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6 06: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前 言 “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
--毛泽东,1938年5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天 津北平大同平型关淞沪会战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
主要战役:
天镇战役、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板



郎平型关大捷 杨永松回忆:"在山上等待进攻的时候,战士们全身都淋湿了,很冷,但是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士气,大家都知道,这是第一仗,一定要打好!"
1937年9月25日5时30分,强勇和战友们已经埋伏了几个小时,突然,公路上出现了一辆日军卡车。"等啊等啊!等那个汽车哗哗地开过来了,那个大洋马也来了,又是汽车,又是马车,哗哗地过来了,他趾高气扬很不在乎,就往里走。"
老爷庙的坡很陡,昨夜的大雨此时反而帮了八路军的忙,下雨路滑,日本兵根本上不去。"日本鬼子他为什么上不去呢?他穿的是大皮鞋,我们是草鞋。"陈绍清一边说一边爽朗地笑了起来。
"这时候看到日本鬼子那个尸体,那真是车上车下东倒西歪的,山沟里、山坡上到处都有他们的尸体。看当时尸体那个怪相,真是难以形容,那真是七零八落。"回忆起伏击战结束时的情景,强勇老人兴奋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摘自《我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天 津北平大同平型关淞沪会战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板



郎1937年9月山西东北平型关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林彪115师歼灭日军1000多人讨论: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大捷战后的115师,可以看出缴获的粮食、防毒面具等物,还有日式钢盔材料 毛泽东在大捷次日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同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讨论: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1)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2)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抑制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
(3)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根据地? 材料 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两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短时期内没有改变的可能。“影响到红军的战略战术”,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二是人民的条件……离开了人民的武装和人民的游击战争,红军就没有打破敌人围攻的可能,苏区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杨奎松《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材料 1938年秋,日本在华北占领区内的“治安恶化,每天都听到炸毁铁路的消息,连北平也受到威胁。尤其是共产党军队以山西省山区为根据地,向平汉线和津浦线之间、山东省山区地带,继而向冀东地区扩大组织,巧妙地开展游击战,在日军防守的缝隙中猖狂地扰乱治安”。
--〔日〕《武藤章中将回忆录》,转引自〔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战史丛书18.华北的治安战1》讨论: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后怎样进行抗战?截图来自《1949国民党怎样失去中国大陆》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讨论: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后怎样进行巩固和抗战?完县一区郭家庄村选大会1938年7月7日晋察冀群众团体青抗会、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纪念抗战一周年《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选辑》第四辑河北省妇女联合会编1983年版114页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材料 “八路军是一支政治部队;他们的思想工作、组织群众及经济政策——以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同时改善穷人生活为主导——所有的一切都主要为战争服务”。
--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讨论:为什么根据地能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妇女冬学1940年3月30日
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成立1
9
4
0




势1940年5月26日 - 1940年6月4日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1940年8月,不列颠空战开始百团大战思考: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目标是什么?囚笼政策百团大战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交通总破袭战。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12月5日)是反“扫荡”。经
过百团大战讨论:百团大战有何意义?材料 山西阳泉的老民兵王德顺说:“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汉奸和小日本的气了!听说正规部队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着部队跑。”
“后方的同胞们为此感奋到流泪”(194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社论援引重庆某晚报语)谈谈你对敌后战场的认识。材料 (1941年和1942年)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不仅面积大为缩小,人口也降到5000万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则由50万人减至40余万人,经济条件十分艰难,有的部队指战员甚至是在有半年吃树叶、地瓜秧、花生皮稀稀掺一点粮食的情况下进行作战的,即使环境相对稳定的陕甘宁边区也“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程度,敌后抗战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2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敌后,是敌人的后方,是“前线中的前线”,是“超级前线”。谈谈你对敌后战场的认识。抗日神剧几时休?1942年1月15日《敌寇在华北的强化治安运动》一文指出:“所谓‘三光政策’就是敌人每次‘扫荡’我根据地时,常挨村洗劫,将男女杀光,东西抢光,房屋烧光,造成一片焦土,使我军民无法安居,形成所谓‘无人区’。在实行‘三光政策’时,敌人特别注意对我生产工具与牲畜之破坏与掠夺,企图根本摧毁我生产,以饿死我军民。”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