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实验题及答案
[2007、28](15分)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是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
(1)除去水蒸气?除去CO2(2)氧化铜(CuO)? CuO+H2=Cu+H2O? CuO+CO=Cu+CO2(3)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H2O(4)(g-ab)-kj-hi-cd(或dc)-fe-lm(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2006、28](15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养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CO3+2HCl=CaCl2+H2O+CO2↑(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过氧化钠固体 与二氧化碳反应 NaOH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3)2Na2O3+2CO2=2Na2CO3+O2(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F的管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2005、28](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
(5)步骤⑦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法。
(1)样品重,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3)偏高 (4)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5)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6) (7)答案略。
[2004、27](15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⑴①2H+ + 2e - =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 - - 2e - = 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⑵①纯铜 Cu2+ + 2e - = Cu???????? ②粗铜Cu - 2e - = Cu2+?
[2003、33](22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
(22分)方法一 (1)稀H2SO4 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 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 (1)稀 H2SO4 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200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1 图2
⑴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⑵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⑶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⑷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解析:
⑴ 实验室常用NH4CI与Ca(OH)2混合加热来制NH3。
⑵ 由于NH3易溶于水,又密度比空气小,只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NH3可选用碱石灰。
⑶ 用挤入法,利用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使较多量NH3溶于少量水中,气体量急剧减少,体积不变,烧瓶内压强必减小。故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水面上的大气压强将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⑷ 要形成喷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NH3必须与水接触,二是造成足够的压强差。本题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捂住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和水,NH3与水接触溶解,即发生喷泉。
答案:
⑴ 2NH4CI+Ca(OH)2 2NH3↑+CaCI2+2H2O
⑵ 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⑶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NH3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⑷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和水,NH3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