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冷战”的出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冷战”的出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26 11:59: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0课 “冷战”的出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掌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美苏“冷战”的表现和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二战时期的盟友为何变为对手?“冷战”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冷战”的出现》。
二、新课讲授
(一)杜鲁门主义
1.材料展示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0——丘吉尔
教师讲解:二战结束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1946年3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2.教师引导:归纳“冷战”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主要内容和意义。
学生回答:
政治
经济
表现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主要
内容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拨款扶持西欧经济的恢复
意义
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
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3.师生探讨:解析“冷战”。
“冷战”含义
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双方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手段
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
“冷战”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势力
(二)“北约”与“华约”
1.教师引导:1949年,美、英、法等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2.教师讲解:为了应对“北约”的军事威胁,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3.教师总结:“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两大集团始终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由于双方都具有毁灭世界的能力,所以无论哪一方都不敢轻易按下“核按钮”。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
1.材料展示:
/
教师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后,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从而爆发了柏林危机。
2.教师提问:什么是柏林危机?
学生回答:1948年,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进行货币改革,引起苏联的不满。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生活物质供应。美、英、法立即对苏占区反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3.教师讲解: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此外,美苏争锋还造成了朝鲜半岛和越南的分裂。
三、课堂总结
“冷战”是美国和苏联重新争霸世界的产物。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两国实力的较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苏“冷战”避免了全球性大规模的战争,但局部“热战”不断。美苏争锋也为一些国家带去了分裂的种子。
◇板书设计◇
“冷战”的出现
杜鲁门主义
“北约”与“华约”
“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