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6 12: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
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
影响。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使命呢?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 战国时,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川教版教材
材料二 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
李斯原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
民心所向
具备实力
君主作用
公元前221年
嬴政
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
第一个
统一的
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秦朝形势图
东 海
南 海
陇 西
长城一带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皇帝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
行政
监察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皇帝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
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地)
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
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
宽度不一样,法律制
度各不相同,穿戴也
都不一样,语言不同,
字形各异。
故事一则:
一个原齐国的百姓到咸阳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又来到原楚国,由于尺寸不同,做长裙子的布只能做短裙。双方起了争执,最后她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由于文字不同,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zhuàn

(标准量器)
(称重单位)
铜量
铜权
经济上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陆路:车同轨,
车轨宽6尺
交通上
沟通湘江、漓江
水路:开凿灵渠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蒙 恬[tián]
军事上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更是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
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秦王扫六合
灭六国,
建立秦朝。
前221年,
咸阳,
嬴政。
巩固统一: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交通上: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朝疆域: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到长城,
南到南海。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秦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4.交通上,
5.军事上,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地方建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记在P42上面,背会)
中考链接,总结方法
1.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扫六合“完成于(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2.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B
C
中考链接,总结方法
3.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
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
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
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
是( )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