?
答:说明半导体材料具有单向导电的属性,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不允许电流反方向通过.
【教师点拨】
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二极管具有__单向导电__的属性.半导体应用广泛:小到电子表、数码照相机、电视机、计算机处理器;大到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半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常温下半导体的电阻为零
B.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C.半导体就是超导体        
D.任何情况下半导体都是不导电的
2.为了节能,许多奥运场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D )
A.纳米材料  B.超导体
C.导体  D.半导体
知识点三 超导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30,完成以下问题:
超导材料:对于某些材料,当温度降至一定的低温时,其电阻会__突然接近于零__,电流几乎通行无阻,材料的这种特性称为__超导性__.
【教师点拨】
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宽广:(1)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以大大__降低__导线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2)电动机、发电机中的线圈用超导材料,可以大幅度__提高__其功率和效率.(3)超导磁悬浮列车.
【跟进训练】
1.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评述.这表明,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 D )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阻丝    D.远距离输电导线
2.近年来,我国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已跻身世界前列,目前为止年已找到临界温度为-141 ℃的超导材料,当温度降到-141 ℃左右时,这种材料的电阻变为__零__.
知识拓展 隐形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31,完成以下问题:
隐形材料:有些材料能强烈地吸收电磁波,称为__隐形材料.__
【教师点拨】
现代隐形飞机的原理:将__隐形材料__涂在飞机上,对方雷达发射出的__电磁波__遇到这些材料的涂层时大部分被__吸收掉__,反射回去的很少.
【跟进训练】
有一种“隐形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之一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增强__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秘密之二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__减弱__反射回雷达设备的电磁波.(均选填“增强”或“减弱” )
1.纳米材料
(1)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9 m.
(2)纳米材料的应用.
2.半导体材料
(1)半导体的概念.
(2)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3.超导材料
(1)超导性.
(2)超导材料的应用.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