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二轮理综复习定时练习1~5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化学第二轮理综复习定时练习1~5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3-30 18:22:00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定时练习 1
6.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
A.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7.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等。关于A和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各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量一定相等
D.A和B的最简式相同
8.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为纯净物的是
A.蔗糖 B. 纤维素 C. 蛋白质 D. 油脂
9.已知乙烯醇(CH2==CHOH)不稳定,可自动转化为乙醛;现有1 mol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脱去1 mol水,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①CH2===CH2 ② ③CH3CHO ④
A.只有①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①③ D. 只有①③④
10.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烷是一切有机物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
②甲烷是一切有机物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
③甲烷是烃类中分子质量最小的
④一氯甲烷无同分异构现象是对甲烷正四体构型的有力证明
⑤甲烷是烃类中含原子数最少的物质
⑥a mol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有机物的总量一定为amol
A.①②③⑥ B. ②③⑤⑥ C.①③⑥ D. ①②③④⑥
11.已知下列及种酸的酸性相对强弱为:H2SO4>H2SO3>C6H5COOH>H2CO3>C6H5OH>HCO3—,则将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②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2
③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④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1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下列情况发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B.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CCl4,可以将混合物移入分液漏斗中,加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
C.用稀氨水洗涤做了银镜反应的试管
D.用电石制备乙炔的实验中,为了防止产生气体过快,应用长劲漏斗缓慢加入饱和食盐水
13.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2H3O2Cl),而甲经水解后可得丙,1 mol丙和2 mol乙反应得到一种含氯的酯(分子式为C6H8O4Cl2),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
A.HCOOCH2Cl B. CH2ClCH2OH C.CH2ClCHO D. CH3—O—CH2Cl
26、(10分)现有九种有机物①纤维素 ②甘油 ③甲酸乙酯 ④油脂 ⑤淀粉 ⑥葡萄糖 ⑦氯乙烷 ⑧苯酚⑨甲苯,试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 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而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C 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D 能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其产物常用作火药、炸药的是_____________
E 其水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I(10分)现有A、B、C、D、E、F、G、H八种白色固体,它们是KHSO4、C6H12O6(葡萄糖)、HOOC—COOH、MgCO3、Na2CO3、MgSO4、Al(OH)3、Ba(NO3)2。经实验,结果如下:
(1)各取部分固体分别加入水中,除C、F外,均能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C(固)+D(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
(3)C(固)+H(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
(4)E溶液分别与H、G、B溶液混合都产生白色沉淀
(5)B(溶液)+H(溶液)→放出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这八种固体分别为: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
要进一步确证某固体为葡萄糖,写出所用试剂及实验现象: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Ⅱ(14分)已知与C(CH3)3OH结构相似的醇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酸。“智能型”大分子在生物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MAA就是一种“智能型”大分子,可以用于生物制药中大分子与小分子的分离。下列是以物质A为起始反应物合成PMAA的路线:
A B C D E  F[ CH2===C(CH3)COOH ]  PMAA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 PMAA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mol E在有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还可能生成1 mol环状产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A—F六种有机物中,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1分)某些废旧塑料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旧塑料隔绝空气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
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
产物
氢气
甲烷
乙烯
丙烯

甲苯

质量分数(%)
12
24
12
16
20
10
6
(1)试管A中残留物有多种用途,如下列转化就可以制取高聚物聚乙炔。
A中残留物 电石 乙炔 聚乙炔
写出电石有效成分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2)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其共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___个;其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3)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溴水充分吸收,剩余气体经干燥后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中逸出的气体在工业上的用途(任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已知A、B、C互为同分异构体,400℃时,由这三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45倍。
(1)将1.8克混合物气体完全燃烧,得到2.64克CO2和1.08克H2O,A和B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
(2)4.5克混合物气体中,A、B均能与金属钠反应,共生成896mL H2(标况下),C不反应
(3)4.5克混合物气体中,A、B均能与碳酸钠反应,共生成448mLCO2(标况下),C不反应
(4)2 mol A在有催化剂条件下能够酯化生成1 mol六原子环酯,2 mol B亦能酯化生成1 mol八原子环酯,C不反应
(5)C为一个六元环状化合的,其分子中的氢原子只有一种空间位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三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式
(2)推导A、B、C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 D 7. D 8. B 9. A 10.C 11.C 12.A 13. B
26.A ③⑥ B ③④⑦ C ⑧ D ①② E⑤
27.I A C6H12O6(葡萄糖)B Na2CO3 C MgCO3 D HOOC—COOH E Ba(NO3)2 F Al(OH)3 G MgSO4 H KHSO4
试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
现象:出现银镜或产生红色沉淀。
Ⅱ(1) A:(CH3)2C===CH2
(2)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
(3)(CH3)2COHCOOHCH2=C (CH3) COOH+H2O

OH OH
(5)D方程式:CH3—C—CHO+2Ag(NH3)2OH(CH3)2—C—COONH4+3NH3
CH3
+H2O
28、
(1)电子式: ③ CH=CH n

(2)13、4 (3)棕黄色溶液褪色 4.8 (4)合成氨原料、燃料、有机化工原料等等
29、(1)MA=MB=MC=90 分子式:A、B、C皆有C3H6O3
(2)A CH3CHOHCOOH B CH2OHCH2COOH
(3)nA:nB:nC=2:2:1
高三化学定时练习 2
6.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若有3.2g金属Cu析出,则放出标准状况下的O2 0.56L
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7.有机物菲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YCY ,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为(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在一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Na+、Mg2+、Fe3+、I-、CO32—、SO42—、Cl-离子中的几种,某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原溶液,在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将溶液分为2份;一份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另一份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Fe3+、SO42— B.CO32—、Cl-、SO42—
C.Mg2+、I-、SO42— D.Na+、SO42—、CO32—
9.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H = +131kJ/mol,CO(g)+1/2O2(g)= CO2(g);△H = —282kJ/mol,
H2(g)+1/2O2(g)=H2O(g):△H= —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虽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能节省燃料
D.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10.下图中能验证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含酚酞)的电解产物的装置的是(表示直流电源,I表示电流强度,e-表示电子)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 O2(g)2SO3(g) ;△H<0,右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形,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减小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 B.使用催化剂
C.升高体系的温度 D.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
12.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例最接近2:1的是( )
A.40℃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
B.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醋酸溶液中的c(H+)
C.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酸式滴定管和25mL酸式滴定管内所盛溶液的体积
D.硫酸铵晶体中n(NH4+)与n(SO42—)
13.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N、O四种元素,以n(C)、n(H)、n(N)、n(O)分别表示C、H、N、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为( )
A.2n(C)+2+n(N) B.n(C)+n(N)+n(O)+8 C.3n(C)+2n(N) D.2n(C)+n(N)+n(O)+2
26.(16分)已知:C2H5OH+HO—NO2(硝酸) C2H5O—NO2(硝酸乙酯)+H2O
RCH(OH)2  RCHO+H2O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E,其中A为饱和多元醇,其它有关信息已注明在图16的方框内。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B ; D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A→C: ,反应类型: ;
A→E: ,反应类型: ;
(4)工业上可通过油脂的皂化反应得到A,分离皂化反应产物的基本操作是 。
27.(18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的装置与答题无关,省略。铁架台等已省略)

按上图连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①分离操作I和II的名称分别是: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___

②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甲、乙、丙、丁四种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X、Y、Z、W四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又知:
①甲、乙、丙均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丁是日常生活中的
常见金属;
②常温下,X是无色液体,Y是黑色固体;
③丙在乙中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丁在乙中燃烧生成棕色烟,W的水溶液呈黄色。请填空:
(1)丁在甲和X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容易被腐蚀,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将饱和W的溶液滴入到热的X中煮沸几分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丁分别Y、Z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丙时,消耗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9.(11分)
(1)t℃时,测得纯水中c(OH-)=2×10-7mol·L-1, 则t(填“>”、“<”或“=”) 25℃,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
(2)25℃时,某K2SO4溶液中c(SO42-)=1×10-4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K+): c(H+)= ;
(3)25℃时,将pH=1的H2SO4溶液a mL与pH=12的NaOH溶液b m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3,则a:b= ;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
6、C 7、C 8、D 9、A 10、D 11、C 12、D 13、B
26.(共16分)
(1)C3H8O3…………2分
(2)CH2O—C—CH3 ; CHO………………各2分
CHO—C—CH3 CHOH
CH2O—C—CH3 CH2OH
CH2OH CH2ONO2
(3)CHOH +3HO—NO2 CHONO2 +3H2O ,酯化反应…………各2分
CH2OH CH2ONO2
CH2OH CHO
CHOH +O2 CHOH +2H2O ,氧化反应…………各2分
CH2OH CHO
(4)盐析,过滤………………各1分
27.18分
(1)②③①
(2)打开开关K,利用丁烷气体排出空气;用小试管在G装置后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上方,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表明空气已排尽。
(3)便于观察丁烷气体的流量,从而控制丁烷气体的流速。
(4)①分液、蒸馏


28.15分
(4)3:4(2分)
29(本小题11分)
①>; 4×10-14 ② 20 : 1
③1 : 9;c(Na+)>c(SO)>c(H+)>c(OH-)(3分)
高三化学定时练习 三
6.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7.已知两瓶气体分别是HCl 和Cl2,可以区别它们的方法或试剂是:①观察颜色 ②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 ③湿润的淀粉试纸 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⑤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⑥AgNO3 溶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⑥
8.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溴水中加入甲苯,溴水层褪色
甲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
将苯与液溴反应的生成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看见有褐色油状物
溴苯为褐色液体,密度大于水
C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
加热煮沸滴有石蕊试液的SO2水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9.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中的中子数和电子数
B.在反应2FeCl3+Fe==3FeCl2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阴阳两极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
D.液面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与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10.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只有④
11.等质量的三份铁a、b和c,分别加入到足量稀H2SO4中,a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4溶液, c中同时加入适量CH3COOK。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2、制取Fe(OH)2并使之能久存,可采取的操作有:①加入一些植物油,②溶解FeSO4配成溶液,③把蒸馏水加热煮沸并密封冷却,④加入少量铁屑,⑤加入少量CCl4,⑥向FeSO4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⑦把盛有氨水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后再挤出氨水。其中必须进行的操作及其正确顺序是
A. ③②⑤⑥④ B.③②④①⑦ C. ③②④⑤⑦ D.②④①⑦⑤
1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不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D. Cl-可能存在
26.(12分)aA、bB、cC、dD、eE均为短周期元素,,A和B同主族,C和D也同主族,C、E相邻,A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
(1)由A、C形成的四原子核化合物(一种常见的绿色氧化剂)分子的电子式___ 。
(2)A、C两元素组成的三种10电子的微粒是 。(写化学式)
(3)从五种元素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X和Y,在下列表格中按要求填写相应的化学式(每空只写一种即可)
X pH>7
Y pH<7
抑制水的电离:①
抑制水的电离:③
促进水的电离:②
促进水的电离:④
27.(17分)下图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
A、C、D是常见的气体单质,F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液态常做制冷剂。
(1)写出化学式A ,D ,F ,
写出电子式G ;
(2)鉴定G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 ;
(3)D单质和E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写出D+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电解B溶液制得一系列化工原料,写出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8.(16分)为了探究Cl2、SO2同时与H2O的反应,并验证生成物中含Cl—。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为原料制取Cl2。在上实验装置中,发生装置B应选择 ;F仪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D装置中的Cl—是Cl2、SO2同时和H2O反应生成的,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实验需注意两点:
第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使________气体过量(填“Cl2”、“ SO2”)
第二,装置C必不可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为验证D装置溶液中有Cl—存在,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取D装置内溶液为待检液)
甲:待检液 白色沉淀
乙:待检液白色沉淀滤液 白色沉淀
丙:待检液白色沉淀滤液 白色沉淀
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合理吗?
若有,合理方案是_______;(若认为“无”的,此空不填)
若无,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有”的,此空不填)。
29.(15分)据《中国制药》报道,化合物C是用于合成抗“非典”药品(盐酸祛炎痛)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为:

已知: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 ,C (反应②产物HCl中的H元素来自于氨基)。
(2)A→D的转化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序号)
A、加成 B、取代 C、聚合 D、氧化 E、还原
(3)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4)请你设计由甲苯→…→E的反应流程图(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②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甲苯 …… E
参考答案
6.D 7. C 8.C 9.B 10.B 11.A 12. B 13.D
26.(12分,每空2分)(1)HH
(2)
(3) X Y
NaOH

27.(17分)(1)N2 Cl2 NH3(3分)(共2分)
(2)取少量D的溶液加人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加热 用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试纸变蓝色(3分)
(3)2OH-+Cl2=ClO-+Cl-+H2O (2分) 8NH3+3Cl2N2+6NH4Cl (2分)
(4) (5分)
28.(每空2分,共16分)(1)① 防倒吸
(2)
(3) 除去中的,防止干扰
(4)无
待检液: 滤液 白色沉淀(4分)
29.(15分)(1)B: (3分)C:(3分)
(2)BDE(3分,对1个给1分,对3个给2分。错1个扣1分,扣完为止)
(3)①②(2分)
(4)(每步1分,共4分,若2、3步颠倒则仅给2分)
高三化学定时练习 四
6.下列实验事实,可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 A.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呈碱性 C.C2H4和SO2 都能使溴水褪色 D.苯酚溶液和AgNO3 溶液遇溴水都产生沉淀
7.在0.lmol / L 的NaHS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c ( Na + ) > c ( HSO3-)> c ( SO32-)> c ( H2SO3 ) 向该NaHSO3 溶液中慢慢地加人少量的NaOH 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SO32-+H2OHSO3-十OH- B.HSO3-十H2OH2SO3 + OH- C.HSO3-十OH-SO32-十H2O D . H2SO3 + OH-HSO3-十H2O
8.在等温等容条件下的反应:2A ( g ) +2B ( g )C(g ) + 3D ( 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I ) A 和B 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 / L;(II) C 和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 / L 和6 mol / 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各物质的量相同 B.达到平衡时,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I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2 倍 C.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同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D.达到平衡时,I 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II 途径的反应速率VB
9.密度为d g/cm3的溶液V mL ,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溶质m 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A.c =  B.m= C.d =  D.w=
10.某有机物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A 属于芳香烃、
B.有机物A 可以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有机物A 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l mo1A 和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OH
11.我国首创的海水电池以铝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 4Al + 3O2+ 6H2O=4Al (O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B.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为了增加海水的导电性,向海水中加人大量食盐
D.负极反应:O2+ 2H2O=4OH一-4e-
12.短周期元素 X 、 Y 可以形成化合物 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 XY2是离子化合物,则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 8
B.若 XY2是共价化合物,则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 1
C.若 X 与 Y 的原子序数相差 5 ,则离子化合物 XY2不溶于水
D.若 X 与 Y 的原子序数相差 6 ,则共价化合物 XY2不溶于强碱溶液
13.已知25 ℃ 时,AgI饱和溶液中 c(Ag+)为 1.22×l0—8 mol / L , AgCl 的饱和溶液中c(Ag+)为
1.25×l0—5 mol / L 。若在 5 mL 含有 KCl 和 KI 各为 0 .01 mol / L 的溶液中,加人 8 mL 0.01 mol / L AgNO3 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 ( K+ ) > c ( NO3-)> c ( Ag + ) = c ( Cl一)+ c ( I一)
B.c ( K+ ) > c ( NO3-)> c ( Ag + ) > c ( Cl一)+ c ( I一)
C.c ( NO3-)>c ( K+ ) > c ( Ag + ) > c ( Cl一)+ c ( I一)
D.c ( K+ ) > c ( NO3-)>c ( Cl一)> c ( Ag + ) > + c ( I一)
26.( 15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科书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 ,试管d 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 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 中加适量NaOH 溶液,c 中放足量铜片,由分液漏斗a 向c中加入2 mL 浓硝酸,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 向c 中加2 mL 蒸馏水,c 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
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 > Cl2 > Br2。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医学上将高锰酸钾(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 H2C2O4)溶液的反应用于测定血钙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转移了0.4 mol 电子,则参加反应的 H2SO4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
(4)测定血钙的含量的方法是:取 2 mL 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人足量草酸铵晶体,化学式为(NH4)2C2O4,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用 KMnO4溶液滴定。
① 稀硫酸溶解 CaC2O4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 KMnO4溶液滴定 H2C2O4时,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消耗了 1.0×10一4 mol / L 的 KMnO4溶液 20.00 mL ,则 l00 mL 该血液中含钙 ___________g。
28.(18分)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三名科学家:法国的伊夫·肖万、美国的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烯烃的复分解反应也称之为烯烃的歧化反应,反应机理可表示为:
已知同温同压时,烃 C 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 14 , I 的分子式为 C8H14O4,试根据下图关系,回答问题:
(1)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C 的燃烧热为 Q kJ/mol ,写出 C 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 D、E、G、F 中,具有羟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 有多种属于二元醇的同分异构体,除下列三种外,
写出其它同分异构体(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接两个羟基)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只含两种元素)可作为工业生产 J 的原料,B、C、 H、I 为非金属单质,X 的水溶液为一种常见的无色医用消毒液,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O是常见氮肥,且反应⑦中L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A、E、J、N 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C + D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虑到综合经济效益,工业生产 M 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降低温度 c.选择合适的温度 d.适度增大压强 e.及时分离出产物 f.对原料进行循环利用 g.充分利用反应本身放出的热量 h.工厂地址尽可能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城市 l.工厂地址可选择在盛产天然气的地区;
设备 I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常对某些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上述转化关系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写出反应 ⑦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l mol A 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N的质量为 1165 g,生成 K 的质量为 224 g ,则反应 ① 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6、A 7、C 8、C 9、C 10、D 11、B 12、A 13、D
高三化学定时练习 五
6.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乙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B.将乙醇加热到170℃可制得乙烯
C.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H2SO4加热可制乙酸乙酯
D.用饱和的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8.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右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H2SO4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均有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甲中的锌比乙中的锌腐蚀慢
9.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中Pt 为+5 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2(PtF6 )中不存在共价键
B.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 是还原剂
C.在此反应中,每生成lmol O2(PtF6)则转移l mol 电子
D.由O2(PtF6)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10.下列各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A.常温常压下,pH=10的KOH溶液和pH=10的KCN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浓度。
B.纯水在1000C和200C时pH。
C.250C,浓度相同的苯酚钠溶液与CH3CH2ONa溶液的pH。
D.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与10 mL 1 mol/L醋酸溶液中H+的数目。
11.已知A、B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A的核电荷数为,则B的核电荷数不可能是( )
A. B. C. D.
12.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1-丙烯酯: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如右式: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 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3.将pH=1的稀硫酸慢慢加入—定量的BaCl2的溶液中,恰好使Ba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体积为
100 mL(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且混合溶液的pH=2,则原BaCl2溶液中Cl-的浓度为( )
A.0.011 mol/L B.0.22 mol/L C.0.022 mol/L D.0.11 mol/L
26.(15分)根据下列事实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为As2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NO3与氢碘酸反应,放出NO气体并有单质碘生成
(3)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被HClO3的水溶液氧化,生成磷的最高价态化合物,而氯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砷为氮族元素,其氧化物As2O3俗称砒霜,有剧毒可用马氏试砷法来检验,其原理是:将锌、盐酸和食物试样混合,若含有砒霜,则会产生砷化氢气体,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7. (12分)已知:
有机物G(C20H18O4)是一种酯,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
(2)A的结构简式是 ;F的结构简式是 。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机物C的所有同时含碳碳双键、苯环和羧基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有机物C本身):


28.(13分)物质A~D相互关系如下图,其中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的碳化物,等物质的量A、B与适量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常温常压下,C、D均为气态,反应④和反应⑤分别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J和化合物G的重要方法
(1)C的电子式是 ,E的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H2O
C+O2
A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20分)(I) 下图甲和乙是某学校王老师制备NH3 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按图甲把仪器安装好,称取2g 固体氯化铵装入试管底部,再快速称取2g 氢氧化钠覆盖在氯化铵上方;立即用带有滴管的塞子塞紧(滴管预先吸入约2mL 浓氨水);烧杯内盛滴有酚酞试液的水: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可立即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
将上述中收满NH3 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事先预吸入2mLH2O ,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棒上呈自然松驰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 的某个性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教材中是用与制O2相同的制备装置来加热制取NH3的,该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学关于王老师能用图甲制取NH3的原因分析,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
①在NH3 · H2O 中有平衡使平衡向左移动
②在NH3· H2O 中有平衡使平衡向左移动
③Na0H 溶于水时放热,使体系的温度升高,NH3 的溶解度减小
④NH4Cl与NaOH 在此情况下可反应生成NH3,
⑤NH4Cl 会分解释放出NH3
(3)图甲中的NH4Cl 与NaOH 固体混合物能否用CaO 固体代替 (填”能”与”不能”)
(4)如何判断图甲中烧瓶己收满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它说明了NH3
(Ⅱ)如图所示:在B槽中装有500 mL水,容积为a mL的试管A充满了NO2和NO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试管A倒插入B槽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余下气体的体积为0.5a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通过导气管C往余下0.5a mL气体的试管A中持续通入氧气,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试管A中充满气体时停止通入氧气,然后将试管取出水槽,则共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________mL,水槽B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设溶液的体积仍为500 mL)
参考答案
6.A 7.A 8.C 9.C 10.D 11.B 12.D 13.A
26.(15分)每小题3分
(1) 2AsH3+3O2= As2O3+3H2O (2)2NaNO3+8HI=2NO+3I2+2NaI+4H2O
(3)3P4+10 HClO3 +18H2O=12H3PO4+10HCl (4)6Zn+As2O3+12H+=6Zn2++2AsH3↑+3H2O
(5)N2H4(l)+2 H2O 2(l)= N2(g) + 4H2O(g); △H= -641.625 kJ.mol-1
27. (12分)
(1)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各1分)
(2)C6H5-CH(OH)CH2CHO HOCH2CH2OH(各2分)
(3)C6H5-CH=CHCHO+2Cu(OH)2 Cu2O↓+2H2O+C6H5-CH=CHCOOH (3分)
(4)
(各1分)
28.(13分)
(1) (2分) CaCO3 HNO3 (各1分)
(2)CaC2+2H2O=Ca(OH)2+C2H2↑ 4NH3+5O2 4NO+6H2O (各3分)
(3)NH4++HCO3-+2OH-=NH3.H2O+H2O+CO32(3分)
29. (20分)
(Ⅰ)(1) (2分)
(2)①②③④ (2分) (3)能 (1分) (4) 烧杯内的溶液变红(1分)
(5)气球逐渐变大(1分);极易溶于水(1分)
(Ⅱ)(1)3:1 (2分)
(2)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1分),试管中液面不断上升至全充满(1分),继续通入氧气后,试管中液面下降(1分),最后充满无色气体(1分)。[2NO+O2=2NO2(1分) 3NO2+H2O=2HNO3+NO (1分)]或 4NO+3O2+2H2O=4HNO3 (2分)(3)1.375a (2分) a/11200(2分)
同课章节目录