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福建省建瓯市必修1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对位移和路程理解正确的是(??????)
A.?路程是个标量,表示位移的大小
B.?位移是个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
C.?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有方向
D.?当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B
2.下列所研究的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是(???? )
A.?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C.?教练员对百米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D.?在伦敦奥运会比赛中,乒乓球冠军张继科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答案】B
3.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 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tAB<tBC<tCD
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s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v AB:v BC:v CD=1:4:9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3:5
【答案】B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则合力也是确定的
【答案】D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B
6.下面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B.?路程?????????????????????????????????????C.?质量?????????????????????????????????????D.?位移
【答案】D
7.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量大的物体不能被看作为质点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D
8.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
【答案】B
9.一皮球停在水平地面上,在某时开始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m与墙相碰.碰后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m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规定向东方向为正方向)( )
A.?12m,2m??????????????????????B.?12m,﹣2m??????????????????????C.?﹣2m,﹣2m??????????????????????D.?2m,2m
【答案】B
10.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中的一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在视频中可观察到漂浮的液滴处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椭球之间不断变化的周期性“脉动”中。假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滴的上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微小变化(振动),如图所示。已知液滴振动的频率表达式为 ,其中k为一个无单位的比例系数,r为液滴半径,ρ为液体密度,σ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α、β、γ是相应的待定常数。对于这几个待定常数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11.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 , 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 . 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浮力大小为690N?????????????????????????????????????????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答案】D
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考虑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因而落地速度大????D.?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地球赤道处最大
【答案】B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受3个力,Q受3个力?????????????????????????????????????????B.?P受3个力,Q受4个力
C.?P受4个力,Q受6个力?????????????????????????????????????????D.?P受2个力,Q受5个力
【答案】D
二、多选题(共5题;共15分)
14.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是(?? )
A.?10 m???????????????????????????????????B.?20 m???????????????????????????????????C.?30 m???????????????????????????????????D.?50 m
【答案】A,C,D
15.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以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
A.?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2s
B.?甲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2s
C.?乙握住尺前的瞬间,尺的运动速度约为2m/s
D.?若甲左手捏住尺的上端,右手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用此方法也可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
【答案】A,C
16.已知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5N,8N,10N,则这三个力的可能取值有(?? )
A.0
B.5N
C.20N
D.25N
【答案】A,B,C
1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 )
A.?第1s内的位移为3m????????????????????????????????????????????B.?第2s末的速度为8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答案】A,D
18.如图所示,在一平底凹槽内弹射器将一钢珠(可视为质点)从挡板A处以8m/s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射出去,凹槽两端挡板A、B相距6m,钢珠每次与挡板碰撞后均以原速率被反弹回去,现已知钢珠最终停在距B挡板2m处,且钢珠只与A挡板碰撞了一次,则钢珠与凹槽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取g=10m/s2)(?? )
A.?0.2??????????????????????????????????????B.?0.4??????????????????????????????????????C.?0.12??????????????????????????????????????D.?0.16
【答案】A,D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9.如图所示,小车内的地面是光滑的,左下角放一个均匀小球,右壁上挂一个相同的球,两个球的质量均为4kg,悬挂线与右壁成37°角,小车向右加速前进.求:当右壁对A球的压力为零时,左壁对B球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m/s2)
【答案】30
20.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4m/s,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8m/s,则质点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质点从A到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6;6
21.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 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 cm,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________ N/m,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________ N/m,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10 N时,弹簧的伸长量是________ cm。
【答案】250;250;4
22.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8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第4s内通过10m,则此汽车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14m/s;17m/s
23.三个方向不同的共点力,在同一水平面上,共同作用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已知F1=3N,F2=5N,F3=4N.那么F1和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若撤去F3 ,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
【答案】4;2
24.如图所示,粗细和质量分布都均匀的呈直角的铁料aob质量为12kg , ao、ob两段长度相等,顶点o套在光滑固定轴上使直角铁料能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端挂有质量为9kg的物体P , ao与竖直方向成37°角,则P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N,要使P对地面的压力为零,至少在b端上施加力F=________N.(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
【答案】80;48
四、解答题(共1题;共3分)
25.一次小明在做物理作业时,推导出某物体运动时的位移x,初速度v0 , 加速度a和时间t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v0t2+ at3 , 小明以为发现了一条新的运动规律,高兴地拿去给老师看。老师一看,立即遗憾地告诉他,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不可能有满足这个公式的运动。聪明的同学,你能很快看出该式的错误吗?
【答案】解: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程,它两边的单位必须是相同的。不妨设速度、加速度、时间分别是1 m/s、1 m/s2、1 s代入x=v0t2+ at3中得:x=1 m/s×(1 s)2+ ×1 m/s2×(1 s)3= m·s。我们知道,位移的单位是米,可见上式中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因此,可判断公式x=v0t2+ at3是错误的,不可能有什么运动服从它。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2分)
26.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某同学打出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图2,把开始模糊不清的点去掉,把清晰的第一个点计为 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1)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__?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源电压变低了??????????????????????????????????????????????????B.?电源电压变高了
C.?该同学采用了先打点后让纸带下落的操作???????????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影响.
【答案】(1)0.385;9.50
(2)D
27.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光电计时器像打点计时器一样,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丙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档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做了一个U型遮光板如图丁所示,两个遮光片宽度均为L=5mm,将此U型遮光板装在小车上,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静止的光电计时器,实验时测得两次遮光时间分别为△t1=0.10s,△t2=0.05s,从第一遮光片遮光到第二个遮光片遮光经过的时间t=1s,则:
(1)图乙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
(2)第一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第二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
【答案】(1)电火花;交流220V
(2)0.05;0.10
(3)0.05
28.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电子秤、轻质材料做成的凹形轨道,研究小球通过凹形轨道的运动,由于小球质量远大于凹形轨道的质量,下面计算中可以忽略凹形轨道的质量,已知凹形轨道最下方为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
⑴把凹形轨道放在电子秤上,小球放在轨道最低点,电子秤读数为m1 .
⑵让小球从离轨道最低点H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用手机抓拍出电子秤读数为m2 .
⑶根据电子秤两次读数可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这说明小球通过凹形轨道最低点时处于________填“超重”“失重”或“平衡”)状态.
⑷小球从离轨道最低点高H处由静止释放到通过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
【答案】;超重;
六、综合题(共3题;共32分)
29.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下落,已知甲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s的位移是60m.g取10m/s2 , 试求:
(1)最后2s的平均速度;
(2)阳台离地面的高度;
(3)若甲释放2s后,乙也从阳台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开始下落,若甲、乙同时落地,则乙下落时的初速度为多大?
【答案】(1)解: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30m/s
(2)解: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最后2s内的位移为:
h= gt2﹣ g(t﹣2)2=60m
解得:t=4s
所以总高度为:H= gt2= ×10×16m=80m
答: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80m
(3)解:甲释放2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t′=4﹣2=2s
乙做匀加速运动,则h=
解得:
答:若甲、乙同时落地,则乙下落时的初速度为30m/s
30.图是某人在一次乘电梯向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g=10m/s2 ,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整个运动的加速度情况;
(2)请计算整个运动的总位移有多大;
(3)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将体重计放在电梯的水平地板上,人站在体重计上不动.已知人的质量是50kg,那么,在0~3s内体重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答案】(1)解:整个运动在0s~3s内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s~10s内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整个运动在0s~3s内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s~10s内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解:这个运动的总位移:
x总=x1+x2+x3= ×(5+10)×3=22.5m
答:这个运动的总位移为22.5m;
(3)解:对人受力分析如图: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mg=ma
所以,N=mg+ma=550N,即体重计示数为N/g=55kg
答:在0~3s内体重计的示数应该是55kg.
31.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v=6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无论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10m,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最多能滑到距A多远处?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
【答案】(1)解: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有mgsinθ=ma
得
(2)解: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at=8m/s
物体在传送带上速度为零时离A最远,此时有:
解得L=6.4 m
(3)解:物体在传送带上返回到与传送带共速,有v2=2a'x
得x=3.6 m<L知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
又对物体从A点到斜面最高点,有
得?? h'=1.8m
(
第
一
页 共
1
页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 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